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PTEN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oth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7例人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期、分级及其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结果 PTEN mRNA在大肠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在癌组织内,PTEN 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分级、Dukes分期及血清中癌胚抗原(CE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TEN蛋白在大肠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00%,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6.6%,PTE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降低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中CE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降低在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百草枯中毒后小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复制小鼠百草枯中毒模型,对其用100 mg/kg、200 mg/kg、400 mg/kg三种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干预.采用原位末段标记检测(TUNEL法)和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观察中毒后和经维生素C干预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数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中毒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应用100 m
目的就围手术期输血对食管鳞癌患者(ESCC)生存的影响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方法 1997年8月~1998年1月,311例ESCC接受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围手术期不输血组(A)和输血组(B),符合研究条件者计286例,其中A组148例,B组138例,B组输血量平均为800ml.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学指标与预后关系及输血对生存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病理分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74~1998年37例多原发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占同期收治原发大肠癌的2.74%(37/1 348),其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15例,异时多原发大肠癌22例,癌灶部位以右半结肠和直肠为多,异时多原发大肠癌55%(12/22)在3年内发生,41%(9/22)在8年后发生,全部癌灶除1例外均得到根治性切除,同时多原发大肠癌5年生存率为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细胞移植瘤血管再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胶质瘤的机制. 方法在鼠胶质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上,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和热化疗.用FⅧ-RA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微血管密度作为定量检测指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结构的变化. 结果热疗、化疗、热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蛋白表达减低(P<0.01),且热化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