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脉冲红外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微刻蚀单晶高温高压金刚石

来源 :光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短脉冲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加工技术加工金刚石微结构,研究短脉冲红外激光的光强、脉宽、重复频率、靶材与金刚石基片之间的距离等加工参数对金刚石的加工线宽、槽深以及加工效果的影响。当用脉冲宽度大于4 ns的激光作用在方向良好的单晶金刚石上时,光热作用明显,诱导产生金属等离子团的能量密度达到一定阈值且复合短脉冲激光能量作用下,单晶金刚石表层温度迅速上升至600°C以上,此时金刚石表层产生了刻蚀微结构;当用脉冲宽度小于4 ns的激光轰击靶材表面时,短脉冲激光轰击靶材诱导金属等离子团,可实现背面溅射相关金属靶材,
其他文献
改变激光脉宽,在硼铝硅酸盐玻璃内直写光波导,研究了脉冲宽度对光波导截面形貌、模场大小及定向耦合器透射比的影响.实验中,采用脉宽为239 fs单模/多模临界功率的激光制备光
针对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中乳腺癌灶对比度低、边界模糊且亮度不均匀等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马尔科夫随机场能量和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时域特征的混合活动轮廓模型。首先,基于模糊C均方聚类算法以图像的时域变化特征和亮度构建特征向量,构建模糊速度函数作为活动轮廓模型的边缘探测函数。其次,计算图像的隐马尔科夫场能量,以增强乳腺癌病灶与其他组织的差异。最后,以图中每个像素及其邻近像素的马尔科夫场能量为特征,利用k最近
利用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技术,结合柱透镜线扫描技术,在30 s内制备了面积为10 mm×10 mm的微米-纳米复合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激光加工效率。飞秒激光刻蚀后的硅表面包含双光束干涉引起的长周期微米结构,以及飞秒激光诱导的纳米周期结构。微米-纳米复合结构极大地提升了表面粗糙度,在毛细效应的作用下,硅在空气中显示出超亲水性,接触角从40°降为0°。测量烧蚀前后硅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发现激光加工后硅表面的Si-OH和H_2O分子的含量分别增加22.3%和13.6%,这进一步增强了硅表面的亲水性。随着激光照射
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大悟县装八寨地区地质遗迹、自然、旅游、人文等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根据地理环境、特色地质资源分布以及开发保护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初步提出装八寨地质文化村的创建思路与开发构想,旨在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地质参考依据。
利用分裂算符法数值求解二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He原子在反旋双色组合激光场(由椭圆极化的基频场与圆极化的三倍频场构成)中产生高次谐波的偏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基频场的椭偏率、强度及相位可实现对高次谐波偏振态从圆偏振到椭圆偏振以及线偏振的完全调控,为实验室产生偏振态可控的紫外-软X射线光源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