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界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培养途径选择等方面构建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1-0116-02
  
  1 引 言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必然需要大量旅游从业人员,而目前的状况是,真正符合国际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成长迅猛,2008—2009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达到145.02%。然而,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旅游人才,由于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素质拓展,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出现偏离。近几年来旅游专业低就业率和高失业率的现状深刻说明了这一点。高等院校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等问题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研究者的反思。
  
  2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能担负一定工作并作出贡献的人。人才不是指仅仅具备各种基本素质的平常的人,而是在某些素质上比其他人更突出、更优越的人。这些更突出、更优越的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需要通过专业、系统的培养获得。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融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因此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且还需要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笔者所界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引下,学校根据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按照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培训的系统过程。
  
  3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3.1 高校办学缺乏鲜明的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需要,部分高校就面向市场、适应社会办起了旅游管理专科或本科专业。由于先前没有办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经验,加之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脱胎于历史、地理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既定的经验可借鉴,往往摸着石头过河,在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融入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形成了“历史+旅游”,或“地理+旅游”的课程体系,以至于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雷同,重理论轻实践,办学缺乏自身的特色。
  3.2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由于旅游专业开办的特殊背景,因此从历史、地理专业转行教旅游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既要学习新课程,又要传授新知识。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加上高校对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以科研成果作为晋升的主要依据,这就促使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得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这就从客观上限制了教师深入旅游企业进行实践的可能。
  3.3 学生服务意识差,就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学校办学缺乏鲜明特色,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欠缺,直接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很难热爱旅游专业,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人才招聘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其所能从事的工作往往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自身又缺乏明显的优势去竞争其他专业领域。比如,旅行社的导游,外语、中文、地理、历史或其他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特别是语种导游,外语专业的学生更具优势和竞争力。而企业招聘的管理人员一般限制为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不符合招聘条件而被拒之门外。
  
  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 培养目标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它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和类型作出了总体规定。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培养的学生懂经济、会管理、善沟通、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笼统的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师资对培养的人才进一步细分定位,使其在旅游管理的某一领域成为专业性人才。这里的领域既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职业院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
  4.2 课程体系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构成。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倾向于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基本路径。在公共课的开设中,应突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专业领域延伸。由于旅游专业一般分为旅行社、景区、饭店三个方向,在专业必修课的设计上,三个方向的基础平台课(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饭店管理)本科生都应掌握,系统了解三个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各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基础平台课的支撑下,学生应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特色就主要体现在旅行社、景区、饭店三个模块的设计上。模块主要由三个方向所开设的选修课构成。每个学校的教学师资、教学资源、发展历史、研究专长的不同,在模块设计上体现的课程内容也各有特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市场的需求等因素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
  4.3 教学方法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融理论性、实践性和运用性于一体,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还应将案例分析、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综合运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交互运用,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团队合作的精神。与此同时,由于旅游专业的涉外性,在教学中应推行双语教学,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步与国际接轨,为学生进入涉外旅游企业,在更高层面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4.4 培养途径选择
  4.4.1 “订单式”人才培养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训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类型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就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4.4.2 产学研有机结合
  高校可与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共建“旅游教学实践基地”,将学生送到相关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同时派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实践;另一方面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一手资料。与此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选拔精英,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4.4.3 校企合作
  针对高校教师理论知识强,而实践经验不足的弱势,可以和旅游相关企业合作,采用“引进来”的方式,聘请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讲学,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发挥自身系统理论知识的优势,深入企业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素质,强化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洪.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性旅游专业人才[J].特区经济,2008(3):300-303.
  [2]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2):98-100.
  [3]张丽梅,段光达.国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对我们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9(10):46-48.
  [4]刘晓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1-23.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0909614)。
  [作者简介] 黄国庆(1978—),女,重庆奉节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其他文献
聚酯薄膜(PET 薄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双向拉伸技术可制作厚度均匀、拉伸性能良好的 PET 薄膜,这一技术是当前 应用最为广泛的 PET 薄膜生产技术。本文从工艺以及设备两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每一阶段,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高校后勤保障资源的产权问题。高校后勤的产权改革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专业
自1988~1995年,根据经络学说及神经学说的特点,通过点穴镇痛法共治疗急性腰扭伤病人105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年龄25~35岁45例,36~55岁80例,56~7
在临床眼部钝伤中,爆裂性眶壁骨折的发生率是较高的。我们对68例爆裂性眼眶壁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
教会中学作为我国近代私立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收费制度经历了由免费津贴制的无偿教育到较高收费的有偿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对教会中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学生的成长产生了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胃肠生理功能和营养支持的研究进步,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病死率仍在5%左右。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
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背景,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对人力资本的三类计量方法进行了研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所致贫血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随着EPO应用的增多.由其引起的并发症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报道也有所增加,且治疗困难、预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成功,使人们可以通过化学调控来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固有模式,使之能按生产需要,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
美国金融危机已引起世界经济衰退,降低世界市场需求,使各国外贸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我国外贸企业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继续发展壮大,必须调整企业战略,转变经营理念,扩大国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