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管理:有章法有步骤系统推进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5日,本刊举办的第五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09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典礼在京隆重举行,南方电网公司获“领袖型企业”奖。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举行的“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高层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获“2010年全球契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报告”优秀创新奖。
  2010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南方电网在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排名第6。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企业形象在全社会广为传颂。在这背后,南方电网公司是怎样开展社会责任管理的?具有哪些特色?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入地探寻。
  
  率先倡导社会责任理念
  
  2005年3月,面对严峻的缺电局面,南方电网公司提出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眼睛向内,找准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使有限的电力发挥最大的作用。2005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力论坛“企业高峰会”上,南方电网公司高层做了题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演讲,引起广泛关注。南方电网公司由此被称为央企中较早倡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纳入战略管理融入日常运营
  社会责任作为价值理念,完全纳入了南方电网公司的战略管理。公司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上升为公司使命,是为数不多的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根本任务的企业。公司的宗旨、工作方针、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都深刻诠释了责任意识。2010年,面对西南旱灾、海南暴雨、广东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南方电网公司又提出“大灾当前责任在先”的理念,体现了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不懈追求。在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中,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职能由战略策划部承担,和战略研究、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责任制考核等工作衔接配合,形成闭环,较好地将社会责任纳入了战略管理,融入了企业日常运营。
  
  组织保障 规划指引
  
  国务院国资委首次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后,南方电网公司迅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社会责任工作。公司党组指出,要认真分析公司成立以来履行社会责任取得的经验,制订规划,有章法、有步骤、系统地推动社会责任工作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公司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设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工作机构。各分、子公司也明确社会责任归口管理部门,着手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截至2010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是中央企业中设置社会责任专门职能处室的八家企业之一。
  2010年,南方电网公司相继制定了社会责任工作规划(2010-2015)和社会责任工作管理办法,以更好地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管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2008]1号),提出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和措施,倡导、鼓励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5月,南方电网公司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印发后第二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很好地承接了1号文件的要求。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经按年编制和发布了3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的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读性、创新性不断增强,得到上级领导、专家同行和社会责任研究机构的较高评价和普遍认可。其中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被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组成的评级小组综合评级为四星半,是迄今为止国内评级最高的社会责任报告。
  
  主动开展社会责任沟通
  
  与丰富的社会责任实践相比,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沟通仍显滞后。结合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南方电网公司更加注重和利益相关方开展有效的社会责任沟通,将与利益相关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导入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责任沟通。公司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支持并促进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项基本原则;参加有关的国际、国内社会责任研讨会,和其他的优秀企业交流社会责任工作;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举办的系列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将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实践和理念引入MBA课堂,等等。公司总部各部门也按照专业分工,认真梳理利益相关方关心的社会责任议题,有效开展社会责任沟通工作。
  今后,南方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工作将按照“一个南方电网公司、一个责任品牌”的思路,系统推进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沟通和责任研究,形成南方电网公司特色,在全社会树立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南方电网公司形象,努力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信任和尊敬。
其他文献
10月18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中德CSR项目)和商务部《WTO经济导刊》共同组织的“区域责任竞争力培训——中国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了由《WTO经济导刊》主持、中德CSR项目支持的《中国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分析》研究报告,报告表明,部分地区已经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上升到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实现
期刊
10月19日,由商务部和瑞典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第五期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在沈阳举行。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辽宁省外经贸厅副厅长葛海鹰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此次培训活动是中瑞双方为落实两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中长期规划》,合作推进的项目之一。主要来自辽宁、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八省(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的60多名
期刊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第三届中欧社会责任圆桌论坛现在开始。大家知道,今年9月12日ISO26000正式获得通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发布,所以我们此次论坛的主题就是ISO26000与全球供应链社会责任。”  2010年10月12日上午9点,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伴随着本刊主编于志宏热情洋溢的欢迎辞,第三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  来自政府、协
期刊
企业社会责任,是目的还是手段,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有学者将其简洁地归结为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是行善赚钱,还是赚钱行善?无论是哪一种,都有被诟病之嫌。行善赚钱,将社会的需要和问题转化为企业的营利机会,被有的专家称为工具理性,有不纯洁之感。而赚钱就是为了行善,却又似乎有违企业营利之本性。  而每每当笔者谈到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竞争力理念时,遇到也是同样的问题,尽责任是为了竞争力呢,还是提高竞争力是为了尽责
期刊
旨在搭建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投资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广泛交流的平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9月18日-19日,2010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国贸三期)隆重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等嘉宾与会,并发表主题演讲,300余位房地产品牌价值优秀企业家代表、
期刊
过去的十年:企业社会责任取得了八大显著进展    《WTO经济导刊》:很高兴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十周年之际采访您。200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建立,引领并见证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十年发展历程。我们非常希望了解:站在联合国的高度和视角,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刘萌:2010年不仅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十年发展具有重要时代意义,而且是联合国历史上
期刊
“山东‘三区一市’的先行先试,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必将增强区域竞争力,从这一点而言,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考评是一个关乎地方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近日,山东省工商局党组巡视员、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长王天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省、市协会要主动加强和“三区一市”地方政府的合作,帮助建立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坚持政府主导、协会引导、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四
期刊
要闻纵览    第四届全球移民与发展论坛在墨西哥召开  2010年11月8-10日,第四届全球移民与发展论坛在墨西哥波多一瓦拉尔塔隆重召开。该论坛由联合国成员国家于2006年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政府间定期会晤以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移民与发展问题。本届论坛以“建立移民与人权发展的合作关系:共同繁荣、共同责任”为主题,来自全球131个联合国成员国家、38家国际机构和公民社会团体的700多位参会代表,重点就
期刊
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现。继2008年冰雪凝冻灾害后,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南方五省区再次经受了重大的自然灾害考验:长达200多天的贵州、云南、广西三地大旱刚刚缓解,肆虐广东的“凡比亚”就刷新了气象记录,“百年不遇”的海南暴雨紧随登场。  极端的自然灾害,挑战着人们的承受能力,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应急救灾能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企业,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将维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放置首位。在
期刊
2010年10月28日,广东电网公司首批四个绿色变电站之一,广东省第一座绿色变电站——110千伏佛山平西变电站正式投产。  平西变电站在绿色节能设计及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一是节能通风方面选用变频节能空调,采用隔热材料及太阳能LED灯,将为该站每年节电约42万千瓦时;二是节水方面加设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利用净化处理水源达700立方;三是降噪方面,采用低损耗、降噪型设备,并加装消音设施,主变噪音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