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的若干问题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aiquanha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创造文明是全人类担负的共同责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开化、进步状态和标志,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站在新千年、新世纪的起点上,全面审视世界文明的发展变化,大致可看出如下走势: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如影随形;世界文明多元化和多元文明世界化,这两个趋向乍看似有矛盾实则相互关联;社会主义文明、共产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必然归宿。
其他文献
英国纸业联合会原料部主任Simon Weston近日表示:日前曾有几篇报道聚焦地方当局拒绝回收废纸的案例正在增加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纸业联合会的成员。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以此为核心,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推行,激活了师生潜能。课堂上,学生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源头之活水.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互动的进程."马克思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这与当今倡导的生态课堂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技能训练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课堂成为师生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鼓励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提倡自
二<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所载姚曼波女士<再论孔子作<左传>蓝本>一文(以下简称<再论>),是对拙作<厌弃<春秋>尊<左传>>(载<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的"驳议".
积累古诗词是“学研文化”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育才二小语文研修团队经过实践,摸索出几种增加积累速度和效果的新方法。  一、在分类中积累  分类积累既能化大为小,减轻学生记忆时的心理压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作者分类。不同作者的诗歌,风格、内容、表达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李白的诗风格豪放、清新飘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又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具有浪漫主义情怀。陶渊明的诗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