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避免走进这几个“误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小学数学课堂也在改革的“浪潮”中变得“丰富多彩”,让一线教师“似曾相识”却又“面目全非”,极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教材的改变和老师对传统教法的“坚守”和“不懂变通”造成的,实际上是由课堂模式的改变引起的。其实,这种模式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期望;主体;误区;模式;效果
   我们不能否认新课改带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气象”,什么“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各种教育理念让人“应接不暇”,各种课堂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一时间,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个性“阳光自信”……。但是,人们忽视了数学课堂原有的“味道”—严谨的逻辑性,重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如果一味地夸大课堂形式上的“花样繁多”,势必会让小学数学走进一些“误区”,影响教学效果。
   误区一:不要把“高期望”误解成教学目标
   在上课前,每个老师都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高的期望,也就是课堂预设。这既是老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证明,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证实”,希望能在四十分钟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翻倍”的知识。但是期望很“理想”,现实很“残酷”,就因为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具体了解,忽视了课堂上的知识生成。把“设想”当作了“教学目标”,把预设当作了结果,这样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我听过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它的目标任务就是引导小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为以后相关内容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讲完之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还不十分明白,教师却又引入了分数的加减法的内容(他个人认为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很简单,小数加减法,只不过是加了个小数点而已)。
   其实这个老师是犯了教育的“兵家大忌”:他的理想是“丰满”的,但是忽视了现实的“骨感”。从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忽略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忽略了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盲目地根据成人的“知识储备”来预设课堂教学,来制定教学计划。看上去是“拓展”了教学内容,实际上是“盲目期望”;看上去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是“拔苗助长”。这样的“预设”,没有实际意义,只能称得上是“徒劳无功”,不仅实现不了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只能适得其反而“无功而返”。这样的“期望”要不得,这样的“改革”要不得,我们只能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才会让课堂“教有所获”。
   誤区二:不要让“情景剧”影响了教学效果
   新课改之后,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教育术语——“高效课堂”。何为“高效”?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要求老师要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课堂知识。为了达到这种“高效”,老师们想方设法,各尽其能,创新教学方法,为的就是这个“高效”。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制作课件、准备教具、实物演示……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一节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上,授课内容是“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课前老师做足了准备:什么学具、课件、实物……想要让课堂“与众不同”而“高效精彩”,但结果却因为演示时间过长,加上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不仅没有“如期出彩”反而是“事倍功半”。
   我们不能否认合理的课堂情景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一定好处的;我们也不否认在课堂上涉及一些师生互动是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缓解课堂“氛围”。如果在“严肃”的数学课上加入“活泼”的活动;在单调的教学中加入丰富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却为了所谓的丰富“课堂模式”而无限的“放大”了情景创设的作用,让本应该是“配角”的模式“摇身一变”成了“主角”,从而让课堂教学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上去形式多样、“丰满有趣”,实际上是摆花架子“充门面”;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精彩纷呈”,实际上是“绣花枕头”不堪一“考”,这样的课堂我们宁可不要。
   误区三:不要让“主体性”降低了课堂效率
   大家都知道,一节高效的、出彩的小学数学课,需要课堂模式的新颖,但更重要的是课堂学习的高效。现在的数学课,为了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老师的正常的引导、过渡和讲解、分析“浓缩”成了“总结”,甚至于“忽略不计”。尤其是公开课,一些教师做足了“门面”上的精彩,却忽略了内容上的“真实”。看着“过瘾”,实则“无味”,无意识中降低了课堂效率,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
   例如: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环节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质疑,交流分析。但是教师把引导、质疑和交流的过程完全教给了学生,只是象征性的进行“补充”和“小结”,看上去学生学得很“愉快”。
   这样的课堂,看上去“民主”,实际上老套,看上去“养眼”,实际上“难受”,它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假象:这个班学习氛围“浓厚”,学习“习惯”较好,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强”,表达能力很“强”,老师真的起到了“主导”作用,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全是“褒义”的评价。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即使他们天资足够聪颖,能力足够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像老师那样精炼和恰当吗?一个小孩子怎么代替得了老师?怎么能够驾驭得了整个课堂?所以,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迷惑”了眼睛,忽略了传统教学的“底蕴”;也不要被所谓的“创新”冲击了正常的“规矩”,影响了真正的教学。
   误区四:不要让“变化多端”影响了教学秩序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可谓是“百家争鸣”,让“文静”的数学课变得“热闹非凡”,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好像一节课没有了所谓的“课前三分钟”就不称之为“合格的”课;好像没有了“四人一组”就称不上“合作学习”;没有了信息技术,就不是“现代化”教学……总之,这样的课堂变化让年轻教师“笑逐颜开”,让“资深”教师一“愁”莫展。愁什么?愁知识水平跟不上吗?愁年龄大学生不爱听吗?都不是,“愁”应付不了“变化多端”的课堂模式,让许多教师“焦头烂额”。
   例如:我听过两节数学对比“交流”课,由一位年轻老师和老教师进行“同台交流”, 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比”来凸显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劣”。结果大家不想而知:现代教学是“花样百出”,显得传统教学“一无是处”。
   在接下来的课堂交流和评价中,专家们“众说纷纭”,肯定了现代教学的种种“优势作用”,肯定了年轻教师的“技高一筹”;建议中青年教师不要“安于现状”,要“更新理念”“善于学习”……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异彩纷呈”。但是,就现实来看,这样的课堂犹如“昙花一现”,让学生看够了热闹,让老师受够了“折腾”,年轻教师“颜值高”“技术高”,就是经验上不够“高”,看教学效果,还在方法和落实。“资深”老师随缺乏现代技术的灵活操作,但是拥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敬业精神,在他们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精炼的课堂语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样“变化多端”的数学课堂,我们宁可不要。
   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教学模式的新颖无可厚非,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盲目的“追新求异”,失去了数学课堂应有的严谨和“风格”而走入一些不必要的“误区”。
   【参考文献】
   [1]王万平.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21):89
   [2]周成平.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耐心[J].给教师一生的建议,2010,(4):70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小学,甘肃 金昌 73720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上课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小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数学思想的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讨论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后,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的三种重要数学思想,并分析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去渗透。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   什么是“数学思想”?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
为了查明新疆兵团各团场土地利用/覆盖的结构变化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通过ERDAS软件对农八师148团2002和2007年2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和监督分类,并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这5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2002-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试验数据显示:研究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而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同时未利用的面积减少最明显。这表明近年来西部大开
维果茨基的理论揭示:儿童心智的获得有赖于身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活动,抽象思维是外部动作"内化"的结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样需要身体知觉和感觉运动的支撑,学习
【摘 要】观察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是全面了解幼兒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观察策略可以让教师用更加专业的视角关注孩子、解读孩子、分析孩子,从而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目的性。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游戏;观察策略   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一种典型的、特有的游戏方式,它包含了幼儿园大型的公共活动区和班级的区角活动,常常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为了能够开展有效的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从深化单元主题,搭建语言支架,依靠思维导图,尝试例文修改等方面进行了课堂实践。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框架;语言应用能力   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語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最终培养英语思维品质,能
为提高滴灌施肥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信息,实施精准作业,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IPC+PLC为中心的精准滴灌施肥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人机界面设置与作物在不同生长阶
为了研究Zfy基因在生精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NA干涉的方法抑制Zfy基因的表达,设计并构建Zfy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pSilencer5.1/Zfy225及pSilencer5.1/Zfy2122)。选取32只雄鼠随机分
【摘 要】大自然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不仅能够带给孩子强健的体格,同时能够给孩子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在当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也应当让幼儿真正地走出教室亲近自然,从而在自然中发展,让自然成为幼儿成长的“桃花源”。  【关键词】幼儿;自主体验;户外游戏   “亲自然”的教育理念起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自然教育思想,目的是让幼儿在自然中释放自己的天性,在与自然相互亲近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此,在实
为了解决兵团空间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的问题,本文在兵团空间信息建设现状和空间数据认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本体的方法研究兵团空间数据的认知表达,并由此提出基于地理本体的兵团空间数据含义和概念框架,建立了能客观反映兵团空间实体的描述逻辑和知识表达方式。最后,在本体构建,概念类型、语义关系研究基础上对空间数据本体进行语义描述应用并予以评估。结果表明,本文利用地理本体思想对兵团空间数据进行的语义描
以高沸点溶剂环己酮对棉粕脱除棉酚的工艺,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萃取条件,确定了环己酮脱除棉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浸取时间24 h,磷酸浓度1.8 mol/L,环己酮浓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