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批判与继承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理想是我国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的毛泽东,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中继承并超越了传统"大同"理想,完成了从"天下为公"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均平"观念到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从人道和谐原则到革命人道主义的发展,实现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关于理想社会思想的升华.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已经成为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全球国家间、地区间以及学科内部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规模和形式不同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多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但是,有些人对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产生了怀疑,如一些大院、大所邀请专家或国外学者作学术报告时参与的热情不高,再加上经费不足,学术交流处于瘫痪状态。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学术交流?根据近几年学术交流活动的经验,
最近,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把社会公益服务列为必修课,占1学分。据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有相似举措。将社会公益服务纳入到学分体系中效果如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的洗礼,毛泽东的伦理思想完成了从精神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嬗变。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嬗变既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面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我们需要反思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寻求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