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25 年:我们与幸福携手向前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莫愁》杂志迎来了25周年华诞。25,这是一个年轻的数字,用百年树立一个品牌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才刚刚起步;25,这是一份历史的记载,我们从月刊到旬刊,并且正向多媒体融合发展,旗下有《莫愁•智慧女性》、《莫愁•天下男人》、《莫愁•家教与成才》、莫愁网www.mochou.cn、手机杂志《玫瑰空间》等系列传媒;25,这也是一份厚实的积累,我们与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一起成长,一起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作为杂志人,我们以“分享智慧,传递幸福”为己任,我们幸福地关注着每个时代节点上,我们的读者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1985:雨巷邂逅幸福
  时代背景:1985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地展开,虽然物质生活仍不够丰富,但青年男女活力绽放,流行元素破土萌动,万元户、出国热、喇叭裤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象。情侣们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神雕侠侣》、《红楼梦》、《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中的爱情故事,带给他们的浪漫与憧憬……
  受访人物:
  张海鸿,1958年生,大专学历,湖南人,1985年结婚,教师。
  
  1979年,张海鸿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到湘潭一所中学教政治。工作不久,就有不少亲戚邻居前来做媒,可他连面都不见就一一拒绝了。因为他渴望自由的爱情,不愿婚姻被包办。
  这一天终于来了,1984年11月的一天中午,下着小雨,他在一个巷子的转弯处,因为骑车太快,自行车翻倒后把一个穿着喇叭裤的长发女孩刮了一下。他不停地道歉,那女孩却莞尔一笑,款款离去……“好美!”他在心里连连感叹,连摔跤的疼痛都忘了。之后,为了找到那个女孩,他经常去那附近转悠,直到再次邂逅她。
  那个女孩叫王珍,在图书馆工作。为了追她,张海鸿经常去图书馆“查资料”、借书,他不好意思当面表白,就每次还书时夹一张写有情话或朦胧诗的纸条,亲自交到她手里说:“不好意思,里面有几页我弄皱了,你看看吧……”然后便不见了踪影。王珍每每打开书本,就会看见纸条上写着一些诸如“见到你,我就像看到了春天的花朵”之类的语句,担心被同事看见,她总是慌慌张张地揣进口袋回家后再细细地看。
  王珍当时24岁,中专毕业好几年了,家里老是催她赶紧找对象,可她在图书馆看琼瑶小说看多了,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幻想,怎会随随便便找个对象呢?经过一次次地观察,她发觉张海鸿倒是一表人才,又是捧“铁饭碗”的,便开始接受他的邀请。他们第一次拉手是在电影院看日本的《生死恋》,他们坐在一个灯光昏暗的角落,开始两人正襟危坐,连眼睛都不敢对视一下,可随着剧情的高潮发展,他们内心火热起来,觉得两个人相爱就应该生死相依———最后,他们的手不知不觉地拉在了一起!
  偷偷恋爱三个月后,他们才告诉了家里人,双方父母见面后都挺满意。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张海鸿特意选在这个日子和王珍结了婚。虽然婚房在一栋筒子楼里,婚礼比较简陋,但当时流行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这四大件还是齐全了。最难忘的是闹洞房那晚,亲友们硬要他们说几句肉麻话,张海鸿文绉绉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你,让我们永不变心、白头偕老、海枯石烂,好吗?”王珍则点头答应,然后红着脸,在亲友们的坚持要求下,鼓起勇气亲了他一口……
  一晃25年过去了,如今想起那段岁月,他们总是由衷地开心。也正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爱,让他们像结婚时约定的那样,平常日子里始终相依相扶。
  (王珍,《莫愁》老读者,自《莫愁》1985年创刊起就经常阅读,她在图书馆工作期间,还曾负责《莫愁》的收发工作。)
  
  1990:那张飘摇不定的床
  时代背景:199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许多青年男女怀揣梦想行走在艰辛的打工路上,漂泊的生活阻挡不住他们对爱情对婚姻的幸福向往。
  受访人物:
  康向东,1966年生,初中文化,江西人,1990年结婚,企业主。
  
  康向东和妻子阿芬是同一个县的人,1987年经人介绍认识,第二年结婚。儿子出生后,他和阿芬萌生了外出打工赚钱的想法。那时,“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话很流行,1990年春节后,他们离家来到了深圳蛇口工业区。
  很快,阿芬进了一家港资玩具厂上班,可康向东找工作很不顺利。很多工厂只招女工,有的厂要求男工有技术和经验。
  十几天后,康向东实在没办法,便跑到建筑工地去干活,那里全部是像他一样的年轻男人。这时他才知道,由于打工潮汹涌,很多男劳力只能做苦工。工地离阿芬的工厂很远,她又经常加班,所以他们很少见面。有一次阿芬休息,来工地看他,晚上他留她在工棚过夜,可是一个工棚住着二十几个人,每张床只用木板和布帘隔着,晚上他俩亲热时,工友们都听得见,有的还粗鲁地起哄、说笑,搞得阿芬很不好意思,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了。
  做建筑工实在太辛苦了,只干了三个月,康向东就去了东莞一家五金厂打工。由于坐汽车要几个小时,他和阿芬基本上两个月才见一次面。
  那一年,整整300多个日日夜夜,康向东和阿芬却只见了不到10次面。1991年年初,由于舍不得儿子,阿芬辞职回乡,他们又分开了一年多……那时,康向东在工作上豪情万丈,在生活上却倍受煎熬,做梦都想有一张能够让他和阿芬相拥相依的双人床,一个可以让他和妻子、儿子团圆相聚的温馨窝。当时,像他这样四处漂泊、与妻子两地分居的打工男人还有很多很多。
  幸运的是,康向东和阿芬同甘共苦走过来了。在广东闯荡十多年后,他开了自己的小厂,并在东莞买了房子,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这些年,阿芬一直在家做“后勤工作”,以前康向东很少读书看报,但去年阿芬帮他订了《莫愁•天下男人》后,他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因为不仅能从中捕获一些财富信息,更可以了解不少健康知识,毕竟像他这样的中年男人,赚钱已是次要,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想起1990年前后的拼搏,他至今感慨万分,他说,那段生活虽然艰苦,但磨砺了他和妻子的感情。他相信,很多那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打工夫妻,因为懂得珍惜,一定会恩爱一生!(康向东,2009年起阅读《莫愁》。)
  
  1995:一个“大款”的落寞之路
  时代背景:1995年至1999年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从温饱向总体小康跨越。同时,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大款”的情感需求迅速膨胀,婚姻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变化,婚外情等不良社会现象日渐滋生。
  受访人物:
  刘成彪 ,1970年生,高中文化,四川人,1999年离异,服装店店主。
  
  刘成彪高中毕业后从四川宜宾来到福建厦门打工,在一家私人毛纺厂做业务。三年后,他有了10万元积蓄,并认识了在厂里做管理的当地女孩胡红妍,她家境富裕。两人恋爱一段时间后,于1993年1月结了婚。
  婚后不久,刘成彪就依靠做建材生意的岳父开了一家毛纺厂,他负责市场销售,胡红妍搞生产管理。由于夫妻俩资金充裕,经营上又轻车熟路,仅仅一年多时间,工厂资产就达到了五六百万元。按理说,他一个20多岁的打工青年,奋斗到开名车、住别墅的“大款”,应该十分知足。
  可生意做得越大,生活越富足,刘成彪就越感到空虚。因为生意场上的花花世界,出差应酬的种种诱惑,让他越来越感觉爱情就是一种快餐式的游戏———那时,见客户谈生意,就是去桑拿、沐足,婚外情成了少数有钱男人的最大爱好,成了他们在酒桌、麻将台上炫耀的资本……
  1995年4月,他到重庆开拓市场,认识了代理商阿梅,经过几次交往后,两人都难以自拔地陷入情感漩涡,他觉得未婚的阿梅年轻漂亮、温柔体贴,又是老乡,有心灵共鸣;而阿梅觉得他事业成功、成熟有型……
  刘成彪渐渐地与阿梅发展起地下恋情,但纸总包不住火。很快,胡红妍对刘成彪有所警觉,四处追查,而阿梅为了最后捞一把,竟欠下几十万元货款消失了。胡红妍弄清真相后提出离婚,并要分走近90%的财产。1996年,26岁的刘成彪作为婚姻过错方,离婚时只拿到了很可怜的一点财产。
  黯然离开厦门后,直到2009年,刘成彪才和一位带着小孩的女士重组了新家庭,夫妻俩开了一个小服装店,平淡地过着日子,但他感到有种重生的幸福。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40岁的刘成彪仍对那段出轨经历后悔不已。他说:“如果我当初好好珍惜,现在肯定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不过,这些年我算是醒悟了,我很喜欢现在这个温馨的小家……”(刘成彪,2000年起阅读《莫愁》。)
  
  2000:开着QQ奔幸福
  时代背景:2000年,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私家轿车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2000年到2003年年初,仅仅三年多时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从500万辆增加到了1000万辆。
  受访人物:
  宋清松,1975年生,本科学历,南京人,2000年结婚,技术员。
  
  宋清松和学妹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各自找了一份工作。只是,学妹上班在城南,他上班在江北。为了在哪里租房子的问题,他们还吵过几次架。最后,他们折中,在位于江边的下关区租房。
  可他们很快发现,找个折中的地点租房子其实是最笨的办法:离谁都不近,两个人都要起早贪黑。最后,学妹说服他在江北租了个房子。
  搬到江北以后,看着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宋清松很心疼。所以只要是休息天,他就早早起床,为她准备早饭,好让她多睡一会。
  宋清松上学时学的专业是“无损检测”,那是一项利用X光等手段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的专业技术。这个专业很冷门,但所有有压力容器的企业都需要定期找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做安全评估,所以他们工作后,依旧跟着上学时的老师做点小工程。2000年3月,有一个化工厂找到宋清松的老师,请他做压力球罐的安全检测。作为老师的得意门生,宋清松自然被老师选中去做他的助手。
  两个月后,工程完工,宋清松从老师那拿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业余收入———两万元!
  宋清松要给学妹一个大惊喜!那辆大红色的奇瑞QQ是他两星期前看中的。在那之前,他已经无数次地在二手车市场徘徊。从它旁边走过时,他就被它大大的前车灯、小巧的身姿吸引了。这车不大,但两个人坐在里边绰绰有余。虽说是二手车,但车子的成色很好,鲜艳的大红色车身可以反射出人的倒影。
  提车的那天,宋清松特意向领导请了半天假。从江北开着他的QQ车一路听着音乐到学妹单位门口不远处等她下班,当然他也没忘记在车子的副驾座位上放了一束玫瑰花。
  离学妹下班还有几分钟,宋清松下车给她打了电话。拿着车钥匙,他站在她单位门口看她兴高采烈地迎着他跑过来,幸福的感觉一下子包围了他。
  拉着她的手走了几步后,他故意装作轻描淡写地问她:“看,那辆红色的车挺好看的吧?”她依偎在他的肩膀上说:“是啊,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辆就好了!”他故作深沉地说:“现在!”她还没明白过来,他就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红色QQ“嘟”地在前面一闪一闪地亮起了双跳灯……
  那天晚上,他正式向她求婚。相恋这么久,这还是他第一次送她像样点的礼物,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2000年9月9日结婚那天,他特意把小QQ用玫瑰花妆点起来,大大的喜字在前挡玻璃上格外鲜艳。它虽普通,但却是他们爱的见证。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那辆小QQ也早已报废。但现在回想起它,觉得他们的生活就像它一样,虽然开不快,但可以遮风挡雨,虽然不高贵,但却是他们奋斗而来的甘甜。(宋清松,《莫愁》老读者,中学时代开始阅读。)
  
  2005:“凤凰男”爱上“孔雀女”
  时代背景:2005年是我国教育部出台“大学扩招”政策的第六年,大量扩招生开始进入社会,据当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高校毕业生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考验……
  受访人物:
  陈涛,1981年生,本科学历,江苏人,2006年结婚,白领。
  
  陈涛老家在苏北沛县农村,2003年,他从江南大学毕业后,被广州黄浦区一家日化公司录用。两年后,陈涛升任公司产品研发部经理,月薪达到了6000多元。
  2005年9月,他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广州女孩魏敏。魏敏从事会计工作,家境不错;魏敏父母也没意见,觉得他人品好,踏实肯干。
  于是,他们于2006年10月结了婚。起初,陈涛不愿住丈母娘家,在公司附近租了一房一厅,这样上班方便,还可以接父母来住。但很快,小两口的矛盾出现了:魏敏习惯了和父母住在一起,房子大不说,还不用做饭干家务,而且魏敏认为,这样租房子浪费钱,还不如攒起来尽快买房。2007年春,陈涛只好将父母送回老家,搬进了丈母娘家。
  尽管岳父岳母乐意将陈涛“招进门”,可他没住多久就感觉不自在了。比如下班回到家,他很想躺在沙发上看看报纸放松一下,可丈母娘在厨房切肉摘菜忙个不停,他又怎能安心闲着?
  生活上的不适还是小事,自从成了“上门女婿”后,陈涛发觉经济上也受束缚了。首先,他每月要按时交一笔生活费,大部分工资被魏敏掌控起来,剩下的只是一些零头;春节时他很想回老家,但魏敏以机票贵、北方冷等原因不愿同行,他只好打电话给父母拜年……
  为了改变这种困境,陈涛多次向魏敏倾诉过,但魏敏并不理解他,说他太敏感。2008年4月,他们差点出现婚姻危机。11月,他说服魏敏买了一套房子,虽然是二手房,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2009年5月,魏敏怀孕了,这个消息顿时化解了两家人过往的不快。第二年2月,女儿出生后,陈涛和魏敏夫妻俩的感情终于变得融洽和谐。经过长达五年的磨合,他们的婚姻总算在磕磕碰碰中成熟了。
  近日,笔者采访了陈涛夫妇,他们很高兴能把这段经历如实登出来,目的就是想告诉所有像他们这样由“凤凰男”与“孔雀女”组成的家庭:文化背景、地域差异、风俗习惯、饮食口味等,肯定会给彼此的恋情、婚姻带来摩擦和矛盾,但只要有爱、相互理解,慢慢磨合,同样能结出幸福之花!(陈涛,《莫愁》忠实读者,上大学起开始阅读。)
  
  2010:裸婚,让爱见证爱
  时代背景:裸婚一词于2009年至2010年年初在网络兴起。和以往中国传统家庭理念不同,裸婚族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 很多人认为裸婚是足够相爱的表现,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头脑发热或无奈之举。
  受访人物:
  周刚,1985年生,本科学历,2010年结婚,汽车销售。
  
  “没买房子,没买车子,没有酒宴,没有钻戒,我们只花了9块钱便结婚了。有人说我们草率,但他一定不知道我们已经相恋三年了。有人说没有物质做保障的婚姻像无根的浮萍一样经不起风浪,但他一定不知道我们现在过得很幸福,并有信心这样继续幸福下去直到永远。”主人公说的这段话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周刚和杨洋都不是南京人,虽然都有着不错的工作,但在大城市里,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得从零开始奋斗。
  2010年2月26日这天,他们是这样度过的:上午9点,他们从租住的公寓楼里出来,在楼下小摊吃早餐;9点30分他们一起坐上出租车前往白下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11点,他俩手拉手走出婚姻登记处,此时他们的手上各自多了一本红色的结婚证书;中午12点,他俩来到位于新街口的一家西餐厅,点了一瓶红酒,两人相对而坐举杯庆祝他们婚后的第一顿饭。饭后,他们分别用手机向朋友们发布了结婚的消息,在朋友们的祝福声中,他们告知了不办酒只发糖的决定。“裸婚?你们也太新潮了吧!”“不是吧!等喝你们喜酒好久了!”朋友们无不表示疑惑。
  周刚说:“其实我们早就预料到朋友们的反应了,但裸婚对我们来说最适合。我们不想一结婚就当上房奴、车奴。房子、车子可以等以后有了条件再买,但现在我们的感情已经成熟到可以结婚的阶段,为什么要让爱情等待物质呢?”这是所有裸婚族的心声。“我们不恐婚,但我们恐债。我们不想让原本应该安逸祥和的婚后生活会被债务搞得焦头烂额、压力重重,那生活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新娘说这些话时,幸福地看着新郎。
  周刚说:“其实,房子以后肯定要买的,我们都不是南京人,不买房子户籍就没办法解决,更别提以后孩子入托、上学的事了。现在结婚了,我们可以一起为未来奋斗,这样更有奔头!”(周刚、杨洋,本刊新读者,一个是莫愁网的忠实网友,一个是莫愁手机杂志《玫瑰空间》订户。)
其他文献
猜年龄  经理今年40岁,但看起来比较老相。一天,来了一名新员工在办公室聊天,新员工说张经理显得年轻,张经理就让她猜猜自己的年龄。新员工说:“您也就刚50岁。”张经理很失望地摇摇头,新员工连忙问:“那我猜的与您的年龄差几岁呀?”张经理说:“10岁。”新员工兴奋地说:“您真显年轻,说您60岁,我还真不信。”    监考  一名年轻人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一进考场,他就喜滋滋地冲着两个上了年纪的监考人员轻
期刊
近读《于丹〈论语〉感悟》,颇感清心、开智、健脑。因为这一阵子头脑里总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做人如何获得大智慧、抛弃小聪明?正好看到于丹论语感语七道(即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三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可谓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实际思考,启示良多,受益匪浅。  当今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错综复杂。人是需要大智慧的。大智慧乃大道、大器、大胸怀、大气魄、大肚量、大目标、大志向;大事明白,
期刊
2010年4月以来,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通过提高首付、利率等措施严格限制二套房贷款,因此,同样一套房子的贷款,首套和二套房最高相差五六十万元。  深圳有一对夫妻,为了换房,瞒着父母假离婚。可离婚后,丈夫竟然觉得换房不如换妻,于是坚持不再复婚!结果,妻子的强烈抗议、父亲的暴力阻拦,让他的生活一地鸡毛,不仅丢了婚姻、损失了财产,而且还逼死了老爹!    难违父约,大学生匆匆结婚    1980年9
期刊
不要只顾开车,还要经常看路,这不仅仅是对经济社会的一种认识,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世界是平的,在我理解,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觉着这个世界在改变,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地球从五大洲七大洋的划分,至现在地球村的出现,表明了整个世界正在融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趋势将是整合、融通、归一,只是,这样的趋势来得太过迅猛,人们仿佛还未从旧梦中醒来,还轻揉着蒙的眼,就被人推挤着向同一条路
期刊
最近,读者张先生来信询问POS机套现行为是否受法律保护。原来,张先生开了一家小店,进货资金时有短缺,有朋友建议他用POS机套现,将信将疑的张先生尝试了两回,资金短缺问题果然解决了。但是在一次饭局上,张先生却听说POS机套现属于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他很害怕,想问问POS机套现是否是违法行为?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左世明:  POS机套现属于违法行为。20
期刊
偷腥陷入“艳照门”    徐有亮是北京市怀柔区某乡镇的一名官员,现年51岁的他工作认真,人际关系良好,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  2007年12月的一天,徐有亮正在开会,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黄大姐,我是江晓晨,有急事找你,收到短信请给我回个电话。”徐有亮觉得对方肯定是发错短信了,就没有理睬。  过了一会,徐有亮又收到了这个名叫江晓晨的人发来的短信:“黄大姐,短信收到了吗?等你电话,有急事商量。”徐有亮
期刊
因为男人和女人的父母都在乡下,所以女人生完孩子后,便一个人带孩子。起初,倒也其乐融融,可男人最近很窝火,他看不惯女人的脾气越来越坏。她动不动就发火,不是嫌弃他回家不看孩子,就是嫌弃他不会逗孩子开心。男人心想不就是看个孩子吗?我工作劳累一天,回家还要看女人的脸色,我凭什么啊?  孩子被摔事件成为两个人冲突的导火索。那天,女人把孩子放在沙发上,然后转身给孩子研磨食物。而男人因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也扭过
期刊
十多年前,在纽约第五大街有一家玩具商店,老板拉里恩出于一种“销售不如生产”的想法,开办了一家小小的玩具娃娃公司,并将娃娃取了一个很可爱的名字:Bratz。  拉里恩的朋友都说他简直疯了,因为在玩具娃娃当中,已经有一个几乎雄霸天下的完美经典,那就是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她以高贵典雅著称,白皙无瑕的皮肤,雍容华贵的服装,在几代人的心目当中,芭比简直就像公主一般完美,你拿什么去和人们心中的经典竞争?拉
期刊
穆里尼奥是当今世界足坛的名帅,绰号“狂人”,他曾自诩说:“上帝第一,我第二。”他也确实有狂妄的资本,40岁那年就带领名不经传的波尔图队横扫众多豪门球队,一举夺得欧洲冠军杯。当然,他真正扬名世界是成为切尔西队主教练之后,因为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这支历来缺乏运气的队伍带成了人见人怕的“铁军”。  然而,就在穆里尼奥把自己的未来和前程全部押在切尔西后,事情的发展却未如他所料。老板不甘于呆在幕后,开始按
期刊
在徐静蕾版电影《杜拉拉》和王珞丹版电视剧《杜拉拉》相继推出后,“杜拉拉系列小说”的第三本———《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也趁势出版。  和作品的高调相比,作者李可却极其低调和神秘。记者对其进行的电子邮件采访中,李可在新书观点的基础上,对时下年轻人在职场中遇到的困难与迷惑做了独到点评。    从杜拉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记者:很多都市白领把“杜拉拉”视为职场宝典,而“杜拉拉”又带动了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