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当心降出大问题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5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常见、多发、难治愈,易复发,常有患者为求方便只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由于基层医生大多不是糖尿病专科医生,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也不完全明了,常因对降血糖药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处理不当而引发不良事件。为此,笔者搜集并整理了降血糖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例,供大家参考。
  例1:优降糖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刘女士5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她开了优降糖。服用半个月后,刘女士自觉症状已经缓解,但想巩固疗效,并没有停药,而是继续服药2月。不料很快出现脸色苍白、皮肤黏膜出血和发热症状,故急回原医院就诊。医生确诊为过量服药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分析】
  优降糖为磺脲类降糖药,其可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和释放胰岛素,进而降低血糖,同时还可抑制胰岛β细胞高血糖素分泌,使血糖不升高。它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丧失的患者(如成年的轻、中型患者;不能单用饮食疗法控制病情、饮食疗法失败或不能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优降糖在磺脲类药物中作用最强,口服易吸收,作用维持10~24小时,不良反应通常较少而轻,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等)和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和瘙痒等)多见;严重反应可有肝脏损害和骨髓抑制(如本例),不过较为少见。此外,少数人可出现胆汁郁积性黄疸、眩晕和神经痛等。因作用强大,故易于下午出现低血糖反应,尤其以肾功能不全者更易于发生。对磺胺类药过敏、肝肾功能减退、血液病者以及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例2:降糖灵导致脱水
  张先生67岁,有2型糖尿病史,长期服用消渴丸,症状缓解。不久前“三多一少”症状重复出现,故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对磺脲类(注:消渴丸主要成分之一为磺脲类的格列本脲)不敏感,改用双胍类的降糖灵后症状好转,但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口腔金属味等症状,且呕吐、腹泻20多次,故回原医院复诊。医生诊断为服用降糖灵导致的脱水。
  【分析】
  降糖灵为双胍类降糖药,并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在胰岛机能缺乏时仍有作用,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血糖。本药作用较强,服用后2~3小时血糖可明显下降,适用于轻、中度成年型糖尿病的治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常有胃肠道反应(如本例),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因作用较强,故用药期间应防止低血糖休克的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以及肺功能衰竭者禁用。
  例3:格列嘧啶导致白细胞减少症
  王女士42岁,体检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双胍类药物疗效不显,故改用格列嘧啶。1个月后上述症状缓解,但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软弱无力症状,易患感冒,故回到原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格列嘧啶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分析】
  格列嘧啶(降糖嘧啶)为既不属磺脲类、也不属双胍类的一种降糖药,通常在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试用。其作用机理为促进胰岛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通过新合成、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作用而降血糖,故仅在胰岛功能尚存时有效。它降血糖速度较快,口服30分钟左右即发挥作用,降血糖作用可维持12小时,适用于胰岛功能没有完全消失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其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常见(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偶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如本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中度贫血以及感染性发热等。对该药,患有血液病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孕妇以及酮血症和酮尿症等患者禁用。
  例4:格列齐特导致肝昏迷
  胡先生61岁,因食欲亢进1年多,双下肢发冷、行走不便3个月而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给予格列齐特口服治疗。1个月后上述症状好转,但出现性格行为改变、意识错乱、睡眠颠倒、昏睡、扑翼样震颤等症状,家人急送医院就诊。医生追问病史得知其有乙肝病史多年,故诊断为格列齐特引起的肝昏迷。
  【分析】
  格列齐特(达美康)为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该药除可持久、有效地控制血糖浓度外,还可减低血液黏稠度,抑制或消除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防止组织器官发生微血管堵塞、缺血、缺氧以及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本药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老年性糖尿病等的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少,但可因口服剂量过大而出现低血糖反应,少数过敏体质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丘疹等);偶有患者在原有肝功能异常基础上出现肝昏迷(即肝性脑病,如本例)。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本药;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各种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禁用。
  例5:胰岛素导致休克
  小刘12岁,患有1型糖尿病,不久前到医院注射胰岛素后自己感觉头晕、胸闷、气紧及心慌、心悸、脸色苍白、四肢厥冷,有濒死感。医生诊断为胰岛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医生追问病史发现她过去曾出现皮肤过敏。
  【分析】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原合成和贮存,同时可使脂肪分解减慢、糖异生减少而降低血糖,以及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内而有利于蛋白质合成。注射给药后迅速起效,适用于成人型中型(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效者)、重型(尤期是幼年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糖尿病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外科疾病手术前后、妊娠分娩前和继发型糖尿病的治疗。大剂量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少数患者可有局部过敏反应(如注射部位红斑、硬结和疼痛等)、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此外,有报道称长期使用胰岛素可导致胎儿胰岛无活力和导致增生性视网膜病,应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在最新发布的研究中称,一项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试验性治疗法首次完全消灭了癌细胞,缓解了患者病情。研究称,该急性白血病对成人患者破坏力强,治愈
有白色污染元凶之称的发泡餐具被国家禁产禁用14年后获“平反”。发改委给出了5大解禁理由:符合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可回收利用;绝大多数国家部在用;可节约石油资源;民众环保意
最近,一则“医生手术32小时累趴地上”的微博在网上传开了,从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当手术完成后,3名医生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了手术台旁的地上……手术台边的故事还真不少,本期我们
你可能不知道舒尔金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摇头丸对人体的危害。而舒尔金,正是摇头丸的研制者。  1925年6月17日,舒尔金出生于美国加州,17岁时到哈佛大学学习有机化学,19岁时却放弃学业,加入美国海军参加二战。舒尔金后来与迷幻剂结下“孽缘”,也正始于他在军中服役的时候。  一杯橙汁,一个心结  1944年,舒尔金拇指受伤,一名海军护士在手术前递给他一杯橙汁,他喝下后很快就昏睡过去,当他醒来后,手术已
又到了过敏季节,皮肤病人多了起来,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次意外过敏。
结核,一个貌似遥远的话题。在一些人的印象中,结核病是在贫苦落后时期或经济落后地区才会出现的事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我国是全球结核病疫情最严重国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癌症现在已经变成一种多发的慢性病。与此同时,伴随着癌症而来的各种各样疼痛问题也构成了一类发病率极其高的疾病。有数据显示,新发现的癌症患者中约25%的人有疼痛的问题,或者说有1/4的人是因各种各样的疼痛发现的癌。在治疗进展期,一半的患者有疼痛。到中、末期或晚期,这些人的癌痛将会达到3/4以上,就是70%~80%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癌痛。癌痛是伴发于癌的另外一种病症,它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