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核CT诊断模型效能初探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影像科菌阳并接受胸部高分辨率CT平扫检查的1 7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937例,女827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38.4岁。由4名影像科医师对含病变的20 139幅CT图像进行分类标注(17种影像特征),以此作为训练数据集,构建肺结核CT图像CNN诊断模型。训练数据集数量最多的前5种影像特征依次为: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胸膜增厚、干酪性肺炎和胸腔积液。从已标注图像中随机抽取302幅图像作为测试数据集,以2名高级职称医师的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NN诊断模型和医师在肺结核CT诊断中敏感度和准确率的差异,统计CNN诊断模型分类错误的类型、数量,并绘制自由响应受试者工作特征(FROC)曲线,以测量该模型的最大诊断效能。

结果

CNN诊断模型对测试数据集中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胸膜增厚、干酪性肺炎和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33%(10 982/11 520)、73.68%(2 151/2 920)、73.07%(1 128/1 544)、83.33%(1 020/1 225)和94.11%(814/865);CNN诊断模型的总体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49%(339/355)和90.40%(339/375),医师的对应数值分别为:93.80%(348/371)和92.80%(348/375),CNN模型和医师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χ2=1.022,P=0.312;准确率χ2=1.404,P=0.236);FROC曲线显示,当敏感度为78%,假阳性区域个数为2.48时,该模型诊断效能最大。CNN诊断模型诊断结核病变的分类错误主要集中于纤维条索灶、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的混淆上。

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CNN的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该模型可辅助影像科医师的肺结核诊断工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addresses a computationally compact and statistically optimal joint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algorithm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ata detection in
高中英语教师一直在探寻着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努力去找一个更准确的方向,一条更好的路。就如何达到有效教学谈了见解,探讨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High school English t
胸腺瘤常发生在纵隔,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一类罕见肿瘤,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早期胸腺瘤无明显临床特征,多随其体积增长压迫周围器官或合并其他综合征时(如重者肌无力)被发
期刊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
一、案例背景追问就是在深入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语文教学中,追问就是围绕教学总目标,设计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
个子不高,话语不多,毫不张扬……初见胡启立,这个温州商人待人接物中透着儒雅、谦和,但又不乏睿智、坚忍。他结缘文登20载,用南源灯具“点亮”了古城文登的万家灯火。他择善
目的基于胆汁酸-法尼醇X受体(FXR)-脂质代谢通路探讨天然高负氧离子对亚健康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亚健康模型组30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予高脂高糖饮食及限制日常活动,造模时长5周。亚健康模型建立成功,恢复饲养条件,高负氧离子干预组(康养组)带往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康养7 d,自然恢复组大鼠喂养地点不变。比较康养前后大鼠外观、力竭游泳时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fault,possession,purpose 都是常用的英语词汇,其相关词组有的只差一个介词,有的只差一个冠词,看上去非常相似,但词义和用法完全不同。本文旨在通过对 at fault/in fault/t
近年全球金融危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期性金融危机的延伸,其结构性原因是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过剩和泛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浮动汇率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机制。21世纪以来,发达经济体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过度创新,大大促进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可能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但资产泡沫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出现流动性黑洞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导致经济衰退。中国可根据全球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