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型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来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NaOH、正硅酸乙酯和乙醇为原料经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新型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n(NaOH)/n(SiO2)、n(甲醇)/n(大豆油),催化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600℃、n(NaOH)/n(SiO2)为2:1、n(甲醇)/n(大豆油)为15: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7%、反应时间3h,酯交换反应转化率可达97
其他文献
针对 WZAA-X1井主要因封堵性油基泥浆残余物造成储层伤害的问题,以清洗渗透剂、溶剂型有机溶剂、防乳破乳剂、黏土稳定剂、有机酸等构建了解堵药剂 NH-JDJ。该药剂对油基泥浆
以SnCl2·H2O、SbCl3为金属前驱物,NaBH4、Zn为还原剂,分别在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制备了SnSb金属间化合物。采用XRD、SEM、EDS、激光粒度分析仪以及BET对材料的物相、形貌
80年代初期,G·Binnig与 H·Rohere在研究隧道谱的基础上发明了隧道显微镜(STM),分辨本领达到0.01nm,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观察进入到原子水平,获得了许多金属、半导体固
油品储罐内壁的腐蚀产物主要有Fe2O3、Fe3O4、Fe(OH)3等,它们与储罐内H2S气体反应生成的硫铁化合物都有一定的自燃性,其自发氧化放热是含硫油品储罐发生火灾与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针对注聚中后期含水率急速上升、各油层动用程度差异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善油层动用程度的新方法,分阶段合理调整压力系统确定阶段产液水平,并已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
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建立了金属储罐底板外加电流法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阴极汇流点数量、汇流点布置情况、辅助阳极埋设深度、土
页岩气钻探开采过程中,钻井液滤液侵入页岩储层易导致严重的水敏损害和液相圈闭,严重影响了页岩气地层钻井安全及页岩气产能。针对页岩气储层特性及储层损害主要因素,基于纳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pH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机理,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聚合物质量浓度、矿化度调节剂浓度和聚铬比为影响因素,在通
以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溶剂,在-10℃下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对甲氧基苯乙烯(p-MOS)的正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用于观察润滑脂皂纤维结构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手段。借助扫描电镜可以观察润滑脂皂纤维的长度、形状和排列方式,进而研究润滑脂皂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