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为实体经济装上资本的引擎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业兴邦!实体经济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就没有国家、民族的未来。如何用资本的力量参与铸就这个基石?凯璞庭集团董事会主席李金华用十六载的探索和努力,奉献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力量,也给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实体经济是金融资本的土壤、金融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引擎。”关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的互相支撑和促进的内在逻辑,李金华坐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集团总部办公室和我们娓娓道来,声音并不高亢响亮,目光却透出从容、自信。
  以市场的需求为核心
  2001年10月15日,李金华独自来到上海,开始人生事业的打拼。十六载不忘初心,十六载风雨兼程,以坚实的脚步,踏响了一曲激扬人生的铿锵音符。
  十六年来,他立足高远,成功投资了数十个项目,其中许多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他参与投资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让城市更加美丽。棚户区改造,成千上万的居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水系整治使广大群众拥有了舒适、秀美的生活环境;一条条宽广的道路,提升了城市更高、更安全的交通效率。
  他致力于产业升级转型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齐头并进,帮助地方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入。
  他身体力行,深入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精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众多的农民顺利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他排兵布阵,构建了触角伸向全国的创新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2011年至2016年,他领导的集团参与各类项目的总投资超过800亿元人民币。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都是李金华践行以资本的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下,集团业务花开全国而结下的实体经济果实。
  创业就两个字,成或败。回顾创业历程,“我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基本上就是一连串的失败和一连串的成功,”李金华满怀感慨,讲出了这句看似矛盾实际充满哲理的话。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深深懂得,失败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为丰富、走得更远的经验,而成功,则可以让事业拥有更为壮阔、也更为舒展精彩的舞台。
  李金华的第一次创业是2002年。他和一个朋友成立了一家电信增值业务公司,做宽带接入和移动通信方面的业务。创业的动机和灵感,来自于那时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不能很好地互联互通发送短信。当时发现这一商机,李金华委托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一个叫“短信通”的中间软件,先去联通公司洽谈,然后再去移动公司。如此,通过Pc端的桌面软件,移动和联通就可以实现非常便捷的互发短信。“短信通”软件非常畅销,第一次创业,成功似乎轻而易举。初尝创业甜头的李金华踌躇满志,却很快就遭受了挫折:不久之后,两大移动运营商直接签署了互联互通短信,“短信通”失去了市场。
  “有一些失败是必然要到来的。因此,唯有不停創新,才能让你的企业持续地保持竞争力。”李金华从第一次的创业快速成功到快速失败中,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创业者的任何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能够持续满足市场不断延伸的需求,才能有很好的发展,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的交替就那么一两天。
  一切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核心!从顿悟到这个道理开始,李金华注定以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以此为原则。多年来,凯璞庭集团推出的每一项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地方政府和实体产业的需求,准确定位、随时调整、抢占高位。
  “双井悟道”
  2004年,李金华协助巴士在线股份完成A轮350万美元融资,并且担任董事会秘书一职。巴士在线当时是一家初创型的移动视频运营商,主要以公交车移动电视为运营平台。“这是另外一种创业,”李金华说,“除了自己开公司创业之外,到一家初创型的公司,跟着这家公司共同成长,也是一种可贵的创业经验。”在李金华看来,创业的核心并不在于最后你的企业做得有多大,挣了多少钱,而是通过参与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加入创业平台,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当拥有了这种能力和广阔视野,创业的成功概率无疑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巴士在线,李金华待了近三年。这三年,李金华充分体验到了成败瞬息变化的感受。好多次,人们都觉得公司明天就要关门了,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半年没有发工资。为了省一点钱,他晚上就睡在会议桌上;为了支持工作,他用自己信用卡分期购买电脑给同事用……若干年后,李金华再次路过北京建国门外大街,看到不远的大楼上巴士在线LOGO闪闪发亮的时候(此时巴士在线已经成功登陆中国创业板),他也一次次问过自己,当初自己是为了什么坚持?“还是梦想和责任,”李金华淡定地给出了总结,“活在这世上,人总得有梦想。因为梦想很美,有梦想才有动力和远方。”
  靠着这份梦想和责任,2006年圣诞前后,巴士在线拿到知名投资机构崇德投资的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07年1月,李金华毅然选择了新的征程,因为他还有更高更多的梦想。
  这一次,他并没有急于直接去追求事业的扩展,而选择了去做一件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读书。他报了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的研究生班,又选购了一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典哲学书籍。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李金华很少出门,除了去上课,就待在北京双井桥的家里看书,因为多年来的市场打拼和创业经历,让他有了更多思考。作为创业者,没有哲学思维,很难把握住企业的航向。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决定了这个企业能走多远;而拥有的资金,会决定一个企业能不能活过今夜。李金华深刻地意识到,金融资本服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能否找到一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帮助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这是所有企业的需求,而需求恰恰就是市场。
  如同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一样,读书和思考,让李金华幸运地实现了他的“双井悟道”。对于任何的一次创业,阶段性的成功和阶段性的失败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一次的成功说不定就是下一次成功的基础,而这一次的失败也有可能是下一次成功的经验保证。在创业的前行路上,我们不害怕失败,也不满足于成功!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从此点亮了李金华今后以资本的力量服务产业的先进理念。   登高是为了看得更远
  2008年初,完成人生领悟重要节点的李金华回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他计划以这个公司为基础,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资本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各种经济业态提供所需的资本服务,让企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为资本而发愁。这个平台就是日后凯璞庭集团的雏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里,李金华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李金华更是经历了各种的成功和失败,但是对于一个深刻理解“成与败”内在逻辑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一路的风景,说起来都有了几分云淡风轻的意味。
  “成与败,常常交织在一起。值得分享的是,我自己一直保持了充满自信的状态,在攀登山峰中不气馁、不满足、不停步。”李金华微笑地说,“而每一次的登峰,都会带给我对于资本和实体产业之间更多的逻辑理解和感悟。”
  2012年,凯璞庭集团正式成立。李金华领导的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在澳洲、欧洲设立办事处、子(分)公司遍布国内主要城市的综合型投资公司。在业务方面,提供完全覆盖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实体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本服务。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凯璞庭集团提供从方案咨询设计到一站式投融资服务,从项目建设到综合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功能,参与数十个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短短几年,凯璞庭集团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凯璞庭人拼搏和奉献的足迹。
  在产业发展基金板块,凯璞庭集团为地方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入做了大量的资本服务,在农业食品、旅游文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
  在创新创业板块,凯璞庭集团受托管理和直接投资建设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创业基地,以金融资本服务为核心,全面整合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构建“金融资本”+“智力资本”的创业孵化体系,帮助数百家企业、上千的创业者实现了创业的梦想。
  在资本市场板塊。凯璞庭集团以牵头、参与等方式投资了大量的股权投资项目,其中包括蚂蚁金服、滴滴打车、博纳影视等知名项目;在直接融资板块,凯璞庭集团投资了大金所中国固定收益的服务平台,为中国数千家的银行提供固定收益服务。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李金华的努力和拼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先后获得“江苏省十大金融新锐青年”“2016年度中国长三角青商领袖”等荣誉;担任了科技部科技咨询协会、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专家,中国PPP研究院专家,上海市、江苏省等地方政府创业导师等社会职务。
  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企业家,李金华一直以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做人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关爱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捐资助学。
  2013年,他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孩子提供生活费学费的支持;
  2015年,他在家乡南通地区发起设立总规模1000万元、首期200万元的青少年发展基金,旨在更好地支持南通地区青少年创新创业和弱势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2016年,他参与发起了江苏益生同心儿童发展基金会。
  2016年11月,凯璞庭衡麓青少年发展基金举办2016年“圆梦助学”活动,40名南通优秀中学生获资助。
  此外,李金华还主动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传递给社会,通过各种公益培训、政府讲座、企业讲坛等形式,传播资本服务产业的经营理念、操作实务等。
  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河南省财政厅、内蒙古财政厅、工商银行培训中心、南京银行培训中心等几十个地方,都留下李金华传道授业的身影……
  “成为一个以‘结善缘、积厚德、做大事’为核心精神的企业家”,是李金华的一贯追求。这九个字,浓缩了李金华十六年的创业感悟精髓,也是凯璞庭集团在以资本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将现代商业品德与中国传统善良品质完美结合下的美丽绽放。
  鹰击长空,志在九霄。未来之路,依然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我们相信,李金华会带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拼搏精神,引领凯璞庭集团不断前行,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实体企业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舒秀文是我国著名戏剧和电影表演艺术家,她有个独生子名叫兆元。受她的影响,儿子中学毕业后也开始学习戏剧表演。  在第一次参加排戏时,兆元被导演安排出演一个不起眼的跑龙套的角色。兆元得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有种被大材小用的感觉。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那天演出时,他表演得马马虎虎。  舒秀文在觀看了儿子的第一场演出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递给他一张戏票,嘱咐他一定去看看自己演出的《带枪的人》那出戏
期刊
未来互联网发展,更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场景”,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场”。  不久前,马云和李彦宏隔空对战,做了“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两个高峰论坛,有一点火药味。特别是对大数据本身,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马云认为数据很重要,是原料,没有数据什么都不行,听起来很有道理。李彦宏提出不太一样的观点,认为数据不重要,创新和技术更关键,并且还举例,说工业时代煤像数据一样是原料,但煤的重要性肯定不如蒸汽机,听起来
期刊
众所周知,从1901年第一次发诺贝尔奖开始,至今已经走过120年。除了世界大战中断的几年,每年都要发放大量的奖金,而且未来还要越发越多。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要求,奖金要相当于“大学教授20年的薪水”。诺贝尔到底多有钱,发奖发到今天奖金还没发完?  “炸药大王”  尽管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让“诺贝尔”这个名字变得举世皆知,但他并非家族中最富有的人。  1833年10月21日,一个瘦弱的婴儿在
期刊
①  常听到有人说:“如今都已经是键盘时代了,为啥还要强调写字甚至练习书法呢?”其实,这是一个如同问“当今快餐和外卖这么方便,为啥烹饪和饮食反而越发讲究了呢”一样,是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  快餐、外卖只是让你吃“饱”,美食才能让你在吃饱的同时吃“好”。而好好写字和把字写好,正是在文化上善待自己。你熟练地用电脑打字与用手写一笔好字,能是一回事吗?  电脑打出的是“字符”,人写的是“字”;“字符”只
期刊
吉姆是个老农,突发奇想要读大学,社区学院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他,介绍说第一学期有四门课:“英语、数学、科学和逻辑。“  “逻辑?什么是逻辑?”吉姆問。  负责人回应:“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你有割草机吗?”  他很自豪地回答:“有啊。”  “如果你有割草机,那么从逻辑上说你就有草坪啦。”  “是的,我确实有草坪。”  “如果你有草坪,从逻辑上说你就一定有房子啦。”  “是啊,我确实有房子。”  “如果你有
期刊
智慧零售的概念近来引起广泛关注。  与传统的零售业态相比,智慧零售变得更加“聪明”“贴心”,能真正做到“用户至上”。具体而言,首先,智慧零售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超前預测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完全可以做到为某个或某类消费者量身定制,满足各式个性化的需求;第三,智慧零售的“智能化”可以贯穿消费者整个消费过程,给人们带来极致舒适的别样感受。  总的来说,智慧零售的关键在于“预测”“引领”和“个性
期刊
做人做事,均需要“大智慧”,企业家应该是通过“大智慧”成就企业从而成就自己。个人、企业“受伤”与张长虹缺乏“大智慧”有关?  2017年6月9日,张长虹与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新湖集团拟购买张长虹所持有的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12%,转让总价款为17.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张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的比例为42.31%,仍
期刊
世事无绝对,成功无绝对,失败无绝对,活法无绝对。这个时代,我们尤其应该重新理解、定义、谈论失败,把失败当作重启我们生命观的引子。  我去过美国很多次,我也在中国经商20多年。这两个地方,给我感受最大的不同,不是先进与落后、开放和混沌的差异,也不是富饶和贫瘠的差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美创业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最核心的表现为,我们对失败的态度是特别不一样的。  在中国,基本上是一种成功动机过剩的氛
期刊
1950年2月,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在共和国经济战线上悄然打响。  针对猛烈的物价上涨,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周密部署,上海等地国营粮食公司遵令将紧急调运来的米面连续抛售。暴涨的粮价突然稳定下来,囤积居奇者措手不及,只得蚀本出货。趁跌价,国营公司又购进大批物资,为进一步平物价、稳市场作准备。至此,投机资本遭受毁灭性打击,再也不能兴风作浪。  没有什么比抑制通胀,更能让新的执政党迅速赢得民众的支持
期刊
成了股民之后,堂姐的文艺气息荡然无存,专栏不再更新,书也看不下去,说好的小说迟迟没有动笔。  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上升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存在感”已无处不在。不过,对于全国1.2亿股民而言,却找不到太多“存在的价值”,我的一位堂姐就是一名自称失去了存在感的前股民。  堂姐对股票最初的印象,不是2008年的股灾,而是2014年。一次去外地旅游,随行的大叔们一路上愁眉苦脸,拿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