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上颌骨缺损虚拟重建与临床验证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训练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模型,构建一种包括跨中线上颌骨缺损的虚拟重建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科就诊的汉族成年口腔疾病患者CT资料,选择100例健康上颌骨及15例上颌骨缺损(5例单纯单侧缺损、5例单侧缺损并累及颧骨、5例跨中线缺损)CT数据。应用Mimics软件在健康上颌骨数据及其附近区域创建球型模体并模拟上颌骨缺损,分别为单纯单侧缺损、单侧缺损并累及颧骨、跨中线缺损,以原始图像为虚拟重建的正确参照;人工缺损与正确参照配对后分为训练集(70例)、验证集(20例)以及测试集(10例),前两者用于训练GAN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GAN性能。15例上颌骨缺损CT数据导入训练完成后的GAN模型中进行虚拟重建,对单侧缺损分别采取镜像和基于GAN的方式进行虚拟重建,而对跨中线缺损仅采取基于GAN的方式进行虚拟重建,重建结果分为镜像重建组(10例)、单侧缺损GAN重建组(10例)和跨中线缺损GAN重建组(5例)。对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进行定量评价,定量指标为Dice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和95%豪斯道夫距离(95% Hausdorff distance,HD95),对各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对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和跨中线缺损GAN重建组进行定性评分,对各组总分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事后检验(Bonferroni校正法)。

结果

测试集、镜像重建组、单侧缺损GAN重建组DCS(分别为0.891±0.049、0.721±0.047、0.778±0.057)和HD95[分别为(3.58±1.51)、(5.19±1.38)、(4.51±1.10)mm]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08,P

其他文献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小篮球”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师应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规范“小篮球”技术教学、组织男女生课堂同场竞技、构建“小篮球”竞赛礼仪范式三条路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小篮球”教学深度融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节非常经典的数学课,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常规的教学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生剪拼和教师推导的过程上。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前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剖析和思考,着力于解决“现在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起点究竟在哪里?他们的困惑在哪里?“”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只是公式吗?还要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和思考力?”等问题。
眶缺损是常见的一类颌面缺损,目前尚不能通过外科手段进行良好地重建,主要依靠眶赝复体(义眶)进行修复。如何精确、快速地制作赝复体以重建患者容貌,尚缺乏相应的专家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教授共同研究并制订本专家共识。旨在从基础理论、修复原则、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等方面全面阐释赝复体修复眶缺损的有关知识,指导更多的修复医师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在眶缺损修复重建领域的整体水平,提升该类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aideddesignand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缺乏参考标准,制订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指南势在必行。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撰写此推荐性应用指南,内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牙体的预备、光学印模的制取等关键步骤。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的质
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是以微创修复理念为导向,以咬合重建为目标,涉及余留天然牙的微创修复、牙列缺隙区的种植修复以及咬合改变从可逆到不可逆的序列重建过程。牙体修复和种植修复共同完成咬合重建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口内扫描、锥形束CT、电子面弓、虚拟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等数字化技术可用于修复各阶段,如修复前的整体记录和评估、功能性修复空间的确定、过渡修复与正式修复过程中兼顾美学与功能的天然牙微创修复体和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同期精准设计与制作,以及修复后随访记录和评估等循证医学资料的保存等。数字化技术的整合
牙列重度磨耗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功能,其病因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笔者提出并建立了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近年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的功能美学重建,本文阐述数字化技术在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近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和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中的应用逐步增多。虽然不同学科关注口腔虚拟患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口腔虚拟患者在辅助预测疗效和制订治疗计划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三维图像和数据的来源、配准的方法和方式均可影响口腔虚拟患者的构建精度和呈现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团队研究、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国内外其他团队的研究,论述口腔修复中虚拟患者的构建数据来源、构建方法及临床应用,为口腔虚拟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的规范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展望口腔虚拟患者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健康成人下颌髁突运动包络面三维模型参数,为人工颞下颌关节窝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招募健康成年人34名(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包括少量校外人员,均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作为受试者,年龄(25.4±2.8)岁,其中男性9名,女性25名,采用下颌髁突功能面三维运动轨迹的推算模拟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髁突运动包络面,进而分别获取髁突在下颌开口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时的三维形态,测量包络面总面积、髁突在下颌不同运动中形成的三维形态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aideddesignand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无髓后牙的中长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并行无髓后牙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的患者进行回访,从颜色、形态、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5个方面对未脱落的修复体进行评价。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计算修复体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rank
目的基于自主研发的专用软件系统设计制作数字化头颈部放疗口腔定位支架,评价其与传统放疗口腔定位支架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鼻咽癌放疗术前行口腔检查的患者30例,年龄20~71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3组,对照组(不戴用放疗口腔定位支架)、传统支架组(戴用传统放疗口腔定位支架)、数字化支架组(戴用数字化放疗口腔定位支架),每组各10例。计算两种定位支架的制作耗时,分别于初戴和放疗结束时由患者对支架戴用舒适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