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附7例B超、双重造影及CT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对结肠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并有B超、双重造影和CT扫描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回顾分析B超、双重造影CT等表现。结果:B超检查的7例中,3例表现烟均匀性回声增强实质性肿块,2例不规则形混合回声块影;结肠双重造影有4例显示腔内充盈缺损并管腔狭窄,2例粘膜破坏,2例显示多病灶跳跃性病变;CT扫描中5例显示出病变,2例增强扫描后,见轻度强化。上述各
其他文献
病例女,53岁,中上腹持续性隐痛 2个月,进食后加重.1个月前在外院查 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粗糙.上消化道钡透示: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即按胆囊炎抗炎治疗.治疗 5天后,症状加重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幕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有
目的:观察和分析运动,巯甲丙腈酸及巯甲丙腈酸运动介入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例正常志愿者和1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基础双核素肾显像,运动
目的:分析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以证实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可有不同的特征。材料及方法: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及门诊转移性肝癌539例。采用AlokaSSD-650型及DiasonicsspectraVST彩色超声显像仪
评估T1^201吸收指数是否可以作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后评估的指标。方法:22例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经历了铊^20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肿瘤兴趣区与对侧头皮的
目的:评价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32例胆囊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诊断结果戌B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例胆囊癌中,肿块型14例,腔内型8例,厚壁型10例,CT诊断准确率为87.5%,B超诊断
伪影是指被扫描物体中并不存在而在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影像。CT图像中后颅窝常见各种形态的伪影,其中出现在脑干的伪影一般称之为亨氏暗区,本文旨在分析脑干伪影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