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具备现代农业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需要培育现代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观念,从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廊坊市自2014年开始,持续开展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该文结合廊坊市实际情况,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培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对策;廊坊市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004-02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因此,廊坊市顺应时代发展新常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廊坊市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全市人口共460.1万,农业人口约230万,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乡镇90个,行政村3222个。2016年根据中央农广校的部署,廊坊市农广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当前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如下:30岁以下的占4%,31~40岁占21%,41~50岁的占29%,50岁以上的占46%。男性61%,女性39%。學历结构初中以下学历为82%,高中以上学历为18%。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低学历,制约了廊坊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1]。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廊坊市自2014年开始,持续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现有培训基地6个,培育专业涉及设施蔬菜、玉米、甘薯、果树、畜牧水产养殖、农机服务等。2014—2017年,廊坊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47人,投入培训资金1284万元。
  2 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廊坊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培训内容不连续,缺乏针对性和实际的耕种经营有所脱节,这表现在培训时间和当前的耕种管理跟不上。根据调查统计,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认为培训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有限、培训内容不够丰富,部分理论听起来比较吃力,有的理论听起来很空洞,多数农民都希望培训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在田间地头进行的实际培训指导多一些,这需要组织培训的机构引起重视。
  2.2 后续跟踪指导服务不到位 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农民在秋冬季节培训结束之后,也需要春夏季节的跟踪指导,但从目前来看,农业技术人员的后续跟踪指导服务不是很到位,农民在后续的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大小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密不可分,目前,政府还没有对参加培训的职业农民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或措施不到位。
  3 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主体“一主与多元”相结合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有利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然而这项工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目前正在形成“一元”政府主体主导和“多元”培训主体的参与[2],从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中,可以看到只有多个主体紧密合作,才能提升培育的有效性和培育质量,使得培育过程中每一部分的工作都能紧密衔接。目前廊坊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理顺各主体的位置,确保其各司其职,达到紧密合作,各部分的培育工作衔接有序。
  3.2 全方位、多层次给予政策扶持 对新型职业农民参训学员全部纳入重点扶持对象,同时协调好金融部门,把新型职业农民纳入金融信贷重点扶持对象,引导小额贷款,提供贷款担保,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3],从而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融资困难。同时,国家和地方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支农、扶农、助农、惠农的投入和服务力度,为农民创业兴业创造良好环境[4]。
  3.3 增加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开阔农民的视野 在今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增加学员外出考察、异地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员们通过边参观,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进一步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的能力与信心。
  3.4 开展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工作 后续指导工作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应多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组织农户参观考察、交流生产经验等方式,传授生产技术,并注重实训的效果。建立技术咨询服务热线,农民可以随时向农业技术人员咨询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后续指导服务时间应不少于2年。
  3.5 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渠道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贴产业需求、农民需求,围绕产业办专业,采取模块教学。减少理论授课,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强调技能的训练或能力培养。二是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规律,大力推进“送教下乡”的教学模式,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
  3.6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提升一线教学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基层人员项目实施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许文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问题与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7(7).
  [2]马建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及行动策略[J].教研发展研究,2015(Z1).
  [3]王守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根本制度变革[J].农民科技培训,2013(08).
  [4]叶俊焘,米松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述、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基于农民现代视角[J].江西社会科技,2014(04).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肇兴侗寨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侗族传统村落之一,研究其产业集聚的演化特征,可以为肇兴侗寨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PRA)和GIS技术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
摘 要:种子生产学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该文从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丰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种子生产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3-0159-02  种子生产学是
对于刚建立的不久的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业亟需发展。公园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其地质遗迹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而且拥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但
该文总结了阜阳市颍泉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与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颍泉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为阜阳市颍泉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该文介绍了黄山市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突破口,以农业提质增效和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路径,以农民持续增收为落脚点,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了
摘 要:近年,岳西县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装备总量、农机结构、综合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该文从岳西县如何立足实际,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做法对现行的补贴政策的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精准实施;农机补贴;做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3-04-0010-2  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
摘 要:以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具β-甘露聚糖酶活性菌株ZMD13为出发菌株,对其开展了紫外线诱变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ZMD13在功率15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时间1.5min的诱变条件下的致死率达到75%,确定为适宜剂量;试验获得的产β-甘露聚糖酶正突变菌株(编号为ZMD13-2)的最高酶活性达到了32.0U/mL,是出发菌株ZMD13最高酶活性(6.0U/mL)的5.3倍。突变
摘 要:利用国家农业气象基本站济阳夏玉米全生育期的观测资料,评价气象条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要素是降水,次要因素是部分时段的高温天气。为趋利避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关键词:夏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济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
摘 要:该文介绍了宁国市林权融资现状,分析了林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借款人征信体系、提高贷款比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权抵押;现状;对策;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004-03  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对进一步拓宽林业生产经营融资渠道,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夯实社会主
该文结合当前宅基地使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以安徽省金寨县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其宅基地抵押贷款过程中种种困难的成因以及解决之道,以小见大,为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