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管理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管理方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规范预防跌倒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规范预防跌倒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防跌倒;护理
  大多数精神科住院病人虚弱,不灵活,无意识且无法照顾自己。由于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患者无法保持稳定的步伐。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会跌倒,事故率也在增加[1]。病人跌倒的主要方式是步行时跌倒,坐在座位旁边、在床旁边跌落等等。更严重的跌倒可能导致受伤,例如骨折、脑损伤和死亡。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缺乏自我防御的能力。在这项研究中,通过讨论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跌倒预防和护理管理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9~46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9~4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规范预防跌倒护理管理:(1)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意识、听力、视力、平衡能力、病史等,制定跌倒危险评估表,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将高龄、精神障碍、虚弱、步态不稳、视力不良的患者为高危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从护理、医生和患者家庭等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护理的全面性和针对性。(2)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各种安全预防措施,建议患者家属将日常必需品放在患者附近,以方便取用,高危患者起床、洗脸、如厕等日常活动过程中必须有家属陪同。(3)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病房安装夜灯,电源开关设置在患者容易接近的地方;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防止积水;在卫生间、浴室的地板上安装防滑垫、安全扶手和警报器,高度适宜;确保病房内的通道没有障碍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
  1.4 統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跌倒率高达10%左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自我平衡和稳定性,精神病患者更容易跌倒。服用精神科药物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低血压、视力模糊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增加跌倒风险[2]。尤其是某些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明显受损,如活动能力、听力、视力下降,无法及时识别和判断障碍物,并难以控制姿势和跌倒。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精神病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管理,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护患者自身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翠娇,高镇松,马淑君,等.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9,12(1):59-60.
  [2]吴解解.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9,22(34):142-1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输液室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技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输液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科学性沟通技巧进行的沟通,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满意率和输液时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时治疗依从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澡的80例肺癌患者,根據护理模式差异性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较对比组高(P0.05)。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按照科室护理常规展开护理工作。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综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2月接收的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2)给予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介绍冠心病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住监护病房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监护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1)术前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手术流程、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含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综合组,各29例。参考组术后接受常规胸外科护理,综合组术后行综合护理。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综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5%,低于参考组的27.59%(P<0.05);综合组术后生命质量评分较参考组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施行常规护理:按照医院常规工作标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