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ESI-MS/MS法测定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的氧化产物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ntain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及其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Luna C18液相色谱柱,以V(乙腈)∶V(甲醇)∶V(0.2%冰醋酸)=36∶13∶51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经180 d的加速试验,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中的杂质含量由低于0.1%增加至0.6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鉴定了该杂质为氧化产物N-醛基吩嗪。
其他文献
噻吩与溴、锌粉依次发生取代。还原反应生成3-溴噻吩。在-70℃,3-溴噻吩与n-丁基锂反应后,再依次加入硫粉、卤代烃。在常温下分别反应1.5、2.5、2.5、3、3和3.5h,分别合成甲基-3-噻
在煎煮后的低档绿茶茶渣中提取碱溶性茶多糖,经HPGPC-ELSD法分析其含有3种均一性多糖组分,依出峰顺序其质量分数约为5.96%、78.99%和15.05%;GC-MS法测得组成碱溶性茶多糖的6种单糖:鼠李
对南海海洋内生真菌Cephalosporium sp.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6,8-二羟基-4-(1-羟基乙基)-异香豆素和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1,4-嗪-2,5-二酮均是
将醋酸铜、L-谷氨酸和无水醋酸钠按1∶2∶4摩尔比经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C5H7NO2)·H2O]·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简要地研究了^63Ni在泥煤中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5 min后泥煤对^63Ni的吸附率可达69%,6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第1吸附阶段内镍吸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
以苯甲醛、异丁醛、三氯化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1,3,2-二氧磷杂环类化合物2.苯羟甲基-5,5-二基-4-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总收率为40.8%,并对其进行了NMR研究和结构表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3O8,研究了LiOH溶液的浓度对LiV3O8的结构、粒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LiV3O8衍射峰的强度、粒径与电导率可以通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Nafion(MWNTs-Nafion)膜,用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氟嗪酸在该膜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这种纳米
采用NaBH4/I2还原体系,在THF溶剂中,对(3S,4S)-N-苄基-3,4-二羟基氢化吡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着重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还原剂类型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