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如周善培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m7411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梁启超,一生拥有过很多朋友,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个朋友很特别,就是周善培,周善培作为朋友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总是及时指出梁启超的缺点,从来不说夸奖奉承之类的套话,从而成为梁启超名副其实的诤友。
   梁启超与周善培的相识,是在1889年秋,但两个人真正成为朋友,则是在1899年的日本东京。因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周善培到日本考察、学习,与梁启超再度重逢,二人相谈甚欢并结为至交,周善培当时提出了彼此交往的条件,即“互相多规过,少奖善”,就是要多给对方提意见,少夸奖少说奉承话,梁启超当即同意。周善培是这么说的,日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提醒梁启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尽了一个朋友的责任和义务。
   当时,梁启超是保皇学说的积极倡导者,而且经常宣讲公羊学,周善培就劝他少谈保皇的空话、少讲公羊学说,多讲些周礼。从那以后,梁启超就很少讲公羊了,转而研究周礼学说,但对于保皇一事,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善培劝他少谈保皇是正确的,只是当时梁启超没听进去,但周善培已经尽了自己的一份心。
   还有一件事,梁启超也没听周善培的劝,但结果证明周善培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就是出任国民政府司法总长一事。袁世凯当政时,召梁启超回国担任司法总长,周善培便劝梁启超不要就任,他说,“对德宗(光绪帝)是不该去,对袁世凯是不能去”,但梁启超碍于老师康有为的面子(康有为极力催促梁启超到北京就任),还是回国当了司法总长一职,结果错走了一步棋,一直为人所诟病。周善培认为梁启超的保守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般的言语能劝说得了的,怎么才能让梁启超醒悟呢?想来想去,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写一本书来劝说梁启超,他想到梁启超一向尊孔,就从孔子的书中找到了一些题目,花费了半年时间写成了《论语时义》一书,每章都借孔子的题目来讽刺梁启超的思想,然后让自己的弟弟周竺君带着书稿去见梁启超。梁启超当着周竺君的面看完了第一章,便连忙说道:“我已经遍身是汗,不能再往下看了。请你回去替我谢谢老兄,只说我知过了。请他容许我改过补过。”为了帮助朋友,竟然花费那么大心血写了一本书,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周善培对待朋友的一片真心。
   (作者唐宝民,摘自《读书文摘经典》2014年第12期)
  赏析
   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那些整天围着你说奉承话、夸奖你多么优秀多么伟大的人,当然能讨得你的欢心,让你高兴、让你自豪,但这样的朋友未必是真正的朋友;整天监督你的言行,时时指出你的错误,对于你身上的缺点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甚至不留情面、不讲方法,这样的人可能会让你反感,但绝对是真正的朋友,称得上是知音、诤友。
   “多规过,少奖善”,周善培的这条交友原则,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一定的啟发和教益。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题目:做您的 (女儿、儿子、学生、朋友、粉丝……)真幸福   提示:生活中的幸福是无处不在的,有老师给予的,也有亲人奉献的,不知道你感受到了吗?赶快拿笔写下来,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哦。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就医作文】  做您的学生真幸福   我的初中生
期刊
【片段导入】   1.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期刊
对于信念,泰戈尔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确实,信念融汇着我们天长日久酝酿出来的感情,承载着我们一路探索积累起来的认知,彰显着我们跋山涉水磨炼出来的意志。人一旦拥有了某种信念,就能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模样。  新闻论坛  信仰·信念·信心   年过七旬的老人响应改革潮流,承包6亩地,种下上百棵树,因为“不想当懒汉”;年轻的创业者回望成功足迹,感恩时
期刊
“大家好,我叫李梓菲!”她的介绍短之又短,并对同学们发出的惊叹声漠然置之。  她的眼神让我想起了波特莱尔散文中的一段话:“在我走过一家小咖啡馆时,一个乞丐把帽子伸向我,并投来令人难忘的眼神。如果精神可以晃动物质,如果磁疗郎中的目光能够给葡萄催熟,那么,这种眼神也会推翻皇帝宝座的。”是的,如果精神可以晃动物质,那么它比浠水还要纯净的眼神是可以把这个世界清洗一番的。  她的齐耳短发有一点点自然弯曲,风
期刊
静物就是静止不动的静态物体,如盆景、峰峦、雕塑、画作、工艺品、建筑物等。只要心有所动,都可以任由你选择,把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对生活的思索和领悟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来。  【左读名著经典】   我们走进屋子,我的眼睛立刻落到这幅画上。很久很久我一直看着它。   画的是一堆水果:芒果、香蕉、橘子,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第一眼望去,这幅画一点儿也没有什么怪异的地方……这幅画的着色非常怪异,叫人感到心神
期刊
【课内选段】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2.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
期刊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是一个脾气很差的女孩,几乎隔几天就和妈妈大吵一顿。身边的人都说我是个“大气球”,一点就炸。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傍晚,因为不整理书桌,我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怒气冲冲的我头也不回地跑出家门,赌气似的在街上乱走。大街上很热闹,闷闷不乐的我看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恍惚中,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倒在路旁的臭水沟里。我用脏兮兮的手胡乱抹了一下脸上的污水,抖了抖衣服上的水,不知所措地繼续往
期刊
生命是一场旅程,途中,我们会有美好的遇见和许多的忘不了。忘不了的事,忘不了的人,忘不了的美景,還有忘不了的那首歌。   记得第一次听到那首歌,是在上初中的第一天。放学后,我背着书包走出教室,广播里响起了悦耳的歌声:“看昨天的我们走远了,在命运广场中央等待,那模糊的肩膀……”那温暖的歌声和撞到心尖的旋律一下子包裹了我,我一下子湿了眼眶。这首歌就是《明天你好》。   每天放学,这首歌都陪伴着我,迷茫,
期刊
【课文导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选自《天上的街市》)  【技法讲解】  想象指一种特
期刊
【文题亮相】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词,比如《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等。这些古诗词里的优美景色是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这些古诗词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请从本学期学过的诗歌中任选一首,扩写成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