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我们老师要根据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著风格以及新标准理念,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乐于学习。此外,要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经过讨论分析取得认识的成功,使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中增强自已的学习兴趣。还有,可以以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新奇性、参与性和化学实验可视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从而乐于学习。
  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
  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就要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合作实验。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能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学生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学习中,个体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把自己与别人的做法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做法的不同,对别人的做法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在这种交往中,他们学会摆脱权威的束缚,相互尊重,互相协作,发展自己独立的评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会中去。
  三、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参与、组织交流等活动,建设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和谐平等的交往场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动手的时间,营造课堂教学的创新情景。让学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开发,不断地提供给学生以新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让他们能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防止其产生厌学情绪而失去学化学的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增强。
  四、教师要细致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化学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新现象所吸引,从而忽略了真正的观察。为此,教师一开始就注意当好领航员,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其实,所谓观察实验现象,就是要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领”,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观察习惯。其次,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怎么观察。实验前,我们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颜色、仪器的形状和连接。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重点,抓本质,对一些异常现象也不放过。例如,做镁带的燃烧实验,学生指导实验现象简单描述为“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强光”,其实伴随镁带的燃烧,还向上升起了一镂白烟,更重要的现象是燃烧前物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弹性,而燃烧后物质是白色,无光泽,松脆粉米状固体。这一现象说明反应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这正是此实验的本质。我们抓住此实验的本质,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五、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了走过的路线,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合理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探索,即教会学生学会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对一些知识,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一些疑难。如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和“化学与生活”的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参观、咨询、制订计划书、讨论与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走进了初中化学课堂。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文字、图片、声音等直观地传递给学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加快教学速度,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则可轻松解决。在传统的板书教学中,教师会浪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板书上,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课堂的知识容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对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将课上的难点知识、重点知识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一一展现在多媒体上,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够扩大知识容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勇于奉献,不断探究更多的能够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1964年,巴西人都认为巴西队能获得世界杯赛冠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半决赛中却意外地败给了法国队,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带回巴西。球员们悲痛至极,他们想,回去迎接球迷的辱骂、
分析高校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增强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并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新
本文以外向型民营企业立论,首先提出外向型民营企业的概念,然后分析我国纯粹意义上的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造成这种不对称的制约因素所在,然后结合现实,提出相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环境和实测地应力成果,根据拉萨—林芝铁路巴玉深埋隧道地形起伏特征将工程区划分为3个区段,利用边界荷载调整法对各区段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水运交通的特点,提出一种水运交通电视监控图像目标识别技术:使用两条细缝检测窗,对窗内的图像数据进行似然比法求差图像,序列图像相关去时域噪声及进行闭运算以弥合孔洞
肺部感染是心脏病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解我院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对2000年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
以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钢桁斜拉桥——元洪航道桥(主跨532 m)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板梁单元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该桥地震响应特征及阻尼器减震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跨
现场调研及试验研究表明,朔黄铁路西留肖中桥梁体存在大量裂缝,梁跨中竖向挠度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挠跨比通常值,梁体竖向刚度不足,难以满足大轴重重载运输要求。
我国研究发展27 t轴重通用货车意义重大,不但可满足铁路货运发展的迫切需要,还能使我国铁路货运全面达到国际重载要求。通过在京广线试验区段内选择跨度3.4,6.7,13.06 m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