慢阻肺患者应重视止咳化痰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一般来说,慢阻肺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痰多、咳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理的变化。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止咳化痰为前提,止咳化痰药物的正确选用就显得极为关键。

慢阻肺患者要高度重视止咳化痰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中会有很多的黏液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会继发感染,并使气道受阻。不过,咳嗽可以将痰液清除,具有保护气道的效果,所以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不建议服用镇咳药。另外,中枢类的止咳药物仅能镇咳,不利于排痰,如果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不能及时被排出,那么大量的痰液将集聚在肺部,从而造成阻塞。因此,慢阻肺患者要高度重视止咳化痰。
  多项研究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服用化痰性的药物,如氧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均可有效地缓解病情。目前,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GOLD)指出的稳定期祛痰药物,对于痰黏难咳的患者具有很大的效果,但不建议每位慢阻肺患者使用。

祛痰药物需谨慎使用


  慢阻肺患者由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脱落,导致溶蚀在支气管腔、气管内的痰液逐渐增加,而痰又是细菌生长的营养成分,随着病原菌数量的逐渐增加,这将加重慢阻肺病情。此外,针对如直径为2毫米的小支气管,由于少量的痰液就会造成阻塞,可服用一些有利于稀释痰液的药物,促使病原菌排泄。尤其是一些药理机制较为明确的祛痰药,其中一些具有修护纤毛作用,如桃金娘油;还有一些具有促进表面活性物质释放的作用,如氧溴索;甚至还有些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如乙酰半胱氨酸。这些祛痰药物可以更好地维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卫生。

止咳化痰药应这样选


  目前治疗咳嗽有痰的药物主要有以下4种:
  1.刺激性、恶心性祛痰药物。前者如安息香酊等,将其放入沸水中,沸腾出的蒸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腺体分泌,使痰液被稀释,容易被咳出。后者如远志、桔梗等,在服用后会刺激到胃黏膜,促进呼吸道液体的分泌,稀释痰液,从而使患者易咳出。但需注意的是,部分服用者可能出现轻微恶心的症状。
  2.黏液溶解劑。如乙烯半胱氨酸等,可分解痰液黏性成分如黏多糖和黏蛋白,使痰液液化,黏度降低而易于咳出。
  3.黏液调节剂。如溴已新、氨溴索等,主要作用于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分泌细胞,促其分泌黏性低的分泌物,使痰液由黏稠变稀薄,易于咳出。
  4.黏液促排剂。如β2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黏液纤毛清除系统,促进痰液排出。
  以上药物中,对于慢阻肺疾病的治疗,刺激性的祛痰药和黏液溶解药效果更为显著。
  总体而言,针对有咳痰、慢性咳嗽症状的慢阻肺患者,为确保呼吸道通畅,可长期服用祛痰药物,同时还能预防急性发作,以及降低急性发作程度与发生率,减少由于病情恶化对抗生素的需求,缓解因咳痰和咳嗽而导致的健康障碍。
其他文献
如今不少社区都设置了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身体。不过专家提醒,一些腰腿、关节本身就有毛病的人,使用健身器材要分外小心。  髋骨软化莫玩蹬力器 患有髋骨软化症的人不宜进行这项运动,因为它易使伸膝肌群受损,从而加重原有的症状。  椎间盘突出别碰健骑机 这类器械很适合经常伏案、颈肌和腰肌都有劳损的人。但如果病情已发展到椎间盘突出,千万不要使用这类器械,因为此时脊柱经不起健骑机一拉一扯的“折腾”。  手力不够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已经尝试过了一些常用的减压方法,如深呼吸、按摩、洗热水澡和练瑜伽等。然而,问题在于,仍然有很多人无法摆脱压力的困扰。美国心理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
缺乏具体考核办法的师德规范,最终不能真正起到规范教师师德的作用。我们以校考核聘用领导小组人员为主,成立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制定本校教师的师德考核办法,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施行,在如何细化师德建设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我们在细化师德评价标准时,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搜集“不准”。我们可以发动全体教师通过网络搜索等途径,搜集其他学校师德规范、师德考核中的所有“不准”的内容。搜索的过程,
得了滑膜炎,关节屈伸受限,下蹲困难还伴有疼痛,患者十分痛苦。常言道'偏方治大病',民间流传的许多滑膜炎偏方都有很好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
期刊
2004年8月30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目的是扭转股市颓势.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
有人说,历经岁月而无法忘怀的,无论悲喜,都成为人生永恒的珍贵印记。自从1991年第一次参加江苏省“我的追求”征文活动以来,我便与“教海探航”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是在“教海探航”中成长起来的一名水手。“教海探航”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的获奖证书,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我追求教育事业的无限动力,不断激励着我努力前行,划向理想的彼岸。    一张珍贵的照片    有这样一张照片:三位年轻的教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