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外延伸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延伸拓展。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讲述以校本课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外延伸的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外延伸;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21-02
  2003年国家发布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这一标准规范下,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要求高中阶段学生须完成至少4学分的学习任务(必修、选修各一模块)。在各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紧密,课程安排较满的情况下如何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值得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有机结合,这就为学校开发和建设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课外延伸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加工、展示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如何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需求,延伸课程内容,拓展其课外知识,这就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开发了符合学校特色和适合学生发展的四门校本课程。
  一、信息学竞赛之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1模块内容,要求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学有余力,对程序设计有较为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推动下,开发符合竞赛培养标准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领域势在必行。
  在校本课程设计上,选择对于编程初学者较容易掌握的pascal语言作为课程语言,建立学习互助小组,通过教师的教授,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到数据结构与算法艺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精心的课程安排,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连续多年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佳绩,多人保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
  “人工智能初步”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模块5的内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在模块学习中,要求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较为浓厚,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实际教学,借助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机器人竞赛单元及各项机器人竞赛赛事,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尤为必要。
  基于这一需求,我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以机器人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对机器人机械、控制、传感器、控制软件四大部分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开发、组装各类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课程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2模块内容,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码单反相机、DV摄影器材已经普及,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使用手里的数码器材,发挥数码设备以及使用者最大的潜力,还需要通过较为专业的学习过程。
  选修2模块提供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但课程内容仍显过于简单,这就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需求。结合我校信息课程教师的实际,发挥教师在摄影、图像处理以及影视短片创作中的优势,开发了“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以数码相机使用、摄影构图技巧、图像后期处理技术、DV摄像机使用,DV短片创作、影片编辑为主要教学内容,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践创作为主,设定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中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学生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为学校校园电视台培养了大量的学生骨干力量,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创新与再加工,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外延伸。通过不同延伸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所学领域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实际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飞.信息技术课的课外延伸[J].陕西教育教学,2012,(10).
  [2]王丽君.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与学生社团结合的探究[J].课外阅读,2011,(2).
  [3]王晓.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J].考试教研版,2012,(10).
  [4] 胡晓军,秦玉莲.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J].信息教研周刊,2010,(8).(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我爸爸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学校里是专门管学生思想纪律的政教处主任,还兼学校的工会主席.
我们的学校--君山路小学,坐落在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她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不信就随我参观一下吧!
期刊
我们这个宇宙是个令人困惑的宇宙,我们这个世界是个令人困惑的世界.rn一方面,放眼宇宙,似乎一切都井然有序.星系、恒星、行星郜按规律变化和运动,毫厘不差,以致科学家一度相
技能人才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属性,导致其投资风险要远远大于通用性人才,因而现实中经常存在投资不足现象,这是导致我国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而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光芒万丈的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不起眼的恒星,大多数恒星其实不是我们熟悉的太阳这副模样。它们中许多温度比太阳低,体型也比太阳小,它们就是所谓的矮恒星。天文学家在这些恒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句名言是爱因斯坦说的.
摘 要:跨校区的课程教学影响着多校区大学的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如何减少跨校区课程教学的成本是多校区大学面临的共同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可以降低跨校区课程教学的时间与交通成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环境可以增加不同校区的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对于北半球的观星者来说,狮子座是春季天空中最灿烂的星座,它在每年4月上旬的晚上9点左右升上中天。在黄道12星座中,狮子座也是格外醒目的一个。狮子座中最明亮的星是狮子座α,在中国称之为轩辕十四,它与牧夫座的大角以及室女座的角宿一,组成了春夜里很重要的“春季大三角”,非常容易找到。狮子座肉眼可见恒星有70颗,比较亮的有8颗,其中轩辕十四与它上方的5颗星组成了一个反写的问号,这就是狮子的头,其他3颗亮星
2006年12月,美国宇航局的官员宣布,美国计划在月球的一个极地建造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前哨站,即月球基地。据估计,到2024年,月球基地将永久性派驻人员。 In Decem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