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若想在课堂上收获更高的效率,就需要对课堂进行“问题教学”的植入。就小学数学科目来说,如果教师整天拿着一本数学课本照本宣科,那么学生一定会觉得乏味且无趣至极。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学生耳濡目染的生活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明显。基于此,向大家分享数学授课与问题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就如何教会学生提问给出了一些参考技巧,以增强学生提问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求知欲;提问技巧;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可谓一种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的活动。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广,如何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基于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教学标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快乐又充分的体会。小学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如何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是我们的责任,也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如何进一步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了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整理了以下几点和大家谈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求知欲的增强,表现在学生的勤学好问和想问问题上。那么何谓想问呢?即学生无论在学习什么内容的时候,都能够向别人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精神,激发他们质疑权威的勇气:凭什么你们说的就是对的呢?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与难题,想不明白就要发问,这是一个好习惯。教师在对待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耐心解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呵护学生的心理,鼓励学生发问
  我们常常会遇到比较内敛的学生,他们的头脑中有很多问题,也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但是不敢表达出来。因此,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心中的想法,就成了我们提问教学的一大挑战。笔者发现,学生不敢提问,主要还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情绪紧张而表达混乱;羞怯心理而不敢当众讲话;口头能力欠佳而表意不明。对于这三种情况,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处理经验。比如,在和大家一起学习鸡兔同笼的专题的时候,我会在课前布置学生去预习,以此保证学生的课前学习基础。当在讨论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和多少只鸡的时候,为了消除学生由思考带来的不适,我会让他们前后桌讨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要站起来,坐着说就可以了,最后每人向我提交一份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讲授的解题方法,另外附上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像平时自由交谈那样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从提交的笔记我也能看到学生的思路了。
  三、鼓励学生们多说、多问
  古语有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地去推理比较,将问题转换,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异分母如何比较大小”时,我启发学生联想之前学习过的“同分母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为大”这个原理,这样学生就会发问:为什么异分母比较大小要先通分,而不能够直接比较分子呢?问题已经提出,那么我就要继续引导他们如何去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学生在思考后,会创造性地问出更多有意思的问题来。
  四、教会提问技巧,使其掌握怎么问
  俗话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问看似一件只需要勇气的事情,实际上还要讲究技巧。如何才能有技巧地提问呢?那首先对你所提问的内容要掌握清楚。若是连提问的内容都不了解,那提问可谓无本之木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自学才是王道。对于不同的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教会学生的,不单是只会问,而且要问得中肯,问到点子上,使我们的问题有价值,不致使人觉得无聊而乏味。下面是我在长期执教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提问的方法。
  1.趣味问题引入法。此法乃是把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透过与生活接轨的趣事等来引出问题,这种方法能够让别人的注意力聚焦,把我们的问题缩小在我们想问的范围之内。例如,在讲授小数的除法的时候,我们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妈妈要煮糖水,快好了才发现糖没了,于是叫小明去小卖部买10块钱的糖回来。小明去了,售货员告知,糖是6块钱一公斤。小明心里在犯嘀咕了,10块钱到底能买多少公斤呢?我必须要知道才能断定售货员有没有缺斤少两。因此可以邀请别人来一起思考到底该是多少公斤。
  2.反问法。所谓反问法,就是从教师讲授的内容及课本知识出发,从反向思维来对这个问题提问,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我们一般都会习惯地接受一个既定的事实,而常常忘了问一句:一定是这样的吗?难道不可以是那样的吗?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的时候,我会先向大家讲授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统计往往是和概率联系起来的。我会向大家介绍中位数、平均数来进行大致估计,也会向学生介绍事件概率以及我们如何用它来对一个游戏是否公平进行阐述。学生在了解了基本的内容之后,会追问:一定是中位数或平均数来反映统计的情况吗?它们能代表全体数字的真实情况吗?还有,在抽奖活动中先抽的和后抽的参与者获奖概率一定相同吗?这些问题的不断提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3.联想提问法。所谓的联想提问法,就是在面对一个问题时,能够快速地记忆起与之相类似的内容。比如,一些概念或自然定律之类的东西,可以通过比较进行推问。比如,在学习“倒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会启发学生将它与导数这个概念区别开来,通过相似的字面意义,大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那么通过类比比较,仔细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进而更清晰地弄清楚并区别这两个概念。
  在我们的课堂交流中,无论什么学习,都需要经过问题的提问这个流程,使得交流的效果更加得以体现。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应该是教学的精髓和最难控制的部分。因此,作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最好能够充分考虑问题的导入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作用,合理地设置不同的提问,从而能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由此,在课堂之中,才能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课堂上课效果,一环扣一环,不断推动课堂的效果的获得。
  我们可以走一个这样的程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质疑问题”。最初的问题的提出,它必须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是一个基础,当这个目标设立之后,启发学生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我们的方法是最好的吗?启发学生去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可以把“提出问题”理解为带领我们走进课本,那么到最后的质疑部分,则可以理解为是跳出课本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新课程的积极应用表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优化课堂的最卓有成效的做法,就是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敢于提问的勇气以及提高问题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细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在改良教学方法的同时,运用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勤思考、爱发问的习惯,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3]朱海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D].西南大学, 2008.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清市渔溪南墩小学)
  编辑 刘青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干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肝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mRNA水平变化。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7组,每组4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爱心,抓住细节促进学生成长,尊重家长以拉近师生距离。 To do a good job of class teacher, improve stude
目的探讨应用消脂祛浊方治疗合并肥胖的痰湿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70例,其中34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
小学六年级是整个小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关键,是进入中学的最后一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68例,接受标准的泼尼松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2年。使用血细
新的时代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与知识的交融,合理地整合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在实践中提
期刊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分预测模型。方法2016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HBV-ACLF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将各指标纳入多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各预后评分模型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2例ACLF患者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清肝肾功能和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在本组112例COVID-19肺炎患者中,普通型68例,重型22例,危重型22例。常规检测血清肝肾功能指标及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2017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85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