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与应答策略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的过程。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实际科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整个了教学过程,然而整个过程中幼儿对待教师的提问,回答较为單一,同时较少有孩子去提出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应该如何调动幼儿好奇心与积极性,使其兴趣点集中在教师即将呈现的材料上,从而主动探索材料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呢?这其中的关键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使用提问与应答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有效提问与应答的意义,教师提问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探讨提问与应答的策略,以期为科学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提供参考及建议。
  一、教师有效提问与的意义
  有效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联系教师与幼儿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同时,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有利于拓展幼儿思维,激发想象,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能力。
  二、教师提问中的问题
  (一)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前期资料搜集和深入的思考,常常被幼儿的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话语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活动中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二)调动不了积极性的提问
  幼儿喜欢新鲜的,具有一定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提问很难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提问笼统空泛,问题不明确;牵涉面太广,问题难度太大,超过了幼儿的理解水平,幼儿不知从何作答等。
  (三)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二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幼儿乱说,偏离主题,课堂教学活而乱。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应做到巧妙地引导,有控制地提问。
  三、教师有效提问与应答的策略
  (一)掌握提问艺术,优化科学教学
  1.开放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允许幼儿对一个问题做出多种解释或回答,其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而且还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例如:在科学活动《萝卜浮起来了》中,教师问:“萝卜放入水中会怎样?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打开了思路:有的说把萝卜放在碗里,有的说在水里放盐……但继而有幼儿提出:“为什么大家都放了盐,但是我的萝卜浮在当中,而他的萝卜却浮在水面上?”从而推动了探究活动的深入。
  2.递进性提问
  知识具有延续性和逻辑性,教师应在顺应幼儿已有经验、认知结构、思维模式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设计提问,使提问具有递进性。例如,在科学活动《振动产生声音》中,教师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小乐器发出声音的?”目的是让幼儿介绍自己在玩小乐器过程中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借此过渡到“鼓面振动实验”中。教师又通过:“如果我在鼓面上放个小布狗,用鼓槌敲了之后会怎样?为什么小布狗会跳?”等提问让幼儿对振动产生声音形成初步认识,接着,教师话锋一转:“上次玩的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它们又是哪里在振动?”等问题十分自然地将提问递进了一层,以帮助幼儿迁移知识经验。之后再次追问:“除了乐器,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发出声音,它们又是哪里振动的?”从而帮助幼儿拓展并巩固已获得的经验。
  (二)提高应答技巧,深化科学教学
  1.提升性应答
  在幼儿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巧妙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比如,在科学活动《影子》中,当教师问及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时,幼儿回答:“人站在太阳下就会有影子”“晚上用电筒一照,也会有影子”对此,教师巧妙应答:“是啊,当光被物体遮住时,有时物体就会出现影子。”这既肯定了幼儿的回答,又提升和梳理了幼儿的认知经验。
  2.多样性应答
  对幼儿回答的问题不是千篇一律地“好的,对”或不答,要注意应答语的广度,给幼儿一种激励,使活动呈现动感。例如,“你是这么认为的,请说说理由”“你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你的观点很有道理”等。另外,教师还可将一些问题交给幼儿解答,让幼儿从中学会赞同和批判。比如“他的想法怎么样?”“他的说法你同意吗?为什么呢?”。
  总之,提问与应答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当体现主体性、互动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原则。教师在了解幼儿、关注幼儿、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提问与回应的策略,才能真正体现集体教育的价值所在,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其中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他们把这作为一种游戏,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心世界,或是想象的空间,所以美术活动能充分表现出幼儿的天性,反映他们的本质,通过一些美术活动你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他们无法用完整的语言所表达的想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在
期刊
幼儿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环境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学习,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陶艺活动中教师在努力摒弃以往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强调被动接受旧模式时,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认知、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以儿童为本、游戏为主、家园共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学前教育观,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和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  我园开展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以《指南》为引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幼儿创设足够的自由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给幼儿提供一
期刊
教育是塑造人类心灵的系统性工程,是人与人灵魂的交往。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人们对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追求,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成分——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并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
期刊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利,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一个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一生永恒的财富。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呢?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等方面由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因此,幼儿期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1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有研究表明,2~4岁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而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2幼儿教育规律: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
期刊
一位美国科学家说:“为啥中国孩子画的太阳都是火红火红的,而美国孩子画的太阳却是什么颜色都有”。因此有人曾说:“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确实如今幼儿教学处在从以往陈旧的幼教模式向以幼儿发展为主、以幼儿活动为主的转化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但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认为绘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有部分人觉得现在的美术教学应该让孩子随意发挥,孩子想画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与幼儿学习、生活在一起,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教育内容,我们又不能等到教学时间再教育,任何契机、任何地点都要随机教育,而这种随机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教师应该敏锐捕捉生活中教育的契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一日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包含集中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室内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