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凝集素3对心房颤动发病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对心房颤动发病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7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5例(心房颤动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者5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各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HDL-C]及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以及血浆Gal-3,分析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浆Gal-3水平对心房颤动发病的预测价值。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及取自然对数后转换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

结果

心房颤动组年龄、NLR和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1.16±9.17)岁比(60.71±10.11)岁,(2.32±0.85)比(1.74±0.81),(74.18±21.61)μmol/L比(64.69±18.30)μmol/L,t值分别为5.68、3.66、2.48,P值分别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髁间嵴撕脱骨折(TEAF)的原因、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一例TEAF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关节镜下使用Tightrope缝线钛板固定系统,通过双骨道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对TEAF的治疗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增加医生对TEAF治疗的理解。结果使用Tightrope双骨道治疗本例TEAF,获得了良好的固定,术后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轴移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94分。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结论使用Tightrope双骨道治疗TEAF短期随访固定良好,但由于样本量少,随访时
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之一,目前认为B淋巴细胞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消耗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用于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的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延长缓解期、减少激素暴露,但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尚无共识,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解答。本文概述了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最新进展,希望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无法明确病因的男性不育症,称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且发病率逐渐上升,因其病因不详,成为生殖内分泌科的一大难题。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方向,特别是DNA甲基化在精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片段及位点被广大学者研究发现,为实现精准识别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相关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阐述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肺癌是COPD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两种疾病共存与较差的生存率有关。临床发现,COPD与肺癌的共病率高,属于同源性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COPD可衍生肺癌发生的土壤。目前临床上对COPD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已有许多认识,但对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管理尚未达成共识,存在COPD诊断和治疗不足,从而影响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因此,本文就近年COPD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共同危险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及管理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
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6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8万例,死亡病例约65.7万例。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Ⅳ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Ⅳ期肺癌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国Ⅳ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均取得了多项技术进步,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目前人工智能辅助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作为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已被引入临床实践,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加上内镜专家的专业知识,人工智能将有望作为提高内镜诊断能力的一种得力工具,尤其对初学内镜及经验不足的内镜医师来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提高内镜医师的工作效率及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人工智能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目前是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常用方法。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相比,ESD可以整体切除较大病变,尽可能保证切缘的阴性,能够得到更确切的组织病理学分期,并且术后癌症复发率较低。但ESD通常会导致比EMR更大的溃疡创面,更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其中出血是胃ESD后主要并发症之一。ESD后迟发性出血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预防胃ES
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虽然新的生物制剂不断出现,其诱导中、重度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传统药物,在降低手术风险和改变自然病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生物制剂单药治疗的缓解率仍不够理想。这种情况下,生物制剂联合治疗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双重生物制剂疗法主要适用于难治性或合并肠外表现的IBD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常根据药物特点将其组合使用,表现出相对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一系列关键问题仍需要高水平的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究。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消化内科十分普遍的疾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该类疾病包含范围广泛,发病机制复杂,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脑-肠轴、肠道微生态等关系密切。至今为止,涌现出了包括食管24hpH监测及阻抗分析、胃电图、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13C胃排空呼气试验、氢呼气试验、排便造影、不透X线标志物法、高分辨率测压及无线动力胶囊等多种诊断技术。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不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及手术治疗等,临床中需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作出个体化治疗。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宫腔灌注甲硝唑对不孕症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endometritis,C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2例不孕症伴CE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宫腔灌注治疗,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