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漫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语)。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感;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情感、色彩、情趣方面的感知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学习中,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语感实践,于诵读中体悟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达到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获得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地诵读吟咏,即反复地以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在诵读中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使学生获得语感实践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感悟文本思想的最佳途径。学生接触语文,都是从读开始的,因为诵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读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的情趣,把握文章内涵。古人学语文就十分强调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才能精思,熟读才能解义。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诗歌、散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采取适当方式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达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目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诵读,师读还是生读,范读还是齐读,都一定要明确读的目的,读时全神贯注,身临其境,深入角色,以达到悟的效果。若是口到神移,就是再读也达不到悟的高度。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一教师把凳子、桌子当作月台等障碍,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父亲翻越栏杆,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那段文字的基础上,模仿父亲艰难地做完这些动作之后继续再读课文,使学生深刻而准确地领会父亲的爱子之情,进而理解作者选择描写这件小事、这些细微动作为写作题材,是在表达“对父亲的思念”这一感情。
  二、揣摩品味语言,于咀嚼中意会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品读。很多文学经典的妙处都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刻理解隐藏于文章深处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把文字咬烂嚼碎,反复品味,深入透析,必要时还要“反刍”,以透析文字背后隐含的寓意。
  品词酌句,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学生形成并积淀语感的重要手段。只有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对其生动、形象、神韵进行反复探讨,读读、比比,议议、品品,在品中感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内化语言,形成语感。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改”“变序”“替换”等方式,能够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语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品出文章的真情实意。一句话,品读有点像南方人喝“功夫茶”,一小口一小口地咂,方能品出其中真味。
  三、培养问题意识,在疑问中顿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为学之始”。我们常会发现,语感好的学生,会在阅读中思索,体味其中的美感而不局限于中,不盲目崇拜、迷信权威,并提出一大堆的问题进行个性探究。同时,经常探讨阅读信息,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阅读就会深刻,透析,进而获得丰富的语感,产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因而,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善思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切记问是思的表现,只有思才会有所感,进而才会有所悟。
  四、丰富生活体验,在实践中强化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强、与生活融合度大。因此,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只有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意义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也只有在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才能不断强化。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说:“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变得容易,变得深刻。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古诗《钱塘湖春行》时,留下十分钟时间,鼓励学生做一回诗人,把自己心中的春景大胆“创作”成诗词。学生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奋笔疾书的,有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的,有得意洋洋地将自己作品读给同学听的。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也看到了语感积淀的印迹。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追求的课题,需要明确的是: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它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小学)
其他文献
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历史的时代性,历史新课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汉语拼音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是,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只是一些形体相似的符号。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呢?我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儿童好动、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尝试着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认识、掌握和运用汉语  拼音。   一、摆一摆,巧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
为了培养低年级孩子的写话兴趣,本案例结合杠杆原理,深入浅出地探寻写话教学的有效性,力求贴近孩子,找准写话有效作用的“支点”;巧引妙导,把握写话“杠臂”的长短;真切体验,协调写话
近日,猪价终于企稳回归理性。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形势下,生猪价格未来走势如何?近日,发改委和农业纷纷给出了答案。发改委:近期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中美贸易战利好猪价自今年1
摘 要:目前,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评定的一种方式,教学评价主要有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分析了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弊端,并提出了有效运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弊端;思考及运用  教学评价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并且调整学习的策略,从而有效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妇科病, 也属性传播疾病. 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红肿, 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单纯局部用药疗效差. 2002年6月, 笔者采用阴道涂药配伍伊曲康唑治疗念
江苏省名中医1951年生,江苏省如东市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育工具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其中,多媒体教育手段给教育改革带来勃勃生机,开辟了广阔前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参与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优势,使学生个性、能力,得以全面地发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学会学习。聚集课堂参与,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一些措施,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思想品德;参与;开放;生活;合作  参与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
摘 要:每个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让人了解自己,关注自己,也希望自己融于其所在的集体中。“胡扯”便是他们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采用这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胡扯”,应该对学生的“胡扯”进行鼓励,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使“胡扯”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尤其是为写作教学服务。  关键词:写作教学;胡扯;正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