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教改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在教育领域中创新教学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和应用,创新教育对教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創新教育有效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举措,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望可以为创新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2-01
  近些年,教育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非常有利,还可以辅助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良好过度,除此之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对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非常有利,能够良好的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1.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实施教育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然而,如想良好的实现这一目标,便需让学生具备求知欲望,这一条件是学生进行积极想象和创造的基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视角来分析,很多语文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导致学生求知欲望并没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然而这种模式还让学生长期被局限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但是,求知欲望属于学生主观上的能力,所以,教师便要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通过适合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主观能力。例如,在《群鸟学艺》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实施创新教育的情境。即,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鸟类的图片。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导入相应的故事情节。对学生说“我今天为同学们找来了很多鸟类的图片,学生们猜一下这些鸟的名字叫什么呢?”学生会相继的说出自己知道的鸟的名字。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学生一下将注意力全都放在教师所展示的图片上,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激发。这时,可在向学生发问,这些鸟去跟凤凰学艺,同学们猜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学生会对这个故事情景产生好奇,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2.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兴趣是学生本身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人在对某一事物形成强烈兴趣的时候,便会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以此事物为主,积极的展开思考和分析,由此也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重视,提高重视度。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那么学生便会积极的进行阅读学习。再如,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以某一题目为主,来展开讨论或者是结合题目让学生讲与此题目相关的一些故事,之后在教师的辅助下,让学生产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
  3.通过评价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属于创新教育中的主要目标,在实施语文教学时,教师需对学生加强引导。然课堂评价则是引导的最好时机。现时期情况下的课堂评价,从传统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层面转变成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知识能力等的综合性评价。所以,教师需对评价过程中的创新提高重视,提升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由此才可以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现实评价过程中,教师还需从学生心理层面来进行分析。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主要还需要构建人性化的评价,如果评价太过刚直,只能挫伤学生的创造欲望。所以,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赞扬和激励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如此才可以把评价原本的激励作用有效的发挥。例如,针对学习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可多多的鼓励学生,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以优点当作着手点来鼓励他们。但是,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需结合个体差异性。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在鼓励完以后,可适当性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由此可防止学生因鼓励而产生骄傲的情绪。
  4.促进学生形成质疑习惯
  科学发展是在不断疑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实现的。所以需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大胆质疑,由此,学生们才可以从内心深处对问题形成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挥。在培养学生养成质疑习惯期间,教师需着重从下面几点来进行。1)课前质疑。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需合理引导学生实施合理性的质疑。例如,在讲解《詹天佑》一课前,进行预习的时候,针对人字形铁路,质疑其到底是什么形态。由此学生才可以结合这一疑问进行思考和探究。2)课上质疑。针对《詹天佑》一课来说,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人字形铁路,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一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大胆自由的质疑。课后质疑。有些教师觉得,课后只是让学生对课上知识进行巩固,并没有质疑的东西,然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师可让学生依据所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来质疑,由此便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一环节的质疑,便是对课上知识的升华。
  总体而言,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创新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教育创新的意识,依据学科的实际特点,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此,学生才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琴芳.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探究[J]新课程(上),2017(2):140-144.
  [2]杨牡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7(30):200-210.
其他文献
童话故事的奇妙性非常贴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可以更加丰富和拓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童话教学的课堂模式已经开始得到逐步的应用。但是这种新模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和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童话教学形式的科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是学生语文知识与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本文由小学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入手,列举出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教好作文,学生学好作文。  小学语文 作文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4-01  语文学科课程标
期刊
主体性的尊重可以说是现代教育一大特色,也成为作文教学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作文教学中,无论从教学过程来讲,还是从培养人的终极认识来讲,都必须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基点,这是作文教学的手段,也是作文教学的目的。  作文教学 主体性 终极认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7-01  作文教学的功能,在于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身心发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语言理解能力有限,而绘本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与学习,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绘本教学 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3-01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性爱玩,充满好奇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写作文充
期刊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重视“找规律”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数感,培养运算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意识与空间思维,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探究数学规律 运算规律 数学模型意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5-01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找规律”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但常常不被重视。它以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出现,有
期刊
所谓“差异教学”,是相对于“一刀切”的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差异性的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众所周知,学期、单元、课时都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是“无差异”的,因此,提倡差异教学并不意味着“差异”需要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但应该注意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他们的认知习惯等从一开始就是有差异的,因此,从差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是设
期刊
在小学阶段,基本的数量关系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方法,形成了一种策略。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基本数量的分析,应在中低年级就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理清基本的数量关系,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理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5-01  在新课改以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信息的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其学科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重要性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14-01  随
期刊
数学教学时要把数形结合的思想将直观和抽象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取长补短,有效的解决问题,它好比是一座桥梁,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架起来,为学生形成铺就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发生质的飞越。  数学教学 数开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1-0099-02  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在数概念的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认识
期刊
当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也属于比较常见的内容,当前对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很多学校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不过根据设备本身属性以及对于高端技术的使用而言,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操作以及创造性设想,这也使得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使用模式。  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