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 男 57岁 饲养员 因"左眼磨痛、视力下降2月,右眼磨痛伴视力下降10 d"入院.3月前对高危布鲁菌感染人群进行筛查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故被确定诊断为布鲁菌病患者.眼部情况:右眼:视力0.4,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3,不能矫正。
【机 构】
:
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 男 57岁 饲养员 因"左眼磨痛、视力下降2月,右眼磨痛伴视力下降10 d"入院.3月前对高危布鲁菌感染人群进行筛查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故被确定诊断为布鲁菌病患者.眼部情况:右眼:视力0.4,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3,不能矫正。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近年开展的逆行泪道置管手术(A组)与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长海医院眼科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据门诊电脑就诊序号随机分组,A组46例(46只眼)行新型泪道置管术;B组44例(44只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统计分析两组疗效、手术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的差异.结果 A组46只眼,其中女性38只眼;B组44只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地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淮南晨光眼科医院就诊的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4例23只眼采用囊袋内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3只眼中晶状体半脱位<90度者4只眼,90 ~120度者15只眼,120~180度者3只眼,>180度者1只眼.手术方式为先用剪刀在晶状体中上部“一”字形水平剪开前囊膜,水分离,囊袋内超声乳化
多余的泪小点和泪小管属于泪器先天异常.是在正常泪小点的鼻侧又多出一个或3~4个泪点,又称为副泪点,临床较少见.我科于2007年5月23日遇到1例双泪小点,双泪小管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说明:(1)姓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3)因篇幅所限,仅收录第一作者姓名。
目的 探讨正常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328只正常眼按年龄分成5组,应用计算机程序分别测量距离视盘边缘0.5~1.0视盘直径范围内六条最粗的视网膜动脉和
患者 男 15岁 左眼视力障碍10年,偏斜2年,未曾诊治.视力:右眼1.0,左眼0.04,左眼球向各方向运动自如.角膜映光检查,左眼向颞侧偏斜,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左眼瞳孔区有与虹膜相同之膜状物,周围与虹膜皱环相连,偏上方有两个小孔.入院诊断:①左眼虹膜残膜.②左眼废用性外斜视.住院后在局麻下行左眼瞳孔残膜切除术.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并做角巩缘阶梯式切口,穿刺,前房,给前房及膜与晶状
患者女 22岁.自幼右眼上斜,近10年来上斜加重,向内上方、外上方注视时尤为明显,右眼上睑下垂,闭眼时露"眼白",右眼视力差,一直未诊治.为改善外观于2008年2月28日人我院.患者系足月顺产出生,无产伤或手术史,出生后亦无高热抽搐及吸氧史。
目的 分析硅油填充术后OCT榆测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35例(35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者,分别于术后2周、1、2月行黄斑区OCT检查,观察图像特点,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相关性.结果 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负对数之间为正相关,即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呈现负相关.结论 随着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减少,视力呈现上升的趋势.OCT能评估玻璃体视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传统观点一直认为是一种微血管病变,然而许多临床研究及实验发现,早在DR微血管病变以前,其视网膜神经层已有病理改变,视网膜神经退化可能是产生微血管改变的最初原因.糖尿病作为一个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其影响全身以及多个器官的代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所致的毒性代谢产物增加激活多种代谢途径,导致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减少,增加氧化应激,从
目的 了解眼科医生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方法 在第十届全国眼科会议期间(2005年9月11日)于青光眼会场参会的眼科医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对原发性闭角犁青光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选择依据.主要分析调查眼科医生中针对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不同治疗方法选择的比例和不同手术指征的比例.结果 共发出问卷表330份,收回293份.接受本次问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