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雪域高原的支边岁月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federers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7月底到当年年底,河南省的12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踏上了漫漫进藏路。他们大部分在西藏工作了16年后,才根据国家政策调回内地。几十年来,他们成为被尘封的一个群体。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梳理西藏的发展历程时发现,他们的经历与记忆,成为见证西藏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5年过去了,当年赴藏时的青春少女和懵懂少年,如今已变成儿孙绕膝的花甲老人。尽管他们已离藏多年,但在西藏高原战天斗地的那段独特经历,足以让他们品味一生。
  
  知识青年争相报名去西藏
  
  1966年5月的一天,家住河南省襄城县城关公社的田翠芝从街道办事处得知,西藏军区404部队在襄城县要招兵。听到这个消息后,17岁的田翠芝热血沸腾。
  那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席卷全国。在县城里随处可见“听党的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口号。
  和田翠芝一样,襄城县的其他500多名知识青年也踊跃报名。经过笔试、体检和极其严格的政审后,田翠芝被录取了。田翠芝和襄城县的其他46名青年被集中在一起进行军训。47人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还不到16岁,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
  这年7月25日,襄城县的领导为他们欢送,欢送礼非常隆重。到了许昌后,来自襄城县和许昌市、漯河市的共145人集中在一起。
  接兵的为他们每人发了军装和棉被,除了单衣外,还有棉衣和皮靴。
  7月31日,他们坐上了开往青海西宁的火车。
  火车一路西行。路上,他们高唱着《革命青年志在四方》《边疆处处赛江南》等歌曲,为能够去遥远的西藏、去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而激动不已。
  8月1日晚上,田翠芝他们到达总后勤部西宁兵站。在欢迎晚会上,兵站的老兵让他们有思想准备,说一去可能是十几年,也可能是一辈子。
  
  穿越三个“鬼门关”
  
  在西宁休整了一个星期后,他们换乘汽车继续前行。越往前走,越是荒凉,也越看不到树和人烟,他们的情绪开始低落,也不再唱歌了。
  进入青藏高原后,海拔越来越高,由于缺氧和紫外线的照射,大家感到胸闷头疼,身上也被晒得起了黑泡。
  接下来,他们要闯过被称为“鬼门关”的昆仑山口、五道梁和唐古拉山。当地谚语有“登上昆仑山,进了鬼门关;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之说。
  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内地的50%,大多数人产生了高原反应,在车上吐成一片。
  海拔5000多米的五道梁,氧气更加稀薄。因为公路被洪水冲垮,他们在这里停了9天。大家的高原反应异常厉害:头晕脑胀,太阳穴像是要爆炸了,后脑勺跟挨了闷棍一样。晚上,很多女青年因为高原反应和想家,忍不住哭了。
  汽车在翻越海拔5230米的唐古拉山后,就进入到西藏境内的羌塘高原。在这里,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
  8月25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河南首批支边青年到达了拉萨。
  大家被分到了位于拉萨西郊的西藏军区八一农场。这时,田翠芝他们才知道西藏军区404部队又名生产建设部,是统一管理援藏建设工作的。
  当时,西藏军区生产建设部在拉萨、山南、林芝和澎波等地都设有农场,农场按部队建制,生产单位是队,也称连,任命有连长、指导员,场以上领导大都由现役军人担任。河南支边青年成为按部队建制管理、身穿军装但不是现役军人的军垦战士。
  到1966年底,来自河南郑州、洛阳、新乡、安阳、开封等地的1000多名青年也先后赴藏。
  
  在西藏过的第一个春节
  
  到拉萨后不久,从许昌地区来的支边青年就被分到各基层连队,投入到紧张的秋收中去。秋收结束后,他们被集中在八一农场三队。
  三队坐落在距拉萨市区1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上。因为人多房子不够住,田翠芝等女青年就住进了新修建的猪圈里。猪圈和当地的民房差不多,只是矮小一些,当时还没养猪,每间房能打地铺住4个人。
  在三队,他们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正面教育。所谓“正面教育”,就是参加学习、训练和劳动。
  第一个月,田翠芝领到了31.2元的工资。她决定和大家一起到拉萨市买东西。
  尽管那时的拉萨市显得萧条,但是白墙金顶、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还是让支边青年大开眼界。
  “正面教育”结束后,145人被分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西藏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从当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这里最冷的季节。
  进藏之初,支边女青年脸上都不抹护肤品,冷风一吹,脸上就起皮流血。由于西藏高原的紫外线强,没过几天大家都被晒得黑不溜秋的。 进藏的第一个春节时,连队领导让大家都到食堂里包饺子,不知谁说了一句:“在家这活儿还用我插手!”引发了大家的思乡之情,一人开始落泪,大家都哭了起来。
  为了使大家进藏的第一个春节过得丰富多彩,连队组织大家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班班出节目、人人上场演。刚才还哭鼻子的他们,一会儿就变得调皮活泼。这是大家离开家乡后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个春节。
  
  支边青年被分到不同岗位
  
  一年后,组织上对145名支边青年的工作进行了调整。
  田翠芝被分到了八一农场卫生所,所长是个大学毕业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提高医疗技能,田翠芝白天诊疗,晚上看书,逼着自己钻研业务。慢慢地,她掌握了一些医疗知识,能处理一些常见病。
  1974年,西藏军区在澎波农场组建医院,勤奋好学的田翠芝被调到了澎波农场医院。这里距拉萨100多公里,比拉萨海拔高,条件也更艰苦,田翠芝在这里一直干到1982年。
  因为表现突出,1967年10月,来自襄城县的王云霞和其他14人被分到了林芝毛纺厂,王云霞当了一名挡车工。距离拉萨400多公里的林芝,山清水秀,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和其他人相比,王云霞的工作环境最好。
  1969年,来自许昌市的寇开元被分到羊八井牧场管理仓库。地处羌塘高原上的羊八井是一个高山牧场,这里有十几个藏族职工。寇开元经常带着翻译骑马到下边的放牧点去。在这里,他感受到藏族老乡的质朴。一次,他到一户藏民家去做客,藏族老乡从箱底里拿出了舍不得用的新毛巾和香皂,晚餐也非常丰盛。主人手端酒杯站在寇开元面前唱歌,如果他不喝下这杯酒,主人就一直这样唱下去。晚上,客人和主人一家围成一圈,头朝火塘睡下。
  随着一个一个支边青年的离去,八一农场三队驻地变得冷冷清清。最后,这里仅剩下蒋郾城和另一人。
  蒋郾城是漯河人,他是那批支边青年中吃苦受罪最多的一个。他在三队赶过马车养过猪,因为下水救猪受伤,右脚险些被锯掉。
  后来,蒋郾城被分到斯布牧场,搞了一个月的土改后,开始放牧。他放牧的地方离牧场驻地有150公里远,他一人放着170多匹马。他自己有两匹马,一匹骑着放牧用,一匹驮帐篷等物品。因为这里野兽经常出没,他还配备了两杆枪。
  隔一段时间,牧场派人把粮食放到固定的地方,让他去取。一次大雪后,道路不通,没法去取粮食。他一星期没有吃饭,每天喝点盐水,拿一些藏族牧民送给他的生羊肉充饥。后来,他也习惯吃生羊肉了。回到平顶山工作后,他一个月最少要吃两次生羊肉。
  蒋郾城说,在斯布放牧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最忍受不了的是孤独。放牧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有时半个月都碰不到一个人,即使碰到也是藏族牧民,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憋得难受时,就站在山上吼几声。
  
  无悔那段支边岁月
  
  慢慢地,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回家探亲时,亲友们给田翠芝介绍了几个对象。田翠芝考虑到自己要调回内地遥遥无期,男方调去西藏工作也不可能,没有同意。
  1974年9月,经人介绍,田翠芝和李荣欣相识了。
  李荣欣的老家是河南叶县的,离襄城县很近。李荣欣的经历也不平凡。1970年,李荣欣被部队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是第一批进北京大学的“工农兵学员”。1971年8月,他被分到了西藏军区教导队。1974年春天,他被调到日喀则军分区,任新闻干事。
  1977年2月2日,田翠芝和李荣欣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没有添置什么东西,只是买了一点喜糖和两瓶白酒,和大家庆祝了一下。
  1982年,按照政策,田翠芝被调回到襄城县人民医院,1987年,她又被调到平顶山市职业病防治所。而在1980年,李荣欣就转业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广播电台。2004年,夫妻俩退休。
  截止到1982年,除了两人因病去世,按照国家政策,原许昌地区赴藏支边的143人陆续调回内地。
  当年的河南支边青年,有的在西藏一直工作到现在,一些人甚至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进藏后,来自开封市的张静璞考取了西藏新闻干部学校,曾任《拉萨晚报》副总编。今年3月,他从拉萨市委宣传部退休,举家搬回开封居住。在西藏工作了45年的他,患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来自新乡的吴毓萍是支边青年中的佼佼者,她是山南农场赫赫有名的“铁姑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后来因政绩突出而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团委书记、山南地区行署专员和自治区宣传部、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职。现任中纪委常委、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纪检工委书记。
  不管身在何处,西藏的那段岁月,成为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1996年7月30日,原许昌地区赴藏支边青年联谊会举办了赴藏30周年纪念活动。田翠芝、王云霞、寇开元和蒋郾城等76人参加了活动,见面后很多人抱头痛哭。
  当年10月2日,西藏自治区组织部和人事厅向河南赴藏支边的同志发来贺电。贺电中说:“1966年,1200多名刚走出校门的初、高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奔赴条件艰苦的西藏高原,参加到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行列中来,你们继承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你们把青春留在了雪域高原,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2006年7月30日,原许昌地区的赴藏支边青年联谊会又举办了赴藏40周年纪念活动,有60多人参加。
  作为原许昌地区赴藏支边青年联谊会负责人之一的寇开元说,今年7月底是原许昌地区支边青年赴藏45周年纪念日,他们准备从今年开始,改为每5年聚一次。因为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现在已有16人去世。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9日,由省档案局组织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专家组,对沾益县档案馆晋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进行了测评。沾益县政府高朝花常务副县长汇报了沾益县档案馆晋升国家二级综
文章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真实性研究的现实意义,保证其真实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保证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口述史实征集的真实性,从而还原少数民
目的分析固尔苏作用于早产儿后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取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早产儿81例作为本次观察主体,观察用药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并且研究护理干预在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身心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患者,依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将所
岁月自邃古深处穿越红土高原如三江并流奔腾不息一代代人老去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以收复新疆的不朽功勋为世人所敬仰。国内外对左宗棠的研究主要是他的军事才能及经营洋务,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左宗棠的档案意识,笔者试图通过对左宗棠生平材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Ad-Es)注射液对半导体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从而明确药物疗效及最佳给药途径,为进一步
期刊
<正>~~
期刊
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与其他学科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鲜明性与不可替代性。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