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模型试验课程教学探索1)

来源 :力学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新设立的创新性课程结构模型概念与实验的设立及教学探索体会。首先简介了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优点及不足,阐述了课程设立的必要性;接着通过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考察了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正式设立了本门课程。介绍了课程开设两年来的具体教学情况,说明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效果。最后对课程提出了建议及展望。本文对其他相似的创新试验课程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Complete replacement of aromatic carbon bonds in graphene by carbyne chains gives rise to supergraphene who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expected to depend on it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应变电测技术的教学中,结合作者的科研课题,引入CFRP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智能表层这一新型应变传感器进行延伸教学。教学过程中从灵敏度、测量区域以及耐久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今天是2017年12月14日,一大早站在高楼远眺,小区所在的东山白茫茫一片,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在夜半悄然降临,此时仍在飘飘洒洒地下着.2017年的第一场雪,虽然来得比往年晚一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