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脐带不同部位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软骨诱导分化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200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马雌性胎儿同一脐带3个不同部位分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的增殖率、表面标记分子、多潜能性基因表达和软骨分化潜能的差异性,明确更适合作为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马脐带部位.[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脐带靠近胎儿的部分(近端)、整段脐带的中心(中段)和靠近胎盘部分(远端)3个部分的MSCs,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对比UC-MSCs的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潜能性基因和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经软骨诱导检测成软骨分化的潜能.[结果]近端、中段和远端分离得到的MSCs均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状;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5.4、25.5和34.9 h,且都表达多潜能性基因NANOG(NANOG homeobox)、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POU class 5 homeobox 1,POU5F1)和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盒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高表达5\'-核苷酸外切酶(5\'-nucleotidase ecto,CD73)、Thy-1 细胞表面抗原(Thy-1 cell surface antigen,CD90)、内皮糖蛋白(endoglin,CD105)和造血祖细胞抗原(CD34 molecule,CD34),低表达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14(CD14 molecule,CD14)、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B4(CD19 molecule,CD19)、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 C 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C,CD45)和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相关蛋白α链(CD79a molecule,CD79a).多潜能性基因NANOG相对表达量在P1代中段细胞显著高于近端细胞(P<0.05),POU5F1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近端细胞显著高于中段细胞(P<0.05),且极显著高于远端细胞(P<0.01).CD14、CD19、CD73和CD90的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近端细胞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段和远端细胞(P<0.05;P<0.01);CD34、CD79a的相对表达量在P5代远端细胞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近端和中段细胞(P<0.05;P<0.01).近端、中段和远端分离得到的UC-MSCs均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在诱导分化第14天,近端细胞SOX9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远端细胞(P<0.01),诱导21 d时远端细胞SOX9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中段细胞(P<0.01);在诱导第7和14天,中段细胞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Ⅱ型胶原蛋白1链(collagen type Ⅱ alpha 1 chain,COL2A1)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近端和远端细胞(P<0.01),第21天时显著高于近端和远端细胞(P<0.05).[结论]马脐带的近端、中段和远端均可用于制备MSCs,都表达多潜能性基因和MSCs表面标记分子,且均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中段MSCs增殖能力和软骨分化潜能优于近端和远端,更适合用于分离MSCs.
其他文献
在累年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的露天布置燃煤锅炉中,通过传统人为巡检的方式,难以检测汽水侧热工测点的伴热系统的连续投入情况.文章提供了一种保温伴热投入情况的新型智能监测方法,通过对锅炉上汽水仪表测点的伴热投运状态采用电源状态集中远程监视和温度、湿度集中远程监视,提前进行数据分析发出多种方式报警,提高了设备可靠性.该监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提前排除现场设备隐患,维护了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殊电机结构空载漏磁系数的求解,文章以一台3.5 MW的双定子永磁电机为例,建立了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确认了模式磁路设计的合理性.使用有限元法求出电机磁矢位值,将双定子电机一分为二计算出内外两个空载漏磁系数.在电机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以气隙长度和永磁体厚度为变量,求出这两个参数对电机空载漏磁系数的影响.
通过附睾转运,精子经历了一系列的生化和形态变化逐渐成熟,在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其胞质成分含量逐渐减少,因此精子对氧化应激更为敏感,进而导致精子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故而附睾管腔微环境中抗氧化酶的作用非常重要.活性氧(ROS)在精子功能中起着双重作用:生理水平的ROS可促进精子受精前的获能,而过高水平ROS则会导致精子发生氧化损伤.在附睾中清除多余ROS的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以及过氧化物酶(PRDXs),但是不同年龄的哺乳动物附睾不同部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