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和起点。基于此,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语言学习,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朗读教育便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方面相对忽视,基本就是让学生随意朗读,缺乏科学指导,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朗读效率差。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探究非常有必要,具体分析如下。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朗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讲、问这两个环节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还不足5分钟,有的学生还没有读出感觉就已经停止了,完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有部分教师直接将朗读时间给省去[1]。例如在预习性的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懂,并且将其中的生字词标注出来,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连一遍都还没有读完,教师已经喊停止了,使得朗读就是走个形式,毫无实效性可言。
   2.朗读目的不明确
   在朗读过程中,全班同学一起发声,从表面上听起来很有韵味和节奏,不过其效果却很差。这主要就是因为在朗读之前,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然后在朗读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结束后也不会刻意地去点评。在这种方式下,很多学生只是跟着大家读,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张张嘴不发声,没有投入心思进行朗读。这种朗读只会浪费时间,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失去朗读的兴趣。
   3.缺乏正确指导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经常听见教师说:“请大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又或者是:“请将某种语气读出来。”这种指导方法显得非常简单,而且语气也较为生硬,导致学生听完之后依旧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道应该用哪种感情进行阅读,又或者是怎样才能将那种语气朗读出来[2]。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还缺乏情景导入,没能考虑与分析学生的实际,对于朗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情感和心血的凝聚,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有效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并且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理解作者的行文用意以及文章中心思想等。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分析一下课文,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毛主席的爱戴。然后再自己示范朗读一遍,之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挑选几位单独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名师朗读的情况,以便让学生掌握情感渗透的方法,提升他们的朗读能力。
   2.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定期组织朗读比赛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视频课件的方式,将课本场景直观呈现出来,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来激发学生想要朗读的欲望。例如在《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制作一个乌云密布的阴沉沉的场景,而且不时还带有雷电声,以此来营造一种“要下雨了”的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朗读。这样,学生能真实感受到要下雨前的氛围,不仅能正确和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能很好了解生活中的自然常识与现象,提升朗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意识。而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点,通过设置朗诵比赛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竞赛开始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评分规则,如是否具备感情、流利程度、肢体语言等告诉学生,使得学生在朗读练习中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进而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推动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升。
   3.合理设置情景剧
   小学生天性爱玩爱闹。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合理应用情景剧的形式,必定能很好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制作和课文相关的道具,然后让学生分别选择道具在讲台上进行表演,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的朗读能力必定能逐渐得到提升[3]。例如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设计小苗与大树道具,然后让学生带着道具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情景再现,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这种背景下展开朗读,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尽情让学生发挥,如在表演小苗与大树对话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台词。
   三、结语
   要想更好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朗读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然后针对性地为他们推荐朗读作品,鼓励他们多读,达成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为其熟练驾驭文字做好铺垫。
   參考文献:
   [1]崔寿梅.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32):259-260.
   [2]赵艳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设置与教学实践方式解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163.
   [3]温莉.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4):168.
  编辑 李 争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微机位置控制系统,提出由控制运动速度实现运动位置控制的方法。以实例说明控制规律是基础,由数学模型代表实际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指出确定数学模型的方法
众所周知,现代化教学设备集声光电与一体,使用它能够创设出比较好的教学情景,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调查发现,使用现代化设备教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并不多,而且使用的頻率也不高。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使用、或者少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设备管理方面的,有学校领导设备管理观念方面的,有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有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认识方面
海伦市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通肯河东岸,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哈黑黄金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这里除了汉族之外,还有
期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转化”的思想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体现.这表现在只要是“转化”就必然至少存在两个部件,如果方法足够灵活甚至可以延伸至多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的
小学的课堂拥有其特殊性,由于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限,但在课堂中又很需要学生的互动,因此如何加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合作学习的应用非常重要,要根据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伴随中国社会从乡土向城市的转型,有关乡土经验的书写一直是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热点。面对城市的狂飙突进和乡土的亟待重建,如何书写乡村彰显出不同文学创作主体丰富多元
期刊
自1998年3月台湾作家蔡智恒发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已成为拥有巨量作者和读者群、迅速产业化的文学新样态.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日益
期刊
表面波型电机是采用全新的运动机理,完全不同于由磁场获得转矩的电磁式电机的概念,应用压电效应产生的在表面传播的弹性波作为驱动源,运用不同的“力”的传递方式形成旋转运
2006年底,《重庆晨报》上一篇名为《德国汉学教授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新闻稿在中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这篇新闻稿中的“德国汉学家”就是“对中国文学情有独钟”的顾彬。
比起元嘉、永明文学的彬彬之盛,梁代文学由于宫体诗的风靡每每毁大于誉.虽然如此,但梁代宫廷文学的发展又极具典型性.此时,围绕着宫廷生活,以迎合帝王、贵族审美趣味为目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