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栓治疗的方案研究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用不同药物组合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探究抗凝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最佳搭配方案及优先选择药物。

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患者共590例,根据双联抗栓药物组合方式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组157例、利伐沙班+替格瑞洛组146例、达比加群+氯吡格雷组153例和达比加群+替格瑞洛组1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6~12个月后终点结局指标差异。

结果

4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结束时,4组间血栓栓塞复合事件发生率(14.6%、13.0%、19.6%比17.9%,χ2=2.955,P=0.399)、药物累计出血事件发生率(14.6%、17.8%、17.0%比22.4%,χ2=3.061,P=0.382)及出血事件严重程度分型比例(大出血:χ2=2.993,P=0.393;小出血:χ2=2.376,P=0.498;轻微出血:χ2=1.730,P=0.6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CHA2DS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PCI术后使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利伐沙班+替格瑞洛、达比加群+氯吡格雷、达比加群+替格瑞洛4种双联抗栓治疗方案6~12个月后均安全有效,临床预后未显示差异,无优先级选择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1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叶切除术(肺叶、肺段楔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阿片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无阿片麻醉组采取无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对照组行传统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喉罩)时间、术毕主动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为中重度焦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M2组、M3组),每组20例。患者麻醉诱导时,C组不注射咪达唑仑,M1组、M2组、M3组分别静脉注射0.05 mg/kg、0.10 mg/kg、0.15 mg/kg咪达唑仑。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肌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以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T0)、术中(T1)、术后24 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