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作者简介】
太宰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中学期间,开始创作小说、杂文、戏剧,对泉镜花、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相当倾倒。芥川的自杀对他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与影响。1935年凭借《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东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阳》《人间失格》等,多为自我生活的写照,表现日本社会与现代人精神与感官世界的双重萎靡。
【作品简介】
全书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名家推荐】
有人说,他创作的小说蕴含着人性的脆弱,且对这种脆弱不加隐瞒。他的妻子曾写道:“他是那样执着地书写着自己——他是一个啄食自我的人。”一个单纯脆弱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啄食自我的。
——《朝日新闻》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开头部分写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种“十全十美的文章与彻头彻尾的绝望”即是从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身上学来的。
——佐藤干夫
我承认他那罕见的才能,不过说也奇怪,他是我从未有过的、从一开始就产生如此生理抵触的作业。也许是由于爱憎的法则,也许他是一个故意把我最想隐蔽的部分暴露出来的作家的缘故吧。
——三岛由纪夫
【推荐词】
相逢时的喜悦,总是倏忽消散尽逝,唯有离别时的伤心,残留绵远。若说我们是始终生活与经常面对惜别的世界里,是绝对不为过的。残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纯粹的青春?这是一部永恒的青春文学:太宰治透过主角叶藏的悲惨经历,将自己一生的体验与感受巧妙地述说给每一个正经历迷茫、忧伤、彷徨无助的年轻人。
【作品赏析】
人间失格(节选自第二手札)
她租住在本所的一个木匠家二楼上。在她的房间里,我一点也不用掩饰自己那一贯的阴郁心情,我一只手托住脸颊,就像在忍受剧烈的牙痛一样,一边喝茶。我的这种姿势反倒让她着迷。她给我的感觉,也是一个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四周被刮落的树叶在纷飞的孤独无助的女人。【批注1:站在寒风中,四周落叶纷飞,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女人的孤独无助,推动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我们躺在床上,她对我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的身世。她比我大两岁,老家在广岛。她说:“我有丈夫的。他在广岛开了个理发店,去年春天,我们全家一起逃到了东京,可是丈夫在东京不干正经事,结果后来被判了诈骗罪,现在还关在监狱里呐。我每天都要去监狱给他送点东西,但从明天起,我就不去了。”不知为什么,我这个人向来对女人的身世毫无兴趣,不知是不是因为女人的讲述方式太差劲,就是说她们说话总是抓不住重点的缘故吧,反正在我听来,她们说的这些都是马耳东风。
好寂寞。
比起女人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的身世,倒是这一句短短的叹息更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尽管我一直这么期待着,却没有从这个世上的女人嘴里听到过一次这样的叹息,真是奇怪,令我无法理解。不过,这个女人虽然没有说过“好寂寞啊”,但是,她的身体却仿佛缭绕着一股一寸宽气流般无言的深深的寂寞,我的身体一贴近她,也会被那股气流包裹住,恰好和我自己身上的那种有些阴郁的气流交融在一起,犹如“落于水底之枯叶”一般,使我自身得以摆脱恐惧和不安。【批注2:以微观的角度将宏观的事物表现出来,细腻地将之描写,语言生动优美,将这种寂寞感无限放大,给人以真实感。】
早晨,我醒来后,立刻起床,又变回了原来那个轻薄的、伪装出来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我想趁着还没有受伤,赶快分手,便又开始释放拿手的逗笑烟幕。
“俗话说‘钱尽,情也尽’,【批注3:寓意深刻,后文反复出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钱尽,情也尽?这句话主人公叶藏曾经提到多次。然而可能是“情盡,钱便尽”才对吧:不管是殉情未遂后的叶藏先后又遇到的诸如静子、祝子等,还是一直“侠义相助”的京桥酒吧老板娘,叶藏似乎始终是“受助者”的角色,这事实上根本导致了他最终的“失格”。】其实人们把这句话给解释反了。并不是说钱一用光,男人就会被女人甩掉。而是说男人一没有了钱,就会不自觉地意志消沉,打不起精神,连笑声都无力,而且性情变得特别乖戾,最终自暴自弃,甩了女人,近乎半疯的拼命地甩掉女人。应该是这个意思。据《金泽大辞林》就是这么解释的。真可怜呀。我现在也明白那种心情。”
我记得自己当时说了这些蠢话,把常子逗得哈哈大笑。我觉得再待下去也没有意义,脸也没洗就马上离开了,谁能想到,我当时胡乱编造的“钱尽,情也尽”的疯话,后来竟然与我自己发生了关联。
之后的一个月里,我没有去见那一夜的恩人。分手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喜悦之情虽渐渐淡薄,但蒙受了她的点滴恩惠倒让我隐隐不安,越来越感觉是一种沉重的束缚。甚至对前些日子在酒吧里的消费都由常子结账这种俗事,也开始耿耿于怀了。常子仿佛也和房东的女儿、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那个女人一样,也不过是一个纠缠着我的女人,所以即使离得很远,我也对常子感到恐惧。我十分害怕再次见到那些和自己睡过觉的女人,总觉得她们会对我大发雷霆。因此,我对银座越来越敬而远之。不过这种胆怯的性格绝不是由于我的狡猾,而是我对于女人这种生物的活法即女人能够把晚上一起睡觉与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这两件事严格区分开来,就像是彻底忘却了一样,干脆地斩断两个世界的联系的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还不大了解的缘故。
十一月末,我和堀木在神田的一个露天摊上喝了廉价酒,离开那个小摊后,这个损友提出再去另一个地方继续喝酒。可是我们手里已经没有钱了,而他还是醉醺醺地嚷嚷着“喝呀,喝呀”,大概是酒壮怂人胆吧,此时我就对他说道: “好吧,那我带你去一个梦幻之国。你可别大惊小怪啊,那里叫做酒池肉林……”
…………
在银座的四丁目下车后,我们仗着认识常子,几乎身无分文地走进了那家所谓“酒池肉林”的大酒吧。我和堀木挑了一个空着的包厢,刚对面坐下,常子就和另一个女招待跑了过来。
“请给我酒,我没有钱。”
我小声地对常子说道,现在的我真想浸泡在酒缸里。【批注4:“浸泡酒缸”形象生动突出了叶藏此时的惆怅,比直接“喝个烂醉”着实更胜一筹。酒一直是伴随着他的一件东西,并且一直伴随着他走向毁灭。】从所谓的世俗眼光来看,常子的确是一个连醉汉的亲吻都配不上的、丑陋而寒酸的女人。我感到自己就像是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雷击一样,我一反常态地一杯接一杯地喝,一直喝到烂醉如泥,悲哀地望着常子的眼睛微笑着。堀木说的不错,她真是个满脸倦色、穷酸不堪的女人,可与此同时,一种同是贫贱之人的亲近感又油然而生(我至今认为:贫富不合尽管陈腐,却是戏剧家笔下永恒的主题)。我发现常子可爱极了,我平生第一次觉察到自己萌生了尽管很微弱却自发的恋爱之心。我吐了,喝得烂醉如泥。喝酒喝到这个程度,还是第一次。
酒醒之后,看见常子坐在我的枕边。原来我躺在本所木匠家二楼的房间里。
“你说过‘钱尽,情也尽’,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看来你是认真的?因为你不来了呀!我真搞不懂这个。我挣钱给你花,也不行吗?”
“不行。”
然后,那个女人也躺下睡了。拂晓时,从女人嘴里第一次吐露了“死”这个字眼。她似乎也早已对人世的生活感到疲惫不堪,而我一想到自己对人世的恐惧和烦恼,以及金钱、那个不合法组织、女人、学业等等,就觉得无法再活下去了,于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她的提议。
不过,当时我还没有真正做好“去死”的思想准备,还是抱着一些“游戏”的心态。
那天上午,我和她在浅草区游荡,进了一家咖啡馆,各自喝了一杯牛奶。
“你结账吧。”她对我说。
我站起身,从袖口里掏出钱包,打开一看,里面仅有三枚铜币。比羞耻更为凄烈的感觉袭上心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自己在仙游馆的那个荒凉的房间,那里只剩下了学生制服和被褥,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送进当铺了。除此之外,就只有此刻穿在我身上的飞白和服和斗篷了,这就是我的现实,我清醒地意识到已经无路可走了。【批注5:一系列动作描写后联想到以前的记忆。将遐想与现实进行一个深刻的比较,“无路可走”照应书名“人间失格”,也为后文的投海殉情作下了铺垫。】
看见我不知所措的样子,女人也站了起来,看了看我的钱包里,随口发出:
“哟,就这么点钱?”
尽管是随口说的,可这句话也令我痛彻心扉。这是我第一次因为是自己所爱的人说的话而痛苦,不是这么点钱的问题,三枚铜币根本就算不上是钱。它让我尝到了从未咀嚼过的屈辱,是没脸再活下去的屈辱感。归根到底,那时的我還没有彻底摆脱有钱人家的少爷这种属性吧。就是在此时,我才真正发自内心地下决心去死。
那天晚上,我们俩在镰仓一块儿跳了海。那女人说“这腰带是跟店里的朋友那儿借来的”,把它解下来,叠好了放在岩石上面。我也脱下了斗篷放在一块儿,然后一起跳进了海里。
女人死了,我却被人救了。【批注6:殉情未遂的这段写得相对短些,上文描写发生在叶藏和常子周围的事情以及叶藏本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反而篇幅较多。文中从“然后,那个女人也躺下睡了”开始,“女人”一词便取代了原先的称呼“常子”,这说明:叶藏已经开始麻痹了。】
【阅读感悟】
叶藏,大庭叶藏,一个悲剧中的悲剧。他在所谓的“世间”中摸索着——正如他自己所言,“世间”是“人”的复数——从一个高中生,一步步沦为一个早生华发、在别人看来已经年过四旬的行尸走肉。在喧嚣的街道上走着,来回奔走于酒馆之间,他已经“被世间除名”,正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一样——但叶藏是从那颗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心开始崩溃的。
叶藏事实上是作者的个人经历的写照,他在不断揭露作为人的罪恶的同时,选择走上和叶藏一样的归宿,投入了茫茫大海中。
(荐书人:深圳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饶志锐、赖言安,指导老师:林昭敏)
【作者简介】
太宰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日本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中学期间,开始创作小说、杂文、戏剧,对泉镜花、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相当倾倒。芥川的自杀对他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与影响。1935年凭借《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东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阳》《人间失格》等,多为自我生活的写照,表现日本社会与现代人精神与感官世界的双重萎靡。
【作品简介】
全书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名家推荐】
有人说,他创作的小说蕴含着人性的脆弱,且对这种脆弱不加隐瞒。他的妻子曾写道:“他是那样执着地书写着自己——他是一个啄食自我的人。”一个单纯脆弱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啄食自我的。
——《朝日新闻》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开头部分写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种“十全十美的文章与彻头彻尾的绝望”即是从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身上学来的。
——佐藤干夫
我承认他那罕见的才能,不过说也奇怪,他是我从未有过的、从一开始就产生如此生理抵触的作业。也许是由于爱憎的法则,也许他是一个故意把我最想隐蔽的部分暴露出来的作家的缘故吧。
——三岛由纪夫
【推荐词】
相逢时的喜悦,总是倏忽消散尽逝,唯有离别时的伤心,残留绵远。若说我们是始终生活与经常面对惜别的世界里,是绝对不为过的。残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纯粹的青春?这是一部永恒的青春文学:太宰治透过主角叶藏的悲惨经历,将自己一生的体验与感受巧妙地述说给每一个正经历迷茫、忧伤、彷徨无助的年轻人。
【作品赏析】
人间失格(节选自第二手札)
她租住在本所的一个木匠家二楼上。在她的房间里,我一点也不用掩饰自己那一贯的阴郁心情,我一只手托住脸颊,就像在忍受剧烈的牙痛一样,一边喝茶。我的这种姿势反倒让她着迷。她给我的感觉,也是一个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四周被刮落的树叶在纷飞的孤独无助的女人。【批注1:站在寒风中,四周落叶纷飞,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女人的孤独无助,推动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我们躺在床上,她对我絮絮叨叨地说起自己的身世。她比我大两岁,老家在广岛。她说:“我有丈夫的。他在广岛开了个理发店,去年春天,我们全家一起逃到了东京,可是丈夫在东京不干正经事,结果后来被判了诈骗罪,现在还关在监狱里呐。我每天都要去监狱给他送点东西,但从明天起,我就不去了。”不知为什么,我这个人向来对女人的身世毫无兴趣,不知是不是因为女人的讲述方式太差劲,就是说她们说话总是抓不住重点的缘故吧,反正在我听来,她们说的这些都是马耳东风。
好寂寞。
比起女人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的身世,倒是这一句短短的叹息更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尽管我一直这么期待着,却没有从这个世上的女人嘴里听到过一次这样的叹息,真是奇怪,令我无法理解。不过,这个女人虽然没有说过“好寂寞啊”,但是,她的身体却仿佛缭绕着一股一寸宽气流般无言的深深的寂寞,我的身体一贴近她,也会被那股气流包裹住,恰好和我自己身上的那种有些阴郁的气流交融在一起,犹如“落于水底之枯叶”一般,使我自身得以摆脱恐惧和不安。【批注2:以微观的角度将宏观的事物表现出来,细腻地将之描写,语言生动优美,将这种寂寞感无限放大,给人以真实感。】
早晨,我醒来后,立刻起床,又变回了原来那个轻薄的、伪装出来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我想趁着还没有受伤,赶快分手,便又开始释放拿手的逗笑烟幕。
“俗话说‘钱尽,情也尽’,【批注3:寓意深刻,后文反复出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钱尽,情也尽?这句话主人公叶藏曾经提到多次。然而可能是“情盡,钱便尽”才对吧:不管是殉情未遂后的叶藏先后又遇到的诸如静子、祝子等,还是一直“侠义相助”的京桥酒吧老板娘,叶藏似乎始终是“受助者”的角色,这事实上根本导致了他最终的“失格”。】其实人们把这句话给解释反了。并不是说钱一用光,男人就会被女人甩掉。而是说男人一没有了钱,就会不自觉地意志消沉,打不起精神,连笑声都无力,而且性情变得特别乖戾,最终自暴自弃,甩了女人,近乎半疯的拼命地甩掉女人。应该是这个意思。据《金泽大辞林》就是这么解释的。真可怜呀。我现在也明白那种心情。”
我记得自己当时说了这些蠢话,把常子逗得哈哈大笑。我觉得再待下去也没有意义,脸也没洗就马上离开了,谁能想到,我当时胡乱编造的“钱尽,情也尽”的疯话,后来竟然与我自己发生了关联。
之后的一个月里,我没有去见那一夜的恩人。分手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喜悦之情虽渐渐淡薄,但蒙受了她的点滴恩惠倒让我隐隐不安,越来越感觉是一种沉重的束缚。甚至对前些日子在酒吧里的消费都由常子结账这种俗事,也开始耿耿于怀了。常子仿佛也和房东的女儿、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那个女人一样,也不过是一个纠缠着我的女人,所以即使离得很远,我也对常子感到恐惧。我十分害怕再次见到那些和自己睡过觉的女人,总觉得她们会对我大发雷霆。因此,我对银座越来越敬而远之。不过这种胆怯的性格绝不是由于我的狡猾,而是我对于女人这种生物的活法即女人能够把晚上一起睡觉与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这两件事严格区分开来,就像是彻底忘却了一样,干脆地斩断两个世界的联系的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还不大了解的缘故。
十一月末,我和堀木在神田的一个露天摊上喝了廉价酒,离开那个小摊后,这个损友提出再去另一个地方继续喝酒。可是我们手里已经没有钱了,而他还是醉醺醺地嚷嚷着“喝呀,喝呀”,大概是酒壮怂人胆吧,此时我就对他说道: “好吧,那我带你去一个梦幻之国。你可别大惊小怪啊,那里叫做酒池肉林……”
…………
在银座的四丁目下车后,我们仗着认识常子,几乎身无分文地走进了那家所谓“酒池肉林”的大酒吧。我和堀木挑了一个空着的包厢,刚对面坐下,常子就和另一个女招待跑了过来。
“请给我酒,我没有钱。”
我小声地对常子说道,现在的我真想浸泡在酒缸里。【批注4:“浸泡酒缸”形象生动突出了叶藏此时的惆怅,比直接“喝个烂醉”着实更胜一筹。酒一直是伴随着他的一件东西,并且一直伴随着他走向毁灭。】从所谓的世俗眼光来看,常子的确是一个连醉汉的亲吻都配不上的、丑陋而寒酸的女人。我感到自己就像是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雷击一样,我一反常态地一杯接一杯地喝,一直喝到烂醉如泥,悲哀地望着常子的眼睛微笑着。堀木说的不错,她真是个满脸倦色、穷酸不堪的女人,可与此同时,一种同是贫贱之人的亲近感又油然而生(我至今认为:贫富不合尽管陈腐,却是戏剧家笔下永恒的主题)。我发现常子可爱极了,我平生第一次觉察到自己萌生了尽管很微弱却自发的恋爱之心。我吐了,喝得烂醉如泥。喝酒喝到这个程度,还是第一次。
酒醒之后,看见常子坐在我的枕边。原来我躺在本所木匠家二楼的房间里。
“你说过‘钱尽,情也尽’,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看来你是认真的?因为你不来了呀!我真搞不懂这个。我挣钱给你花,也不行吗?”
“不行。”
然后,那个女人也躺下睡了。拂晓时,从女人嘴里第一次吐露了“死”这个字眼。她似乎也早已对人世的生活感到疲惫不堪,而我一想到自己对人世的恐惧和烦恼,以及金钱、那个不合法组织、女人、学业等等,就觉得无法再活下去了,于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她的提议。
不过,当时我还没有真正做好“去死”的思想准备,还是抱着一些“游戏”的心态。
那天上午,我和她在浅草区游荡,进了一家咖啡馆,各自喝了一杯牛奶。
“你结账吧。”她对我说。
我站起身,从袖口里掏出钱包,打开一看,里面仅有三枚铜币。比羞耻更为凄烈的感觉袭上心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自己在仙游馆的那个荒凉的房间,那里只剩下了学生制服和被褥,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送进当铺了。除此之外,就只有此刻穿在我身上的飞白和服和斗篷了,这就是我的现实,我清醒地意识到已经无路可走了。【批注5:一系列动作描写后联想到以前的记忆。将遐想与现实进行一个深刻的比较,“无路可走”照应书名“人间失格”,也为后文的投海殉情作下了铺垫。】
看见我不知所措的样子,女人也站了起来,看了看我的钱包里,随口发出:
“哟,就这么点钱?”
尽管是随口说的,可这句话也令我痛彻心扉。这是我第一次因为是自己所爱的人说的话而痛苦,不是这么点钱的问题,三枚铜币根本就算不上是钱。它让我尝到了从未咀嚼过的屈辱,是没脸再活下去的屈辱感。归根到底,那时的我還没有彻底摆脱有钱人家的少爷这种属性吧。就是在此时,我才真正发自内心地下决心去死。
那天晚上,我们俩在镰仓一块儿跳了海。那女人说“这腰带是跟店里的朋友那儿借来的”,把它解下来,叠好了放在岩石上面。我也脱下了斗篷放在一块儿,然后一起跳进了海里。
女人死了,我却被人救了。【批注6:殉情未遂的这段写得相对短些,上文描写发生在叶藏和常子周围的事情以及叶藏本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反而篇幅较多。文中从“然后,那个女人也躺下睡了”开始,“女人”一词便取代了原先的称呼“常子”,这说明:叶藏已经开始麻痹了。】
【阅读感悟】
叶藏,大庭叶藏,一个悲剧中的悲剧。他在所谓的“世间”中摸索着——正如他自己所言,“世间”是“人”的复数——从一个高中生,一步步沦为一个早生华发、在别人看来已经年过四旬的行尸走肉。在喧嚣的街道上走着,来回奔走于酒馆之间,他已经“被世间除名”,正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一样——但叶藏是从那颗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心开始崩溃的。
叶藏事实上是作者的个人经历的写照,他在不断揭露作为人的罪恶的同时,选择走上和叶藏一样的归宿,投入了茫茫大海中。
(荐书人:深圳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饶志锐、赖言安,指导老师:林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