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对护生心理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护理高职生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护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护生学习健康评估实践知识和技能存在着求知、畏难、依赖、害羞、自满心理,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促进了护生对健康评估实践技能的掌握,为后期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 护生心理 心理表现
  
  健康评估是一门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在护理实践中,为确定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必须具备健康评估的知识和技能。卫生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护生有扎实过硬的护理技能,这样才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护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心理发展对实践技能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技能学习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制约的作用,而心理发展对于他们技能的学习也具有制约作用。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我们在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同时,特别注意分析研究并掌握护生的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对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为此,我们注重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对护生心理、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并与之交流,探讨了几方面的心理表现。
  1.求知心理
  护生从高中步入高职院校,有很大一部分由于专业选择的成功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兴趣。应该说,这种兴趣是护生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前提之一,特别是在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之后接触到健康评估这门课程时。本门课程是一门涉及很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科[1],是护理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其对以前的课程有承前的作用,对以后将要接触的课程和临床护理实践有启后的作用,可为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2,3],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护生都会产生一种新鲜感,觉得自己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掌握欲。教师要充分利用护生这一点,注意正确调整和引导他们,使其具有稳定的强烈的求知心理;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作风,正确规范的操作技能,为学习临床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畏难心理
  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的步步深入,实验内容的增多,操作难度的加大,护生在缺乏临床感性认识,操作中会遇到许多“拦路虎”,如在心、肺触、叩、听诊检查中,检查结果不正确,各种手法不到位;在回示教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当初高涨的学习兴趣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首先,做好护生的思想工作,告诉护生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而护理体格检查是健康评估的学习重点[4],使护生思想上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应经常举一些临床上的事例,告诫护生,操作不熟练,耽误抢救机会,有可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由此来教育护生如何为自己所选的职业去奋斗,如何做到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最基本的是有牢固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否则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它就是一句空话。其次,我们从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实践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数,编写了《健康评估实验大纲》和《健康评估实训手册》作为实践课的指导教材,护生易懂易学,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增加课后练习时间,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引导护生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从而消除畏难心理。
  3.依赖心理
  多年的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些护生基于不同因素而产生依赖心理,表现为实验操作中遇到问题,不愿主动独立思考,寻求解决办法,而是一味依赖教师和同学。如课上刚示教完的操作内容,进行分组练习,就有极少数护生说:“老师,我不会做,你再教我一遍。”或者操作中一遇到困难立即叫老师指导,而不是回忆老师刚才是怎样示教和讲解的,书本上是怎样写的,课前录像片上是如何操作的,以及课前自己预习的和教师讲解的有哪些不同,我需不需要课后去查阅一些资料以及和同学相互切磋,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这样的护生,教师要多启发,在每次的回示教中,应多抽查依赖心强的护生,培养他们独立操作、勤于思考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他们把以前所学知识充分运用起来,预习自学实验操作部分。自学是一种独立、主动的认识活动,需要动脑反复思考和探索、全面启动各种智力和思维活动[5]。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及时地督促检查他们的练习结果,加以评价。
  4.害羞心理
  护生很难通过临床见习了解与掌握身体评估技能,教学健康评估身体评估和心电图检查操作技能时,教师只能通过同学之间互为模拟病人或实验室提供模拟系统进行。在某些实验内容需要接触到个人身体和采取一定体位时,护生易产生害羞心理,如在胸部检查时,必须充分暴露,才便于检查,少数护生不愿暴露,给检查的护生带来了困难,操作不可能做好,更谈不上掌握了。此时,教师应采取交叉搭配的方法,把性格开朗的与性格内向的搭配为一组进行互检,并让性格开朗的护生先做被检查者,以逐渐消除对方害羞的心理。另外,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甚至差错,有的护生因无把握,害怕答错做错而羞于启口,当操作失败时,因怕给教师增加麻烦而不愿意请求帮助。对这样的护生,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对一些想问而又不敢问的护生,要多巡查他们的练习情况,或回示教中多提问,对护生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并注意态度和蔼亲切、热情耐心,获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同时加强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时、有计划地做好护生的心理指导,增强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5.自满心理
  自满是指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理后,人会缺少继续求知的主动力,变得骄傲自大,不思进取。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也常常发现有这样的护生,教师示教完课堂内容后,绝大多数护生认真练习,而他们总感到自己看了老师的示教后就会了;更有甚者,老师示教时都不认真看,认为自己看看书本,琢磨琢磨她行了,结果抽查时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做不好。如在人体上找出心脏瓣膜听诊的部位,总是找不准,神经系统检查看似简单,其实检查时要求很高。首先被检者要完全放松,检查者姿势正确,叩击部位准确,叩击力量要适中,才能将反射引出来。而他们在检查时很多反射都引不出,当教师指导或同学帮助时,却不屑一顾,总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对这类护生,要指出不足之处,最后教师总结纠正,促使其主动改正,并经常敲敲“警钟”,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促其谦虚好学,取得长足进步。
  总之,要搞好健康评估实验教学工作,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体察护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善于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与临床零距离接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慧芳,杨丽洁.《健康评估》课程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杂志,2009,23,(8):2214-2215.
  [2]胡芝华,张平等.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杂志,2008,5,(2):76-78.
  [3]马志华,张茹英,万宝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8.
  [4]姜莉鸣.优化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实验教学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79.
  [5]朱黎,雷玉,王文霞.开放实验教学对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J].健康研究杂志,2009.29,(5):2214-2215.
其他文献
目前医院职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利用业务系统登录口令过于简单的漏洞,私自访问不安全网站,下载并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私自接入不安全设备等问题,这些都
目的探讨本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时间、血清胆红素峰值(SB)及峰值出现时间,并寻求部分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产HD-368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9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更好发挥微泵作用.方法 对我科近6年微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
胃结石合并小肠结石致肠梗阻临床较少见,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及漏诊,我们于1998年-2010年共收治14例胃结石合并小肠结石致肠梗阻患者,通过外科治疗痊愈.
2009年6月,百胜餐饮集团发布了.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22.8%,估计人数达到了2亿人,而大城市成人超重率则为30%.在全国超重成人中,大约有6000万人处于肥胖状态,肥胖率
本文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健康教育资源现状的简要分析,提出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进行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的新观点,对于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作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和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后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130例经影像学证
医院档案信息作为医院的重要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笔者就如何提高和加强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做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