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技校学生学习现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论述,总结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天,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职教育课程如何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中职教育课程顺应企业的发展形势,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中职教育课程的重要议题。金属热处理课程是各技校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使其掌握科学技术,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其树立创新观念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1技校学生特征以及学习现状
  技校的学生大多没有经过高考,生源基本上是初中生或是高中生,大部分学生专基础差,并对学习不感兴趣,慢慢形成了一种“坐不住、不想学、学不会”的现象。学生自控能力弱,自我意识日益觉醒和强化,逐渐进入了叛逆期,对于家长和老师的管理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和老师的管束。而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相比于社交娱乐活动,他们更倾向后者。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目标,因为听不懂、学不会,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厌学心理,这给技校的教学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从另一方面看,技校的学生大多处于14~19岁,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应试教育模式的定型,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动手能力强,这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带来了优势。所以采取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课程开设与学习有助于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性能潜力,利用技术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扩大金属材料的适用范围,节约材料,减少能耗,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内容庞杂、理论性强,需要牢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较多;其次,该课程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相关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灵活性强;再次表现在课程系统性强,知识连接较紧密,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有相当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这门课程是门专业技术课,在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3企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的人才
  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员工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需求的绝不是死记知识,死啃书本的人才,而应该是那些能够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认识和使用金属材料,合理地确定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并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为企业提供新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生产活动中的问题,不断提高企业效益的人才。企业的需求方向也正是我们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改革的方向即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1生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校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起年轻孩子的好奇心,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在课程中老师要生动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发散思维,充分利用现阶段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将该课程的教学与历史、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使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思维活跃,这些为创新理念的树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4.2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做到重点与精讲相结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内容繁杂,要学生从头到尾的全记住并能熟练的应用这并不现实。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与取舍,选择那些与今后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对那些重要的、对今后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要进行精讲,对那些理论性强、学生难懂、不太常用的知识可以不讲或泛讲。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4.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相比于理论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技校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其潜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又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质,这为学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事实依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会加深,而且将更不容易被遗忘。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学生经验不足的弱势,还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4.3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赖感,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认为教师对他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总是对的,愿意接受和执行。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融入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教学相长。融洽的环境下,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绵延不断的源泉。
  结语
  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人才所应必备的素质,未来技校学生将会投身于某一专业方向的建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将会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更适应社会,成为建设企业、建设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谭洪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教师论坛,2000,(5)
  [2]陈月敏.浅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策略[J].教学研究,2009,(9)
其他文献
2月8日,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了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刘健,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丁杰、副主任咸懿,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山
两极虫属Myxidium和楚克拉虫属Zschokklella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形态鉴定界限模糊.为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分类学关系,本研究对采自涪江重庆市潼南县江段的楔形两极虫M.cuneiforme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一所有着154年悠久历史的老校。从历史走到今天,学校一直秉承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学校工作中心的办学传统。在全面落实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这个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探索出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育人路径。其中,学校建立了一套学生视角的学校自诊断系统,它是学校开展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把学生作为学校工作全面落实的客觀诊断者、参与者和谏言者。
期刊
为了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掌握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和需求情况,就近五年学生就业去向进行了统计对比,对北京市14家公司或企业员工进行了
明末清初,四川饱经战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方志和族谱中比比皆是“人烟稀少,田土尽荒”“千里无人烟,庐舍荡若丘墟”“田垄荆莽丛生,虎狼白昼肆掠”的记载.清兵几次入成都,
期刊
已成功运行三年的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于新年来临之际又迎来了第二批成果汇报。李节平、崔小冬、白展望、张敢、邵亦杨、王云、高扬、王冠军、吴啸雷、邓柯共10位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良乡小学的前身是清道光27年京师著名学府——卓秀書院,迄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出台,给这所百年老校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下面,我从“学校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下学校对照标准进行改进的思考与实践。  1.聚焦标准,准确定位  学校聚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导向与要求,对标整改。在对标查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标准的落实直接冲击管理中时常出现的“经验管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923年2月,南方滇桂联军驱逐陈炯明,迎接孙中山先生从上海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