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享天伦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与美德,是中国古代以忠君为标志的家法制度的基础和前提。《礼记·月令》中即有关于每年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说明在西周时为老者授几及扶杖的制度已经形成。及至汉代,独尊儒术,强调以孝治天下,敬老尊老成为时尚,并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制度,一项国策。朝廷不但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而且还颁发诏令授年高者以王杖,明确制定了优待老人的一系列办法。汉成帝建始年间,将汉初规定的80岁以上老人才能享有的养老资格降至70岁,每至秋季,都由地方官府登记高龄老人并举行授杖仪式,为老人颁发几、杖、羊酒、糜粥、布帛等,有时甚至由皇帝亲自出面邀请年岁已高的老人共赴盛宴,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全社会。
  汉代陶俑中,明确扶持有鸠杖的实例甚为少见,但实物鸠杖倒是有较多发现。1959年,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鸠杖三根[1],其中13号墓出土的鸠杖,杖体通长181厘米,木鸠身长18厘米。18号墓出土的两只鸠杖,一只已残,仅余40厘米,另一只杖体通长194厘米、圆径4厘米,木鸠身长19厘米,以榫卯嵌在杆头。这只鸠杖被发现时平置在棺盖之上,鸠鸟伸出棺首,杖端尚系有《王杖诏书》木简残件十余枚(图一)。从该木简上可释读出这是东汉明帝及桓帝时期颁布的王杖诏书[2]。1981年,甘肃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到当地农民于磨咀子汉墓所发现的西汉王杖诏令书简牍二十六枚[3]。
  武威发现的这两份王杖诏书,共记录了六件诏令,其中西汉时期的有四件,东汉的两件。有一份“元延三年”简中明确记载了当时为老年人颁赐王杖的目的及违反尊老养老规定如何处罚的事例,“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联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得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中,列肆贾市,毋租”。“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吏民有敢殴辱者,逆不道,弃市”。从诏令记载来看,汉代时年满七十岁的老人都会由朝廷授予一只顶端雕有鸠鸟的手杖(王杖),意义等同于天子节信。持有王杖的人,除了每年例有的由官府所供给的糜粥饮食外,还享有几项优待。其一是“比于节、比六百石”。汉时郡丞、县令年俸六百石至一千石。比六百石意味着持有王杖老人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之地方官吏,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见官还可以“不趋”(不用低腰快步走)。其二是诏书中规定“得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中”,准许持杖老人行走于专供天子车马行走的驰道旁,这在当时可谓是极高的荣誉。其三是明确持杖老人不服徭役,做生意则可免交市税,甚至可以赦免一般刑事处罚,还可以杖击地方不良官吏。如有人欺殴、辱骂老人,则属“逆不道”,应被“弃市”。如汝南地区云阳白水亭长张熬殴打辱骂受杖者并送其去修路。这件事最后被告发,由皇帝亲自处理,将张熬“弃市”,即公开执行死刑。另外,还有汝南郡男子王安世“坐桀黠,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的记载。其四是该诏书中明确规定朝廷要求地方官吏及时为受杖老人修理、维护王杖,要求“王杖不鲜明,得更缮治之”,反映了当时对老人授杖制度的重视程度。
  武威王杖筒册中,不但罗列各项具体规章制度,还记录众多因殴辱王杖主人而被斩首弃市的案例,除五人为庶民百姓外,其余十一人均为各级官吏,而且所列案例涉及各个州郡。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执行这项制度是相当坚决的,说明了在汉代,举国上下广泛推行“尊老”、“养老”制度的状况。
  除去上述武威出土带有竹简的鸠杖外,武威地区还多次发现鸠杖或鸠杖首,分别计有:1972年在旱滩坡东汉墓群出土置于棺前鸠杖一根;1982年磨咀子东汉墓鸠杖首一枚,该鸠杖首刻画一只作蹲伏状的鸠鸟,张口衔着一珠状物,雕刻极为精美,以红黄黑几色彩绘及髹漆,均完好如初(图二);1984年五坝山23号汉墓出土长达210厘米的松木鸠杖一只等。其他地区考古发现的完整鸠杖尚有1974年广西平乐银山岭汉墓出土木制鸠杖,1984年新疆吐鲁番出土鸠杖,1973年江苏连云港侍其繇墓及2003年连云港华山盖西汉晚期木椁墓出土鸠杖等。另外,一些汉代墓葬中还出土了鸠杖残件,如江苏扬州汉墓中出土鸠杖残件,仅残留木质髹漆鸠首一枚,河北满城一号汉墓也出土有银制鸠杖头一枚,山东日照海曲汉墓出土木质髹漆鸠首等(图三)[4]。
  《后汉书·仪礼志》中对汉代鸠杖的授予制度、形制、取意有详细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5]朝廷承袭古制,于每年仲秋,官府登记年届70以上的老人,不但分配糜粥,还赐予老人养老之王杖,以鸠鸟为饰,喻意老人食时不噎,能够健康长寿。
  而汉人应劭则将鸠杖的起源与楚汉之战联系起来,赋予其另一个意义。“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间,遁丛属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人也。”[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在一次战争中败于项羽,被项羽军紧追不舍,刘邦无奈之下只能躲藏于灌木丛中。项羽的追兵赶到时,看到灌木丛上停着一只斑鸠鸟不停地鸣叫,遂以为树下无人而继续前进。靠着斑鸠的掩护,刘邦脱离了险境。后来刘邦建立汉帝国以后,并以鸠鸟为祥物,特制作鸠杖用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但是从考古发现的鸠杖实物来看,应劭的说法并不准确。1983年,在青海湟源的大华中庄村卡约文化时代的墓地中,出土了两件青铜鸠杖首(图四)。[7]其中一件鸠杖首为圆雕镂孔纹饰束翅鸠鸟,另一只杖裤銎为鸠鸟身,杖首鸠鸟有极长的鸟喙和硕大的圆眼,而在头顶再饰以一组圆雕,圆雕有一站立的母牛,母牛腹下一仰头吃奶的小牛,母牛前方站立一只牧犬,牧犬站在鸠喙上仰头张嘴,与母牛相对做犬牛相争状。从湟源出土鸠杖首来看,早在3500年前,羌人就已经将鸠置于代表王者之威的“王杖”之上,作为部落首领权势的象征。
  青海湟源出土鸠杖首,其鸠鸟形象其实是当时羌人所崇拜的神鸟图腾。在原始时期,鸟被当时很多部落奉为其图腾和祖先,传说中的帝喾、颛顼及殷商、嬴秦的祖先都以鸟为图腾。少昊氏以玄鸟为图腾,还任命能言善辩的斑鸠专门管理言论。夏、商、周时期,就有许多神鸟的说法。活动于河湟一代的羌人就是以鸠鸟为其图腾,将其视为上天赐予的神鸟。而周人承袭了羌人鸠鸟崇拜遗俗,并将这种对鸠的崇拜文化延续下来。《周礼》中有关于周人设立名为“罗氏”的鸟官,专司捕鸟以献鸠敬老的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 并有授七十以上老人以几杖的记载,《礼记·王制》:“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综上来看,献鸠于老者,颁杖于老者,在周代时已作为尊老礼制推行。有汉一代,鸠杖形成朝廷养老制度,得以贯彻。《周礼》中说到了汉代,由于没有专司捕鸠献老人的罗氏,遂只能取其意,将王杖之首雕饰成鸠鸟,送给老人以祈求其健康长寿:“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其实,从目前考古发现实物来看,这个记载并不准确。早于汉代的另一只战国时期鸠杖也在山东省曲阜鲁国故城出土,该杖首被装饰成鸠鸟的形象,刻画三只鸠鸟,一只大鸟背负着雏鸟,口里还衔着另一只小鸟。表达了不忘父母哺育之恩、养育之情,体现了尊老养老的含义。这件鸠杖的出土表明了至少在战国时期,杖开始有了敬老的意义。
  其他类别的汉代文物中,也可以见到有执杖老者的形象。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帛画中,在画面的中段,描绘了一个锦衣华服的贵妇侧身拄杖伫立在三位侍女前面,正面对两位下跪行礼的文吏的图像。此外,在四川地区出土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描绘有表现养老题材的拄杖老人形象,而且其所拄杖正是鸠杖。1956年,四川彭县太平乡出土的“养老图”画像砖,描绘了官府为持鸠杖老人送糜粥养老的场景(图五)[8]。画面正中是一座带有塔楼的高台仓库,仓库有飞鸟环绕,台阶前放置着盛黍米的量器。画面右边,一老人着短衣袴,躬身坐于地面,一手扶着粮袋,一手持鸠杖,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持容器的仆役将粮食注入地上的食袋中。画面左边一位着袍服,带冠的官员,应为管理仓房之小吏,正端坐在席上挥手示意。成都西郊曾家包东汉墓出土一块画像石,画面左上方描绘一座库房,库房前有一人捧器皿,正向画面右边树下手持鸠杖坐在地上的老人走去(图六)[9]。在山东邹城市卧虎山石椁中,也有两幅执杖老人画像。其中一幅刻画在西椁板内面,为两位老人相向而立。右侧老人女性, 一手扶短杖, 一手托两只仙桃, 相对的老人为男性, 手执一根很长的直杖, 杖首饰以一只小鸟, 非常明确为一只鸠杖(图七)[10]。
  上述考古发现的鸠杖实物及图像,范围涵盖东至东海,西达西域,南至南越,而且上至诸侯王下及一般平民墓葬。充分说明在当时汉帝国的广大疆域内,朝野上下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的良好风尚,對于社会民生、安定有积极意义,这也与当时所奉行的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密切相关的。
  
  注释: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J].文物,1960(9).
  [2]考古研究所编辑室.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释文[J].文物,1960(9).
  [3]武威县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4]何德亮等.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考古的主要收获[J].文物世界,2003(5).
  [5]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青海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5).
  [8]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四川汉画像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
  [9]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四川汉画像石[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年.
  [10]张从军.鸡杖与汉代敬老习俗[J].民俗研究,2005(1)
其他文献
有人之处必有江湖,江湖之中必有是非,是非所在源于名和利。这是一句调侃话,但是引用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不为过,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年。  “神庙”多事,“壶王”闹事,“玉衣”惹事;鉴定打假,拍卖打黑,名家打官司;鉴宝节目满天飞,寻宝行动全国跑,造宝作伪地下仿……纵观2011年的这个“江湖”,可谓纷争不断,是非不减,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窘况或现象,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媒体舆论的风口
期刊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瓷器是列汝窑之后的珍贵名瓷,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中都有宋代官窑瓷器的展出,它们为宋代官窑瓷器的研究和鉴定提供了器型、釉色、胎土、开片和重量等依据。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多年来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宋代官窑瓷器绝大多数都是传世器物,以它们为标准所拟定的许多鉴定参照依据,都是研究者必须烂熟于胸的标准。但是,随着大量出土瓷器的涌现,这些标准还不能全部规范新出土的宋代时期的瓷器,包括宋代
期刊
只要悉心鉴赏与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人们便不能不提及到当执晚明画坛之牛耳的文人画大家、“华亭派”领袖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后期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闵行)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发奋用功努力,《明史》卷二百八十八中有传,称其“天才俊逸,少负重名”。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迁授编修。曾任当朝皇太子的讲官,后来出任湖广副使,再
期刊
有明一代,行草书最为盛行。早期倡导宋、元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趣为宗旨,改变了书坛的沉滞状态,出现“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兴盛局面;晚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及个性意识的自觉,推动了行草鼎盛期的到来,一时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遗留下了众多个性鲜明、意态活发的行草书法作品。武汉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明代行草书法作品,灵动飘逸,各具特色,现从中撷取六幅精品赏析如下
期刊
“灿如金,润如玉,凝如脂”的田黄石,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印家的青睐。田黄是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是印章中的极品,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田黄石素有“万石之王”的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
期刊
在镇江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套堪称奇珍的唐代酒具——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流光溢彩,精美绝伦,夺人眼球,它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更让人叹为观止。  1982年元旦,镇江丁卯桥金银器窖藏一次出土金银器956件,如果单以数量计算,是迄今为止唐代金银器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其中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是反映唐代人饮酒行令具体规范内容的珍贵实物,举世无
期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玉龙制作运用了新的“减地突雕法”,工艺即先将谷纹形状大致突现,再将四周地子减低,然后把尾部慢慢地用心
期刊
郭继生将王原祁一生绘画风格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前的早期画风、康熙三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的中期画风、康熙四十五年后的晚期画风。笔者接受郭继生的看法,若进一步结合王原祁仕途生涯来分析其绘画风格的演变,我们发现其中的契合之处:早、中期画风的分界点约在康熙三十年,正是王原祁入京为官的起始,所以,任职京师应该说是他早、中期绘画风格转折的关键;中、晚期画风的分界点约于康熙四十
期刊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从建国后发掘的墓葬考古资料来看,市域西部是汉代墓葬的集中分布地,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铜镜。这些铜镜大小不一,纹饰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涵盖汉镜的常见种类。本文择选了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性的有铭铜镜,以此为例,对市面上常见的汉代有铭铜镜的图文结合、书体演变以及铭文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鉴赏有所裨益。  铜镜背面铸铭文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样,至
期刊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原美术史系)第一次尝试性地将书画修复纳入到研究生教学中,书画鉴定与修复研究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方向,导师组为薛永年、冯鹏生、赵力三位先生,我有幸忝列门墙。应该说,修复进入研究生教学在国内实属首创,自此之后,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开设这一研究方向,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而由冯鹏生先生主持的“书画装裱与修复研究”也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热门的重点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