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挺好之悖论

来源 :文汇百花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辛唐米娜的第二本书。从《逃离爱情》到《绝不堕胎》,这个女子变得越来越热爱剑走偏锋。欲望的火焰在烧,没有谁会因为看见的只有烟而免于被焚毁。在书中,16岁的卢小雅怀上了老师的孩子,绝不堕胎,17岁生下女儿卢错错,就此作为单身母亲颠沛流离;成年的乔米狼狈地涉足了一场婚外恋,选择堕胎,算得上明智,然而却陷入了魔鬼般的梦魇;丁俏君拿自己的子宫作为双刃剑,报复了那个虚伪的男人,同时几乎毁灭了自己;别澜阿姨的女儿在大学期间堕胎,终因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悄然自杀,留下一个悲哀的母亲隐忍着生活;纽遥该是这本书中唯一可以不堕胎的女子了,她和男友大路郎情妾意,纽遥怀孕,总该可以生下腹中的BABY了吧。然而,总有必须堕胎的理由,纽遥堕了一次胎,最终因此而死。堕胎,还是不堕胎,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终极难题。
  如果说生活如同开屏的孔雀般灿烂鲜艳,那么,在孔雀美丽的尾羽和丑陋的屁股之间,作者似乎更津津乐道于揭示丑陋得触目惊心的孔雀屁股。《绝不堕胎》里的男女众生,他们的心底里大致都是希望过得清澈骄傲一些的,然而,在现实生存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极其的不堪。虽然书中的流行元素很浓,但辛唐米娜的老到和寒气还是透过文字逼仄而来,不像她的年龄。小说的语言简洁、干脆,不乏一些巧妙的比喻和冷静的沉思,甚至近乎冷静的残酷。平安夜,乔米和纽遥吃了火鸡套餐,便没了钱交电话费,她说:“鱼与熊掌向来有仇。”随口而出,却大可回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被纽遥的男友大路理解为:“死去的那个人多像你的丈夫啊,白天看着像,晚上看着也像。”喷饭之际,你会隐隐感到一丝苦涩,难道这就是纽遥如获至宝的爱情?关于青春,她说:“二十七岁的女人,的确是个尴尬的年龄,青春像一只向拐角疾逃的狗,急匆匆地转进拐角,还有一截尾巴不甘心地甩在外面。”关于婚姻,她写到:“硬碰硬的离婚是用一盆滚烫的水煮青蛙,青蛙决不会乖乖地听任宰杀,只会奋力挣扎,这样的结局很可能是锅翻火熄的两败俱伤,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他用小火慢烘,青蛙就会慢慢适应水温,慢慢煮死。”
  读一些网络出身的作者的文字,最令人遗憾的就是过度自恋。自恋其实也无关大碍,女人是需要一点自以为美的,从这一点来说,个中分寸作者拿捏得还算适度。书的封面上有句口号:“女人要自我救赎,必须从身体开始”,虽然它的力量被视线上方那具红布缠裹的诱人躯体镇压掉不少。据说辛唐米娜还创建了一个关于堕胎的辅导组织,至少我们不该猜疑这个早慧女子的热忱。
  
  《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
  
  李白的独特在于他不但是个“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的天才诗人,也是一个似乎不受社会规范束缚的漫游者,还是一个高度自信而又四处碰壁的矛盾体。但大多数国人对李白的了解还只停留在“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之类的传说层面。所以,关于李白的身世与人生经历的研究应该是李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原名为《李白论稿》,且由臧克家先生于九十高龄时题签,后应出版社要求改名)一书的问世,是有着它独特的意义的。范震威老先生凭着对李白研究的兴趣和积累下来的深厚学养、严谨的学术追求,历时4年,苦心完成了此书。其对郭沫若等学者的李白论的质疑,也使他在众多李白研究的学者中自成一家。
  
  《达芬奇密码》
  


  如果有人声称《最后的晚餐》中其实有一个是女人,而这个女人还为耶稣生下了后代,在秘密团体的保护下,他们一直活到了今天;此外,达芬奇是这个秘密团体的大头目,大科学家牛顿则是被其册封的骑士,你会有何感想?我的直接反应就是被它吸引住了,毫不费劲地将这本400多页的小说,一口气读完。没人会追问作者的这些大胆解释是否靠谱,比如圣杯、骑士团和郇山修隐会这样充满神秘感和争议的内容,作者不过是把它们用惊险小说的外衣包装了一下而已。遗憾的是,这一类小说的通病也没能避免:由于过于追求悬念效果,小说的某些情节十分牵强,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此外,有些地方非常模式化,例如在故事进行到一半时,某个新的人物登场了,老到的读者便极有可能从中猜到结局。不过,如果你只是希望有本新书可以帮你打发一个闲适的星期天下午,顺带满足天性中不倦的好奇心,该书还算值得。
  
  《一路走来一路读》
  
  美国其实也是一个普通地方,并不生来就是今天模样。从历史中一步步走来,它也是险象环生。在独立之前的北美英国殖民地时期,这块土地上就滋生了奴隶制的恶疾。很多年里,它还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是一个大乡村。后来,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脚步,美国突然迅速地改换了自己的面貌。在此期间,面对历史的遗留问题,也面对因猛烈变革而发生的新问题,他们也曾一样缺乏经验,一样应对维艰。可见,这些先行变革的国家,也只是在暗中摸索着向前走的,非常可能在磕磕碰碰中,因迈不过众多沟坎中的一个,在那里翻了车。今天的变革者们,虽有诸多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但是,毕竟也有一些教训可以借鉴。也许,就因此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看到这样的故事,作者也就随手记录下来了。当然,随手记写下的,还有一些感想。就这样,边走边读,阅读是一大乐事,旅程也还在继续之中。
其他文献
1998年,教师伊恩·巴姆林和朋友在阿联酋度假旅游,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其中一个旅行包内、朋友托他们带的一个盒子里装有大麻。而这些不寻常的“芝麻”给他们带来30个月无法想像的牢狱之灾  两个犯人静静地对视着,远处发电机的嗡嗡声穿透45度高温,钻进他们的耳朵。几秒钟后,对方开始动手了。粗糙的自制刀具上盛开着锋利无比的锯齿状的刃,准备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一块块瘀青,一道道血迹。阴暗潮湿的走廊挤满了皮开肉绽的噼
期刊
即使是他们的影子触碰到了比自己高一等级的人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在几十年前被官方宣布废除,但在小城市与乡村,其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官方的一纸声明便可以消除的,即使在新德里与孟买这类国际都市中,昔日在种姓制度中位于最底层的“贱民”依旧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并非他们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在他们甫一出生时便被婆罗门等等级的人们在心灵上深深地打上烙印,这烙印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消除
期刊
一    前几日打球扭伤了腰,直也直不起,弯也弯不下,尴尬得和我的岁数似的,不上不下。年岁是爹妈给的,怪谁都没用,只好继续尴尬着,腰却不能,所以赶紧去协和看,生恐不小心毁了下半辈子幸福。  协和大夫的脸几十年不曾换过,人人都长那样,特别讨打,可还是要陪个笑凑前去问,“大夫,您看这不妨事吧?……”谨慎得和遇见自己亲爹似的,“医者父母心”么,这里的大夫普遍没心肝,省一字就是“医者父母”,倒是很相合。 
期刊
秋天是个懒散的季节,她的脚步总是很拖沓。街边的树叶半黄半绿,死皮赖脸闲挂在枝头,怎么也不舍得离去。早起有点凉,风不太大,却把她们摇曳得楚楚可怜。老天也被秋的拖沓感染,从昨天晚上就开始酝酿,到现在也没能下出场像样的雨来。偶尔滴落的几星雨点,估计是丫打哈欠时挤出的浊泪。  打开车门,里头竟然有很多苍蝇。很奇怪,所有玻璃都摇的很紧,它们是从哪窜进来的?打着车子,开了暖风,苍蝇们稍微活泛起来。恍然大悟,这
期刊
当电影不再只是记录火车进站出站的工具的时候;当电影不再仅仅是西洋镜的时候;当电影开始编织梦境和震慑的时候,它便成了一个多面体,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任何人群。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禁片。  众所周知,影片被禁止的原因无非是3个:暴力、政治、色情。但其实很少有电影会因为纯粹地符合了以上3个条件之一而被禁止。 确切地说,真正的禁片,除了从事其拍摄的人以外,绝对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于是,对
期刊
化男人的版图,好似少数民族的融合,稀释   在泱泱国土。他们遥相呼应,不考虑顺流逆流,只在乎自己的生命轨迹。他们带来了亦步亦趋,他们放弃了亦步亦趋。他们光芒四射。所以,他们不拥有自己的独立国土。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这些都是享受,主要目的还是体现和占有。提到私人聚会,目光一起聚焦在“性”上,名流这个词语更增添了遐想的空间,因为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并没有彻底扼杀大众的联
期刊
《KEN BURNS JAZZ》    歌手:路易·阿姆斯   特朗  发行公司:SONY   唱片介绍:  这张专辑所选录的阿姆斯特朗的作品,年代涵盖相当广泛,由最早期的1923年一直到1967年,共25首。唱片由阿姆斯特朗及其乐团早期最为经典、艺术成就极高的OKeh录音揭开序幕,唱片所包含的均为正宗新奥尔良爵士的经典,从中不难发现,阿姆斯特朗的小号演奏果然是一枝独秀。其一系列的杰作早
期刊
她因为要嫁给我,费了一些周折,其原因在她的父母。  当她的父母知道她有我这么一个男友时,出于对女儿的爱护,找人了解我的情况。根据他人的反映,对我有了这样的印象:玩世不恭,喝酒打架,家庭情况一般。  按我们那个城市的标准,她家庭条件不错。无论从人还是从家,她父母都觉得我和她的女儿太不般配,于是就想办法劝她和阻拦她。连她的好友也劝:嫁给一个放浪不羁的人,危险啊。  她却对大家说:知他不羁。但能和他生活
期刊
Metrosexual 这个新词实在无法按照“信、达、雅”的要求把它翻译成浅俗易懂的现代汉语。“metro”一词出自希腊语,意思是“母亲”。然而“母性”一词早已被延伸为另外一个意思,所以暂且译为“雌性”。男人雌性化正在成为流行的时尚。雌化不等于妩媚,招展不一定是花枝。笑的刹那没有酒窝,却有耳环的叮当作响。男子修整的大抵并非关键地盘,只在细枝末节轻微地婉转。  阳刚向阴柔的拓展,不是PH值,要么酸性
期刊
方案一   喂!你好,我是伊晴儿。喂!我听不清你说什么,请你大一点声,不行,我还是听不清楚,请你再大声一点,对了,现在听得清楚了,听见“嘟”的一声后,请留下你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方案二   喂!你好,我是伊晴儿,请问你是谁?     方案三   喂!你好,我是伊晴儿,请留下消息,我将抽空给你答复;如果你留下好消息,我将马上答复你;如果你留下坏消息你将得不到答复。听见“嘟”的一声后,请留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