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报道对衡水地区形象提升的影响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ffh8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公众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便捷,相关地区可以借助传媒报道的优势,有效提升该地区的知名度及形象,对该地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衡水为研究对象,阐述传媒报道对衡水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当前衡水地区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度挖掘、多元互动以及多方融入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传媒报道提升衡水地区形象的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衡水地区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媒报道;衡水地区;区域形象;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124-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衡水学院2014年度区域经济文化专项课题“传媒报道对区域经济的形象提升和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48
  一、引言
  相关调研显示,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意识逐渐增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衡水地区在实际的形象传播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衡水地区形象的提升。衡水地区若想打破这一发展桎梏,则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模式,借助传媒报道的方式提高衡水地区的知名度,切实将衡水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人居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全面提升衡水地區区域形象,为记录衡水、宣传衡水以及传承衡水贡献力量。
  二、传媒报道对衡水地区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传媒报道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能够有效扩大传统纸质媒体以及电台等媒介的传播格局,使得区域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广泛与便捷。由于传媒报道具备较强的实时性以及互动性,其不仅能够有效吸引社会的关注,而且能够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进而使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衡水地区及其文化背景。同时,将传媒报道与互联网相结合,能够切实释放出“1+1>2”的能量,既能够充分体现传媒报道的规范性、严谨性,又能够有效借助移动设备、互联网设备以及无线网络等媒介实现信息传递,进而全面拓展数据信息的传播范围[1]。另外,传媒报道可以将衡水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业等资源进行推广与宣传,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以及外来投资者,进而在全面提升衡水地区知名度以及区域形象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切实为衡水地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三、衡水地区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形象传播定位不够明确
  区域形象是物质文明以及整个衡水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不仅凝聚着区域发展的内涵与核心,而且能够有效展现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相关调研显示,衡水地区的区域形象传播定位尚不明确,缺少系统的规划,如《魅力中国城》栏目中,衡水地区站在旅游文化视角,将区域形象定位为“大儒之乡、生态衡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中,形象定位是南部功能拓展区域;《河北省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则将其定位为“生态休闲衡水”,并树立了“北方湖城”的区域形象[2]。现阶段,虽然衡水地区的区域传播形象定位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数量多且相对分散,无法充分凸显衡水地区的区域价值。因此,需要对衡水地区的发展现状、历史遗迹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梳理,进而帮助其明确形象传播定位。
  (二)区域形象传播主体较为单一
  现阶段,相关调研显示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主体单一的现象较为明显。具体而言,受形象宣传职能、管理机制以及宣传职责等因素的影响,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主体仅局限于企事业单位、政府宣传部门的相关人员,导致形象传播的效果较差。另外,由于广大市民尚未意识到区域形象传播的重要性,缺少形象传播意识,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人员以及组织结构建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发挥传媒报道的作用与价值,也没有全面激发衡水地区人员乃至河北省人员对衡水地区进行形象传播的热情与积极性,并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区域形象传播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衡水地区区域形象的提升[3]。
  (三)区域形象传播途径相对传统
  在新时期,传统的区域形象传播路径以及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形象传播需求。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衡水地区形象传播途径仍以传统的广播、电视以及短信等传播方式为主,严重阻碍了衡水地区知名度以及区域形象的提升。同时,衡水地区是河北省较为年轻的经济发展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在整个河北省始终处于中下游,加上受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衡水地区在实际的形象传播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导致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路径过窄。
  四、传媒报道提升衡水地区形象的策略
  (一)深度挖掘,明确形象传播定位
  衡水地区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其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被称之为“董子之乡”,拥有被称为“衡水三绝”的毛笔、鼻烟壶以及金鱼,有安乐秧歌、戳脚、阜城剪纸以及武强年画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六个核桃”“衡水老白干”等多个知名品牌,同时衡水人具有顽强拼搏、不甘落后的“衡水精神”,且十分注重教育,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都[4]。另外,经过对衡水地区湿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区域地缘等优势的充分整合,能够有效明确衡水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传媒报道的方式,深入挖掘衡水地区文化、市政、经济等多重优势,为打造出具有衡水形象的特色与品牌奠定基础[5]。
  (二)多元互动,明晰形象传播主体
  在新时期,衡水地区应积极强化人作为区域形象传播主体的重要性,全面探索人成为区域形象传播主体的具体措施,确保衡水地区逐渐形成多元互动式的形象传播模式,进而全面打破以往宣传主体单一、传播范围狭窄以及宣传力度不足等桎梏。传媒报道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拓展衡水地区的形象宣传主体,而且能够切实形成多元化互动的形象宣传模式,具体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发挥政府部门的宣传主体优势。衡水地区政府部门应正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主动与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进行信息化对接,同时建立健全的政府传媒宣传平台,为衡水地区的形象宣传畅通渠道[6]。其二,通过传媒报道、政策激励以及宣传呼吁等方式,调动衡水区域内的社会组织与机构,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衡水地区形象宣传的工作当中,切实发挥出社会组织与机构上传下达的传播功能,为衡水地区的形象传播创设良好契机。其三,鼓励衡水人民成为区域形象传播的主体,政府部门应积极与社会机构、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大衡水地区形象提升的宣传、推广力度,从而全面鼓励社会群众从自身做起,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最大限度地提升衡水地区的整体形象。   (三)多方融入,拓展形象传播路径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衡水地区若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区域形象,则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形象传播当中,从多个方面拓展衡水地区形象传播的路径。其一,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报纸、电视台以及电台等传播途径,并将其作为衡水形象传播与提升的基本渠道之一,同时开辟与衡水企业形象提升的专题栏目。其二,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的传媒报道方式,如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中嵌入形象宣传广告链接,对衡水地区的区域形象进行宣传,并且可以通过传播报道的方式,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众自主参与到城市形象的宣传活动当中,进而切实为衡水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7]。其三,借助传媒报道能够有效促进衡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如加强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闾里古镇、河北衡水湖以及周窝音乐小镇景区等旅游景区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在有效提升衡水地区区域形象以及知名度同时,辐射周围其他产业,确保衡水地区加速聚集发展势能,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五、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传媒报道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桎梏,促使区域信息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对衡水地区的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衡水地区在形象提升过程中仍面临传播定位不明确、传播主体单一以及传播途径落后等挑战,使传媒报道的作用与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应充分借助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导向,通过深度挖掘,明确形象传播定位、多元互动,明晰形象传播主体、多方融入,拓展形象传播路径的方式,有效增强传媒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亲和力,进而全面提升衡水地区的区域形象以及知名度,为打造出美丽衡水、美丽河北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英,陳宗宇,陈江,等.衡水地下水洼地超滤对盐迁移和孔隙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国家方案[J].水文过程,2021,35(5):31-33.
  [2] 崔红芳,程凤林,张军芳,等.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衡水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2):51-52,66.
  [3] 李珊珊.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衡水市实体经济营商环境的调查与研究[J].河北企业,2021(03):34-35.
  [4] 张晓颖,柳谦.浅谈“3+2”创新思维驱动下“文旅衡水”产业联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商讯,2021(04):1-2.
  [5] 辛跃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J].工会信息,2020(15):28-30.
  [6]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衡水市-沧州市”城市链发展构想[J].上海城市管理,2020,29(04):21-29.
  [7]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市—衡水市”城市链发展构想[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3):40-47.
  作者简介:张蕊(1983—),女,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信息,参与社会突发事件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网民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经过多次传播后,其中一些信息会被夸张渲染,让网民产生疑惑、愤怒、恐慌等负面情绪,进而引发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在解决突发事件的同时,也应及时应对伴随而来的网络舆情。本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地方政府舆情应对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也阐述网
摘要:在数字时代,传统纸媒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报社记者自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时代的变化给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报社记者应当顺应数字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转变传统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同时不断学习和应用数字时代的各种新媒体技术,重构自身职业身份,实现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本文探析数字时代报社记者身份的重构和转型,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数字时代;报社记者;职业
摘要:新时期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从三个路径着手:一是破解国际传播中的刻奇困境,实施好国际传播的分众化表达,树立谦谦君子的国际传播观;二是在总体外交布局下谋篇布局,重视大国传播中的对华友好民意培养,巩固亚非拉传播中的优势基础;三是发挥好中国警务国际传播的亮点作用,塑造平安中国的国际形象,在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同时为世界人民提供公共安全产品。  关键词:中国形象;刻奇;警务国际传播 
摘要:新的传播业态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媒体队伍结构、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有力保障。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人应整合媒体理念,争做具有传统媒体素养、新媒体制作技能和一定管理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培养传媒复合型人才展开论述,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区县融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新闻传播是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传递新闻的一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校园中,新闻传播同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高校校园媒体新闻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其特征,提出高校校园媒体新闻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包括正确传播价值观、正面导向作用、建立积极思想观念、坚韧情感纽带、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五个方面。同时,深刻剖析其作用及影响,指出目前发现的问题并给出有实际意义的解决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时代医院工会应当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工会宣传教育基本职能,筑牢党的思想政治宣传阵地。应坚持党对医院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以工会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提升宣传队伍素质,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宣传教育,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和职工之家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典型传播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