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分布变化,了解和掌握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2013—2017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例报告,对病例的地区、病种、职业和照射类型等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我国目前共有54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3—2017年,共上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6例,以放射性肿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3.40%,其次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分别占16.98%和16.04%。全部病例中,从事医学应用的占70.75%,从事工业应用的占13.21%。以照射类型分类,慢性照射最多,占80.19%,而急性照射占5.66%,还有14.15%填报时未注明照射类型。

结论

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重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在RayStation 4.7计划系统平台上实现基于预测模型和自动优化算法的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全自动计划设计。方法选取40例宫颈癌VMAT专家计划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DVH)预测模型,运用IronPython编程语言在RayStation 4.7计划系统平台上实现基于预测模型的宫颈癌VMAT计划的自动创建和自动优化,并通过与手动计划的比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设计采用不同计算分辨率对COMPASS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治疗计划系统上采用4种计算分辨率0.2 cm×0.2 cm×0.2 cm、0.3 cm×0.3 cm×0.3 cm、0.4 cm×0.4 cm×0.4 cm、0.5 cm×0.5 cm×0.5 cm设计VMAT治疗计划。计划传至加速器上执行,由COMPASS实际测量重建并
目的探究生长特异抑制物5(lncRNA growth arrest-specific 5, lncRNA GAS5)通过靶向调控miR-223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多种结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GAS5的表达量,选择表达量较低的作为后续研究对象;细胞克隆实验检测过表达lncRNA GAS5对结肠癌SW48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
近年来,机器学习发展迅速,利用机器学习对放疗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预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及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将放疗过程中产生的非剂量相关和剂量相关特征值经筛选后输入算法模型,可以得到相应的预测结果。目前,已有多种算法模型可以对放疗后患者生存率、肿瘤控制率及各种放疗后并发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但算法模型也存在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X射线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 Gy X射线照射后48~96 h以及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72 h HUVEC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0、5、10、20 Gy X射线照射后72 h HUVEC中Cx4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使细胞Cx43表
目的探讨γ能谱仪本底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净计数率的变化规律,为降低本底涨落对样品测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台高纯锗γ能谱仪在2013—2017年间不定期测量的本底谱,记录天然放射性核素210Pb、234Th、212Pb、214Pb、208Tl、214Bi、228Ac和40K特征峰的净计数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净计数率的变化。结果谱仪本底中210Pb、234Th、212Pb、214Pb、208
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三维后装计划中模拟退火逆向优化(IPSA)和混合逆向优化(HIPO)剂量分布的差异,为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后装治疗逆向计划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4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原后装治疗计划采用IPSA优化,基于原图像信息,给定同样的初始约束条件,不进行手动优化,直接计算IPSA和HIPO计划,对
目的探讨沉默Rev1基因对人高分化结肠癌细胞THC8307 X射线照射后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将Rev1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转染THC8307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Rev1 siRNA组。分别给予0、6 Gy X射线照射,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时段(0、24、48、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