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长吉图”发展规划被提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此带来的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主要从区域人才需求入手,分析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提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人才培养的方案 高职 “长吉图”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4-02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背景及区域人才需求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中国海关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报关企业必须具备5名以上的报关员,使进出口企业对海关报关员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突出以长吉图为主体的我国图们江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拓展了吉林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国际合作,并对吉林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调研,相关企业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能够独立操作货代、报检、报关业务,具有与货主、船公司、海关、商检等部门协调沟通的能力,并有一定英语水平。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岗位:报关员、报检员、货代、跟单员和国际物流管理员。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托“长吉图”区域发展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国际货运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可从事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利用“厂中校”“校中廠”办学模式。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办学问题。加大“订单”和“准订单”培养的数量。通过理事会模式,与企业间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参与,由学校与企业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以实现培养人才与实际物流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课程体系。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专业将工作任务领域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具体的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引申出学生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应知识点,达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从而实现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直接对接。详见表1。
  (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理事会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搭建育人、研发、就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建设平台,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专业与产业、岗位与专业、生产与教学、认证与考核深度融合。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
  (一)强化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面向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调研和职业分析,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重点建设《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5门核心课程,使其中1-2门课程达到院级优秀课程标准,1门课达到省级优秀课程。并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为项目课程,完成《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建设。
  (二)注重教学环节设计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突出以下特点:1.剧本式。利用实训室条件,给学生以特定的背景资料,采取剧本式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岗位角色分工,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综合性。该实训涵盖了外贸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3.真实性。通过实训软件,能真实模拟外贸企业的各个环节具体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打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主动与外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依据企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并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学生的就业基地。校企联合办学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优化了办学环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如与企业联合成立冠名班,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员工管理要求等全部纳入课堂。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并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参加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组织师资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8人,形成专兼教师1:1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结合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在成绩考核方式上,做好“两个体系、两个场所和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努力建设好理论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实践(实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两个体系”不同考核方式;完善“两个场所”,即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分别考核;根据需要采取“三种方式”,即笔试考核、口试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三种不同考试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消费导刊,2009.11.
  [2]王秀繁,矫利艳,王煦.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现代交际,Modern Communication,2010年,第07期.
  [3]王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文教资料,2006年,第31期.
其他文献
本设计的主要对室内空气污染中三种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气体(甲醛、苯和氨)进行检测.设计主要部分是将传统的空气质量检测模块与家用电子表的相关功能集成,使得产品的功能更加丰
本研究以哈尔滨市区主干道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现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机动车污染评价方法,并结合机动车排放特性以及主成分分析、模糊优化等监测理论,对多条道路进行监测.在此基
[摘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再就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0-01    我们国家从1993年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研究了在相同的干燥周期、不同的供热方式(高温供热与低温供热),稻谷在双循环红外辐射与热风联合的振动流化床上的脱水量及爆腰增加率.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供热(最高温度46.5
[摘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问题需要与时俱进。论文在回顾心理资本和激励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心理资本的新激励模型,并对该激励模型的要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资本 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1-03    人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主导因素。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摘要]央视综合频道“状元360”栏目为各行各业的高手提供一个交流、比拼职业技能的媒介平台,成为观众了解这些行业的一个特殊窗口,进而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进行自我创新。由此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一些联想。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实行部门联手、社会联动,上下统一、形成合力。  [关键词]高技
一、制约西部县城经济发展的因素rn1.梯度推移理论及其影响--加大了西部地区的区域劣势.多年来,为推动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梯度推进非平衡式经济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
1提速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实施国际贸易中心条例,完善外贸体系。研究制订2014版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境外投资便利化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1998年,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现在是分出来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
大气中PM2.5受工业污染源影响较大,尤其是水泥行业,其生产和成品储运过程粉尘危害较为严重.本文从国内水泥行业PM2.5排放现状进行论述,总结了水泥行业PM2.5污染特征和治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