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个由老师预设后,再幼儿生成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等,旨在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力培养幼儿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发挥幼儿“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关键词:探究;学习;放手;成功
幼儿从小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喜欢问为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创设探究式学习,发展幼儿所具有的潜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能力。让幼儿亲自去探究实验,用实践的形式去探究世界的秘密。
一、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1. 阳光、雨露
探究式学习,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要求幼儿自行探究,以一种实践的方式去进行,而不是进行猜想后,所得到的答案却是从书中而来。
如在《区别黄豆芽和绿豆芽》这节活动中,若只是图片的展示,告诉幼儿黄豆芽是圆圆的,硬硬的,胖胖的,尝起来是爽口的,脆脆的;绿豆芽是扁扁的,细细的,尝起来是软软的。根据图片,幼儿可以观看到外形特征,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的理解黄豆芽硬硬的,胖胖的,尝起来是爽口的,脆脆的;绿豆芽尝起来是软软的,知识并没有能到真正的掌握。因为没有让幼儿进行探究,这些都是老师自己说出来的,这节课并没有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区别,完全剥夺了幼儿说的权利。
对于这节课,教师可进行展示黄豆芽和绿豆芽实物,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再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让幼儿自己说出来。实物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充分融入到活动中,也掌握了相关知识。活动后,可让幼儿培育黄绿豆芽,记录成长过程,对此进行进一步探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探究式的学习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阳光和雨露,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不再枯燥、单一,幼儿的成长有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浇灌。
2. 钥匙、帆船
通过探究式的教育,幼儿一直都处于探究的过程之中,无形中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它是打开未来光明之门的钥匙,是登向胜利彼岸的帆船。
有这样一位幼儿,他每次看到一件不明白的事情就问爸爸妈妈“Why?(蚂蚁搬家)”爸爸妈妈很耐心地回答了,可是不久他又问了与之相关的问题“Why?(瓢虫不搬家)”,过几天又问了一遍“Why?(它们一直搬家吗)”这充分说明,只是简单的答案,幼儿并不了解,他们没有像成人一样拥有丰富的经验。之后,她的父母就和他说,你自己去想方法找到答案。于是他自己去想方法去“探究”——跑到院子里观察蚂蚁的一举一动。后来他知道了蚂蚁搬家是因为要下雨了,并且再也没有忘记过。后来通过探究,了解了许多的小动物的习性,成为一名伟大的动物研究者,一位科学家。
而另一位幼儿,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每次遇到困难,爸妈一直都帮她解决。渐渐的她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在班中有小朋友嘲笑她,那么大了都不会。原本活泼可爱的她,变得沉默寡言,许多有趣的活动也不愿意参与。那么试问,家长的不让探究,是否毁了一个健康的儿童?
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中,多多给予幼儿探究的机会。让幼儿喜欢问“为什么”,喜欢“猜想”、喜欢“探究与验证”。
成功是探究出来的,并不全是书上得来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探究式的学习非常重要,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
二、 怎样开发幼儿的探究式学习
1. “自由放任”
在中国,幼儿是家中的“小皇帝”,“小祖宗”。家长对幼儿的宠爱变成了溺爱,在家中的生活方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班幼儿都已是中班了,有些幼儿衣服不会扣、筷子不会用、被子不会叠等等情况。询问家长,都说,我们家小孩还小,以后自然就会了。
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一,幼儿的探究不一,成长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最常见的例子,当幼儿在第一次探究走路时,幼儿不小心被绊倒了。西方的家长:就当没看见,幼儿自然也就爬了起来,继续走,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会了走路;中国的家长,又是打石头又是打地板,说都是它们的错,幼儿则被抱在怀中哇哇大哭,自然学习走路也就不再继续。
幼儿是风筝,若你不愿放手,难么它只能飞那么高,若你强硬的牵着,手中的线终将会崩断的,不如放手,让他展翅飞翔,探究这个美好的世界。
2. “开放空间”
著名教育家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在校园中可以设置自然角、种植园、科学区等小天地让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自然角中:教师可让幼儿带一些绿色植物,幼儿进行观察记录——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叶子的变化;花开花落的过程等等。也可带一些种子,以浇水的量,阳光的照射量,亲身培育种子,以探究种子——发芽——成苗的过程,充分掌握发芽的过程。在种植园:可让幼儿亲自动手摘种一些简单的蔬菜、瓜果等,以探究蔬菜、瓜果的到来过程。在科学区: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探究,丰富的材料可吸引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潜在的探索欲望。
不要怕幼儿会失败,兴许植物由于被幼儿水浇多了淹死;太阳晒多了热死……但通过探究,总结经验,再一次养殖时,就不会死了。幼儿只有自己去探究过,才能掌握其中的原因,学习到相关知识。一位的纸上谈兵是一种无用的方式——光说不练假把式。
幼儿探究式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适当的放手,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让他在泥土中滚一滚,不要怕他弄脏衣服;让他在坑洼中摔一跤,不要怕他摔痛;让他在天空中飞一飞,不要怕他会掉下来……在探究之后,幼儿一定会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提高,拥有自己见解的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黎安林.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问题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
[2]刘晓丹.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李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的做法和体会[J].历史教学,1994年02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放手;成功
幼儿从小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喜欢问为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创设探究式学习,发展幼儿所具有的潜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能力。让幼儿亲自去探究实验,用实践的形式去探究世界的秘密。
一、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1. 阳光、雨露
探究式学习,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要求幼儿自行探究,以一种实践的方式去进行,而不是进行猜想后,所得到的答案却是从书中而来。
如在《区别黄豆芽和绿豆芽》这节活动中,若只是图片的展示,告诉幼儿黄豆芽是圆圆的,硬硬的,胖胖的,尝起来是爽口的,脆脆的;绿豆芽是扁扁的,细细的,尝起来是软软的。根据图片,幼儿可以观看到外形特征,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的理解黄豆芽硬硬的,胖胖的,尝起来是爽口的,脆脆的;绿豆芽尝起来是软软的,知识并没有能到真正的掌握。因为没有让幼儿进行探究,这些都是老师自己说出来的,这节课并没有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区别,完全剥夺了幼儿说的权利。
对于这节课,教师可进行展示黄豆芽和绿豆芽实物,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再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让幼儿自己说出来。实物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充分融入到活动中,也掌握了相关知识。活动后,可让幼儿培育黄绿豆芽,记录成长过程,对此进行进一步探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探究式的学习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阳光和雨露,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不再枯燥、单一,幼儿的成长有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浇灌。
2. 钥匙、帆船
通过探究式的教育,幼儿一直都处于探究的过程之中,无形中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它是打开未来光明之门的钥匙,是登向胜利彼岸的帆船。
有这样一位幼儿,他每次看到一件不明白的事情就问爸爸妈妈“Why?(蚂蚁搬家)”爸爸妈妈很耐心地回答了,可是不久他又问了与之相关的问题“Why?(瓢虫不搬家)”,过几天又问了一遍“Why?(它们一直搬家吗)”这充分说明,只是简单的答案,幼儿并不了解,他们没有像成人一样拥有丰富的经验。之后,她的父母就和他说,你自己去想方法找到答案。于是他自己去想方法去“探究”——跑到院子里观察蚂蚁的一举一动。后来他知道了蚂蚁搬家是因为要下雨了,并且再也没有忘记过。后来通过探究,了解了许多的小动物的习性,成为一名伟大的动物研究者,一位科学家。
而另一位幼儿,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每次遇到困难,爸妈一直都帮她解决。渐渐的她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在班中有小朋友嘲笑她,那么大了都不会。原本活泼可爱的她,变得沉默寡言,许多有趣的活动也不愿意参与。那么试问,家长的不让探究,是否毁了一个健康的儿童?
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中,多多给予幼儿探究的机会。让幼儿喜欢问“为什么”,喜欢“猜想”、喜欢“探究与验证”。
成功是探究出来的,并不全是书上得来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探究式的学习非常重要,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
二、 怎样开发幼儿的探究式学习
1. “自由放任”
在中国,幼儿是家中的“小皇帝”,“小祖宗”。家长对幼儿的宠爱变成了溺爱,在家中的生活方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班幼儿都已是中班了,有些幼儿衣服不会扣、筷子不会用、被子不会叠等等情况。询问家长,都说,我们家小孩还小,以后自然就会了。
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一,幼儿的探究不一,成长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最常见的例子,当幼儿在第一次探究走路时,幼儿不小心被绊倒了。西方的家长:就当没看见,幼儿自然也就爬了起来,继续走,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会了走路;中国的家长,又是打石头又是打地板,说都是它们的错,幼儿则被抱在怀中哇哇大哭,自然学习走路也就不再继续。
幼儿是风筝,若你不愿放手,难么它只能飞那么高,若你强硬的牵着,手中的线终将会崩断的,不如放手,让他展翅飞翔,探究这个美好的世界。
2. “开放空间”
著名教育家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在校园中可以设置自然角、种植园、科学区等小天地让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自然角中:教师可让幼儿带一些绿色植物,幼儿进行观察记录——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叶子的变化;花开花落的过程等等。也可带一些种子,以浇水的量,阳光的照射量,亲身培育种子,以探究种子——发芽——成苗的过程,充分掌握发芽的过程。在种植园:可让幼儿亲自动手摘种一些简单的蔬菜、瓜果等,以探究蔬菜、瓜果的到来过程。在科学区: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探究,丰富的材料可吸引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潜在的探索欲望。
不要怕幼儿会失败,兴许植物由于被幼儿水浇多了淹死;太阳晒多了热死……但通过探究,总结经验,再一次养殖时,就不会死了。幼儿只有自己去探究过,才能掌握其中的原因,学习到相关知识。一位的纸上谈兵是一种无用的方式——光说不练假把式。
幼儿探究式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适当的放手,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让他在泥土中滚一滚,不要怕他弄脏衣服;让他在坑洼中摔一跤,不要怕他摔痛;让他在天空中飞一飞,不要怕他会掉下来……在探究之后,幼儿一定会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提高,拥有自己见解的人。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黎安林.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问题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
[2]刘晓丹.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李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的做法和体会[J].历史教学,199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