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究”,让幼儿享受发现的乐趣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科学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活动在幼儿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已经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这种“做中学”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集体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但在实践中,教师对科学探究内涵的理解与执行仍存在偏差,重形式、重结果、高控制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看似热闹的背后,幼儿享受不到发现的真正乐趣,思维没有真正调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高。
  现以大班科学活动“镜子的秘密”为例,依据《指南》精神进行分析、诊断与调整。

一、活动案例实录


  活动开始,教师用一则谜语导入:“平又平,亮又亮,谁来看他,和谁一样。”幼儿说出谜底后,教师出示一面镜子,并和幼儿讨论了生活中在哪里见过镜子,它有什么用处。在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后,幼儿玩起了镜子游戏,感知平面镜的成像现象。接着,教师启发提问:“今天,女孩头发上都夹着漂亮的花和发夹,男孩头上也贴有花纸,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试一试能不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头上的东西?”顿时,幼儿有了兴趣,两两合作想要照出后脑勺上的物品,可是努力均未成功,教师急忙指导几组幼儿一前一后摆放镜子,并帮忙不断调整镜子的角度和头部的方向,还请两位幼儿上前合作示范。两面镜子的合作游戏历经10多分钟,幼儿能独立操作成功的仍寥寥无几。

  两面相连镜子的操作开始了,教师提问:“刚刚我们是把两面镜子分开来照的,如果把两面镜子连起来照一照,又会有什么奇妙的现象呢?今天不仅你们想玩照镜子的游戏,小蜡笔也想玩,两面相连的镜子会照出几支小蜡笔呢?”幼儿猜测后,开始进行两面相连镜子的初次探索。很快幼儿就发现,两面镜子越合拢,镜子中小蜡笔的数量就越多,交流分享时,大部分幼儿能说出这个现象。这时,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在你们的桌上有一张记录纸,按照上面的图示摆放镜子和蜡笔,试一试你能照出几支蜡笔?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想一想,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两面相连镜子的第二次操作中,幼儿直接在记录表上按照图示摆放镜子和蜡笔,分别记录了镜子中蜡笔的数量:4、6、8,大部分幼儿的操作结果均一致。教师和幼儿再次分享总结了镜子夹角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案例诊断与调整


  1.变表面化操作为思考式探究
  案例诊断:
  首先,材料的提供让探究表面化。一是镜子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大班幼儿都有照鏡子的经历和体验,他们对于平面镜的成像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第一环节一面镜子的操作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太低,幼儿无需深入思考和探究。二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两面相连的镜子和摆放的示意图,让幼儿无需思考。两面镜子的初次探索,大部分幼儿就发现镜子越合拢照出的蜡笔数量就越多,实验结果显而易见。第二次探索增加了镜子摆放示意图,只是再次验证了幼儿的发现。为了让活动目标达成,教师在材料提供上排除了一切可能导致幼儿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而正是这种为幼儿提供的方便与快捷,剥夺了幼儿思考的权利,缺少思维冲突的活动也就缺少了发现的惊喜。
  其次,教师的指导让探究表面化。在幼儿两两合作观察头上的发卡和贴纸时,因为难度大,需要反复调整才能看到头上的物品,这对两位幼儿的配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认为,如果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时间安排上会影响下面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急于介入指导,手把手指导幼儿一前一后摆放镜子,通过调整镜子位置和摆动头部观察头上的物品,幼儿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机会。
  调整策略:
  《指南》提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操作与探究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动一动、做一做这些身体的动作上面,关键是促进幼儿动作与思维的联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让科学活动充满张力与活力,才能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一方面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真探究”,而不是一味地避免幼儿做“无为”的探索。案例中,对于一面镜子的探究可以把目标重点放在让幼儿感悟观察的方法上,知道调整镜子的角度或者调整眼睛看的方向,就能从镜子中看见更多的东西,这对于下面的活动将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关于平面镜的成像问题,通过幼儿的分享交流简略带过,引出之后的活动即可。两面相连的镜子教师大可拆开,既减少了镜子的投放数量,又为幼儿的探究拓展了空间。记录纸上镜子摆放方法无需呈现,让幼儿自主思考,教师的放手,会给幼儿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动态探究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静态的知识结果。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上要学会等待,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在角色定位上做引导者而不是告知者。探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割裂了幼儿操作与思维的纽带,就是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2.变高控性操作为开放性探究
  案例诊断:
  首先,幼儿缺乏自主性。案例中,幼儿只需要按图示操作,表面上看是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机会,通过三次不同夹角的摆放,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成像规律,实际上完全由教师牵着幼儿走,按照教师自己设计的流程顺利走过场,幼儿本质上并不享有探索的自由,一定程度上只是在验证教师的答案,教师的高控制显而易见,生怕没有自己的“教”,没有自己的暗示,幼儿就“学”不成。

  调整策略:
  《指南》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相信幼儿,要转变“传授者”的角色观念,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开展有效的互动,启发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当把两面相连的镜子分开,就会拓展幼儿的思维广度,让探索更具开放性。他们会有新发现,当两面镜子面对面摆放,越靠拢,镜子中蜡笔的数量会越多,答案再也不会是唯一性的。至于错误的摆放方法,幼儿自会去调整,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中发展起来的。暂时的失败也会生长出新的探究动力,在一次次思维冲突中经验才能得以建构。
  3.变并列式操作为递进性探究
  案例诊断:
  首先,环节设计偏离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中,两位幼儿合作用镜子照出头上的物品,是为了感知镜子的相互反射作用,虽有一定的趣味性,因为难度大,对幼儿合作要求高,用时超过了整个活动的三分之一,但是和目标的设计关联性并不大,是与下面环节“探究镜子夹角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关系”属于并列性的探索活动。
  其次,环节之间缺乏递进。案例中,一面镜子的探究——两面分开镜子的探究——两面相连镜子的探究,这三个环节内在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和前后铺垫关系,在探索难度上也没有递进性,第二环节反而难度更大,没有以幼儿经验建构为线索设计递进性的教学环节。
  调整策略:
  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的递进应追随幼儿的经验建构过程,在幼儿原有的、新建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增加难度和挑战性。各环节设计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有递进性的挑战,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持续探究的热情,幼儿才能体验发现的惊喜,更好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上述案例中,两两合作照头上的物品此环节可以舍弃。一面镜子的探究重在观察方法的感悟,两面镜子的探究首次操作的目标为初步感知采用不同的摆放方法照出蜡笔,第二次探究以竞争激励的方式照出更多的蜡笔。大班幼儿在竞赛的氛围中,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探究的激情更高,探究的持久性更長,同伴的互动交流频率增多,提升了探究的有效性。
  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营造真探究的氛围,提供有效的探究材料,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的亲历探究中,激发探究欲望,发展探究能力,真正享受发现的乐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 琳)
其他文献
一、缘起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合唱团响亮的歌声悠悠传来,恬恬嘴里嘟囔着:“毛主席是谁呀?为什么要跟着党?”是呀,我们的孩子对党和党的历史知道多少呢?随后的午后谈话,教师便将恬恬的问题抛出,幼儿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自己的猜测和理解。  本以为关于党的谈话会就此结束,没想到第二天有小朋友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说自己回家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有红军,红军就是后来的解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全身心地享受其中,有利于幼儿在认知、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前期创设和改造的沙池环境不仅与其中的一些配备建议不适宜,而且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创设适宜的玩沙环境成了我们最为迫切的需求。要想创设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玩沙环境,帮助幼儿打造多元化并且适合幼儿的玩沙乐园,必须充
期刊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幼儿教师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他们的性格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以幼儿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一、坚持以關爱为活动基础  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关爱为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设身处地的为幼儿着想,才能让教育更有意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六大解放”等重要理论。3-6岁是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等重要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认知等方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关爱、鼓励、正面引导幼儿,让他们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一、六大解放,营造班级创新环境  幼儿的想象是丰富的,具有随机性,所以这些想象有时是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
期刊
“完整儿童”(the whole child)是19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教育思潮,这个观念是对关于儿童、学校、教育、社会等基本问题的反思,其主要旨趣是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参与下实现儿童身体、心智、精神的完整发展。在现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变化是这个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个体在幼儿期充满可塑性,因此幼儿园教育要能帮助幼儿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实现完整儿童的培育,而这正是幼儿园教
期刊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省教育系统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复工复学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针对疫情期间幼儿居家不能入园的特殊情况,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家长相互理解、积极作为、共克时艰,帮助孩子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度过疫情防控期,保证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特殊的时光,不一
期刊
数学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奥
期刊
教育,不是孤军奋战的。教师用心,家长配合,孩子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居家教育的别样模式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健康,感受亲情;体验规则,体验坚持;渴望交流,渴望友谊;感恩关爱,感恩奉献……这些不正是最好的成长吗?放缓“抢跑”,不再“拔苗”,让我们共同筑牢孩子健康发展的根基。  疫情带来的一切不美好终会过去,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
期刊
随着近年来幼儿园美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在美术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幼儿园美术教学成效上来看,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误区相对较为明显,使幼儿难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最优发展。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常见问题与误区  1.以教师为本现象严重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部分美术教师往往过度关注如何设计美术教学课程,如何细化美术教学任务,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确定教学方式,却忽略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
期刊
形式一:绘本活动——鸡毛信  活动目标:  1.能根據故事情节和画面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积极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能说出海娃是如何把信及时送到的,学习海娃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信封、有听小英雄故事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听过很多小英雄的故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抗日小英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