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点睛之笔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i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失衡现象和深层次矛盾,从根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必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清除束缚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各种障碍,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战略性突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既要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要为实现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不仅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而且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调整经济结构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调整经济结构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经济体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面临增速放缓、需求结构调整和治理模式重构的多重挑战,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外部需求增长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我国稳定出口和增加国际市场份额的难度加大,扩大国内需求和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压力明显增大。发达国家抢占绿色能源、新一代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经济科技制高点,并通过“再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我国面临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任务更加紧迫。
  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相互交织的新老矛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持续较快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结构调整面临的新挑战是,在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尚未确立的情况下,面临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减弱的严峻挑战;在信息技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面临国际上绿色能源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面临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巨大压力,在主要产业核心竞争力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面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艰巨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调整经济结构面临的新课题
  
  从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新课题。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增长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的条件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多依赖。
  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制造业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过多依赖。
  在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等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的条件下,如何加快培育以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增加在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环节的比重,改变经济增长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多依赖。
  在城乡、区域差距扩大的态势尚未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样、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的条件下,如何突破深层次体制障碍,对已经形成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进行新的调整,加快推进收入分配、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垄断行业和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任务
  
  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新课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十二五”时期调整需求结构,重点应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鼓励以“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和职业培训等新兴消费领域,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大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基本住房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同时,适应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明确政府公共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积极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稳定和拓展外需,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互动增长机制。
  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40.1%,服务业比重则明显低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较快,但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基本上集中在价值链低端;重化工业产能扩张过快,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企业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
  “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由调整产业比例关系转向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必须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适应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还要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网络、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同时,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重化工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优化布局,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在实现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增大社会、环境和国际分工效应。
  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了较快增长,2004~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9.2%。人力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每年毕业大学生超过600万,几乎超过北欧芬兰、挪威的总人口。但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仅占6.5%,研发经费支出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61%;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上述两个比例分别仅为24.9%和0.84%。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态势尚未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仍不能满足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向培育以自主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此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在高档数控装置、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整车设计开发流程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优势品牌的大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建立全球生产运营体系;在装备、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的延伸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推进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由大到强的转变。与此同时,把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把优先发展教育和培训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逐步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2年,扩大职业教育,组织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在劳动适龄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后,创造和培育由劳动者素质提升带来的新“人口红利”,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以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和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推进城乡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突出矛盾,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还在扩大,2000~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8:1上升到3.3:1,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仍十分明显。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6.6%,过去4年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城市社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形成的基础设施、住房建设投资需求和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成为扩大国内需求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调整城乡结构关键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十二五”时期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吸纳农民工就地落户,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完善相关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吸纳转移人口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进一步优化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加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积极培育武汉为中心地区、成渝地区、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吸纳人口较多的新兴城市群,使其继续成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体。通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协调发展,争取“十二五”使其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重点推进区域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态势得到一定的控制,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增速一直高于其他区域的增长格局,2009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比2006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提高了1.4和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区域间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人口经济资源空间失衡、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滞后等问题仍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要加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必须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对特殊困难地区的帮扶和对口支援,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加快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围绕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此同时,要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促进城市化地区增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的主体功能,农业地区增强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功能,生态地区增强保障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
  以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要前提。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核电比重,扩大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能源,逐步提高非化学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加强对节能与提高能效、洁净煤、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对城市既有建筑实行节能改造,新建筑实行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方式。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加快建立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失衡现象和深层次矛盾,从根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必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清除束缚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各种障碍,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战略性突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作用。二是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范围,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促进财政体制更加公开透明。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垄断行业改革。放宽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明确行政性垄断企业的经营范围,保护民间资本合法权益。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建立常态化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分红机制。五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六是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形成科技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实践。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该在经济发展、民族问题处理及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以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完善     2000年,为了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党中央、
对于三公消费这样一个难题,我们到底能否解决,又怎么解决?我个人认为,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把"三公"消费问题纳入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并使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这将会使"三公"消费中
【摘要】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在为体育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体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加速了体育产业化进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应与时俱进,快速调整行业的经营决策思路,建立体育产业资本运营体系,以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变迁 奥运经济 体育产业 制约因素    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以体育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活动为目的的产业主体所从事的经营、
【摘要】问责方兴未艾,而 “问题官员”屡屡闪电复出,让公众非常不满。为了更好地解决问责与复出相平衡问题,需要对问责官员的复出程序进行必要且合理的规范,同时,还应配以相关的制度变革,才能起到一定的功效。  【关键词】问责官员 制度缺失 制度规范    自2003年非典肆虐引发问责风暴以来,官员问责现象屡见不鲜。相应的问责制度,也从地方试验逐步走向最近的中央立法。在重大事故或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之际,对负
【摘要】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关键词】腐败公式 中国实际 吸收 创新    从腐败公式谈反腐    拥有缺乏制衡与监督的权力是导致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腐败者的行为选择显然是一种风险决策行为,当收
【摘要】追究官员的责任应区分程度、定性准确、依法进行,从刑事、纪律、政治、道德等方面分别对待。应依据官员受到问责的性质分析其复出问题。应尽快健全和完善官员复出的制度规定,提高行政问责制的权威性、公信度。  【关键词】问责制 官员复出 责任政府 公务员责任    近年来,一些曾被问责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纷纷复出,使得刚刚兴起的行政问责制遭到公众和理论界对其制度价值指向的质疑。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何看待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从受众层次演进来看,从知识分子到党员干部,再到人民大众;从理论样态演进来看,从原生态到具体化、中国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思想理论教育人力财力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
【摘要】当前,我国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现象也开始凸显。社会企业是社会性和企业性的完美集合,它将社会创新和商业企业精神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更为主动的社会福利供给机制。社会企业鼓励从业人员更多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主动地学习未来发展的相关技能,从而打破福利的僵局。  【关键词】社会企业家精神 价值 公益创业 社会创新    当今世界,以公益为目的从事商业活动的社会企业在全球
【摘要】中国建立问责制的时间不长,还需不断完善。要将问责官员的责任作出明确的区分,防止被问责官员以主动辞职的方式来逃避法律制裁。同时要强化内部监督、明确政府责任、提高问责制度的刚性,并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并落实监督效果。  【关键词】问责 权利制衡 舆论监督    近年来,在强化对官员问责的同时,频频出现被问责官员又迅速被安排在异地或异部门就职,甚至还提升了的怪象。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