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社会进程的工业设计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工业产品。一个产品,对于普通大众,更多的是议论它们的材质、性能等,而很少去考量设计因素,但是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出现,使这一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变。人们从iPhone开始接触苹果,执著的情感认同很快便延伸到了苹果的个人电脑iMac、音乐播放器iPod、平板电脑iPad等产品。对于工业设计的追捧,在被称作“果粉”的苹果数码产品的狂热粉丝身上得到了体现。我们对排队抢购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很难想像,进入二十一世纪,苹果公司的每款数码产品发布,都会在世界各地的专卖店引发彻夜排队抢购的热潮。
  “我先是被苹果的设计所吸引,开始了解到乔布斯这个人,被他的天才、魅力所感染,然后就被苹果俘获,成了它每一款产品的忠实使用者。”同为“果粉”的汉庭酒店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季琦的告白,似乎在告诉人们,苹果的魅力所在,正是工业设计的魅力所在。更有无数普通的“果粉”会拿着苹果产品津津乐道:“这就是我想要的。”


对苹果产品的大量需求,也使苹果零售店的数量逐渐增加。图为位于上海的苹果零售店。


普通大众更多的是去关注一个工业产品的材质、性能等,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产品的设计因素。

  苹果产品的设计灵魂,很能引爆我们对工业设计的关注。设计可谓苹果取胜的关键之道。一手缔造苹果神话的乔布斯认为,苹果的位置,处于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交界处。工业设计,使产品不再仅仅只是商品,也可能是一件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品,一个时尚文化的概念……
  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其实,人类应该对工业设计并不陌生。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史前人类在磨制的石斧石刀、装饰的洞穴上,已经能够看到工业设计的雏形,被刻画在遥远的石器时代了。
  只不过,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工业设计又很年轻,它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经历过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开山立派。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可人们又不得不为琳琅满目却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而苦恼。为改变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所带来的工业产品的痼疾,工业设计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论渗透到哪个行业,工业设计一出手便屡有斩获。
  以汽车工业为例。当汽车随处可见,人们就会要求它不再只是台像火柴盒般简陋粗笨的交通工具。在汽车巨头群雄逐鹿的一个多世纪里,工业设计成了汽车产品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法宝。“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品牌的形成首先是产品个性化的结果,而设计则是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先决条件。”曾任宝马产品开发主管的赖茨勒这样描述着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自从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产业就不停地围绕着技术和外观推陈出新。


工业设计改变了社会进程,苹果公司的数码产品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图为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的雕塑,设计者选择了1953年款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这一代甲壳虫汽车被亲切地称为“小椭圆”)作为创造对象,结合聚酯和铝材料,打造了这一独特的作品。这款设计被恰当地命名为BeetleSphere(甲虫球体)。

  通过一台设计不落俗套的汽车,便可一窥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大众甲壳虫轿车的横空出世,迅速打破了以往传统汽车的机械化冷漠感,用设计软性温柔的一面抗拒技术硬性冷漠的一面,其独特的造型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得到市场的青睐,创造了一个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1938年,第一辆甲壳虫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下线,此后,它便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汽车史上的最畅销车。


1969年,在美国洛杉矶的在一个汽车电影院里,大众甲壳虫汽车的车主们在观赏一部迪斯尼新作品《The Love Bug》。

  甲壳虫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1930年希特勒委任工程师费迪南德·波尔舍(保时捷的创始人)设计一款可以广泛使用的大众化汽车。1931年,波尔舍迎合当时风靡的流线型风格,画出了甲壳虫轿车的草图,1935年造出第一台样车。他把大自然中甲壳虫的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甲壳虫汽车前脸造型,曲线优美可爱,整体化的车身设计,具有节奏韵律的美感,同时还很好地应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者最初并没刻意附会在“仿生”的理念之上,“甲壳虫”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纽约时报》上,美国人觉得这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波尔舍本人也许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可爱的“甲壳虫”会在未来世界演绎成为汽车工业史的佳话与最受世人瞩目的经典车型。


2011年8月5日,在墨西哥普埃布拉探访大众甲壳虫汽车生产

  历代甲壳虫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汽车文化的演变,甲壳虫一直坚持着复古路线,其圆润可爱的造型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它所体现的美学价值,至今仍在向世人证明,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还可以传达情感、代表个性、甚至创造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化”。
  工业设计表现在它的定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充满了活力和成长感。
  工业设计以工学、美学、经济学等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
  20世纪70年代是工业设计加速发展期、重要转型期,后现代主义等具有新思潮色彩的设计流派打破了传统的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师们纷纷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因此,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十年后,ICSID在1980年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将工业设计的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这叫做工业设计。”从定义的变化不难看出,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化和电脑的冲击等因素,开始促进工业设计向多元、多极化发展,行业间的界限模糊了。设计师不再按照产品的类别进行硬性分割,而是更注意设计对象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关系,必须跨出设计对象的设计范围来考虑问题。比如,设计一个杯子,不能单纯地以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或以优美的造型为标准,而要考虑它在什么场合使用,要让杯子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工业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范围日趋增大,除了针对工业产品本身进行设计,还需要解决好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
  



2014年11月7日,甲壳虫汽车造型的工艺品在北京举办的“探寻墨西哥之旅”的展览上展出,该甲壳虫汽车造型的工艺品使用上万颗玻璃弹珠、手工制作五年完成。

  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设计定义,是ICSID在2006年颁布的,定义为:“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工业设计的不同定义,可以发现,工业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设计理念也愈发更高更新。工业设计可以说是科技进步的龙头,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第一步,也是科技进步的第一步、至为关键的一步。
  向机械产品中注入灵魂
  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认为:“设计师的工作是向机械产品中注入灵魂。”
  工业设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工业产品看似不起眼,却因设计而拥有了生命。1858年,带橡皮擦的铅笔设计问世,将常用的书写与涂改两种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通过设计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也让书写变得更加便利;1985年,设计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设计一款会“叫”的水壶,通过在壶口位置安装个小哨子,水一烧开,小哨子就会鸣叫,一把小水壶就阐述了工业设计上的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创新。1976年,乔布斯与沃兹尼克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诞生,次年4月便设计开发了Apple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功能、键盘、电源和造型的个人电脑产品,也是第一台在市场上销售的个人电脑。在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信息时代,简约的IT产品更能融入到个人生活中,经典的“少即是多”理论得到了苹果公司的完美诠释,其产品设计的极简约风格成了不变的灵魂。如,苹果在2001年设计的ipos播放器,凭借其优秀的工业设计成为了全球音乐播放器无可争议的霸主,全球占有率达到了70%。以乔布斯为代表的极简约设计理念,似乎让纷扰的信息社会尽可能变得简洁明了,难怪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和效仿……


“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项目的发起人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和伯特兰·皮卡德。


“阳光动力”号计划追求的是制作一架完全由太阳能驱动的飞机,它可以昼夜飞行,实现环绕地球一周的航程,而且在此期间不消耗任何发动机燃料,也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质。该计划希望凭借这一创举来向人类展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地勤工作小组的职责是综合考虑天气条件、地理环境和各种与飞行计划相关的因素,及时调整操纵方案,优化飞行轨道。

  不只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可见工业设计的影响,大到飞机这样的大型工业产品同样也少不了设计的奇思妙想。在人力飞机的发展积累了制造低速、低翼载、重量轻的飞机的经验基础上,美国在80年代初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以太阳辐射作为推进能源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其动力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组、直流电动机、减速器、螺旋桨和控制装置组成,飞机翼展14.3米,翼载荷为60帕(6公斤力/米),飞机空重90公斤,机翼和水平尾翼上表面共有16128片硅太阳电池,在理想阳光照射下能输出3000瓦以上的功率。1981年,“太阳挑战者”号以平均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1.1万英尺的飞行高度,完成了165英里的飞行,成功飞越了英吉利海峡。此举,拉开了太阳能飞机研发设计的序幕,太阳能飞机的经典的机型有“太阳神”号、“天空使者”号、“西风”号、“太阳脉动”号、“阳光动力”号等。2014年6月2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2号在瑞士成功首飞,这款机型机翼展长达72米,翼上安装有1.7万块超薄且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其日间吸收的能量,能保证飞机在夜间也可飞行。太阳能飞机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设计可以改变生活,崇尚绿色出行在太阳能飞机的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希望能在2050年实现飞行器的碳排放量为零的目标。
  最能向产品倾注灵魂的,也许莫过于机器人的设计了。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手臂功能相似。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Unimation”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UNIMATE)”,意思是“万能自动”。1962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动”,这款机器人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成功研发带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Shakey,这款机器人堪称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从此拉开了设计制造第三代机器人的序幕。2006年6月,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为“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的夜间飞行效果图。

  



上组图为“阳光动力”号太阳能飞机的生产车间内景及生产过程图。此架飞机翼展61米,这样以降低诱导阻力,并最大限度地扩展太阳能电池板的接收表面。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7日,迪拜骆驼赛跑俱乐部举行的比赛中,机器人骑手被绑在骆驼上参赛。骆驼比赛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运动之一,现在,装配有减震器和GPS导航功能的机器人成为了新时代的“骑手”。骆驼的主人在赛道旁远程控制机器人骑手手中的鞭子

  目前,机器人已出现在餐饮行业和其它一些行业,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它将影响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我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人类历史步入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作用也由简单的功能转变为精神的功能满足,工业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愈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让消费者满意成为首要目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各种工业产品必须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吻合市场需求的趋势,设计师必须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趋势与特点,对新的应用理念进行发明创造。为此,设计师的作品不仅是为满足个人的表现欲望或体现科学技术,也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外在形态,而要实现从产品的技术设计到产品理念设计的转变,对现有的生活进行延伸,对具体的生活理念进行物化。
  工业设计突显的人文关怀色彩越来越强烈。现代社会引发诸多的现实的社会问题,消费者使用产品功能的同时,还会追求一种心理的共鸣、一种与物质的和谐而非对抗,设计师因此必须实现从功能设计到情感设计的转变,设计产品时不仅考虑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到产品的情感语言,通过产品体验,帮助使用者达到情感诉求的目的。
  工业设计将越来越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密切相关,每项新材料都能为设计师带来灵感,为消费者带来新的观感体验。苹果公司使用了GE公司的一种新型塑料来设计iPod的外壳,用新材料塑造出来的竞争门槛,让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跨越。Glare,在行业用语中指由薄铝片和环氧玻璃纤维结合在一起碾压得到的金属纤维制品,合理设计使用Glare层板可使空中客车A380客机结构减重30%,从而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D3O technology,是由英国D3O实验室和美国的滑雪衣制造公司Spyder所共同研发的智慧衣料,它柔韧、有弹性、坚固、耐冲击,可依选手身体外形直接制作模型,所制成的滑雪衣有如滑雪运动员的紧身盔甲。   



2014年10月10日,201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近3000名选手在合肥展开激烈角逐。

  “绿色设计”将成为工业设计的主流价值,工业设计助推人类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兴起伊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最新成果,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等。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使得颇具理想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的流行有了现实可能。“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设计师必须以更负责的态度来设计创造工业产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节能环保。如使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以保护自然资源,强调产品的实用性、节能性、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广泛使用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在俄罗斯索契举行,来自47个国家的参赛者到场。

  工业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更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新材料的运用,或者是朝着“绿色设计”发展,但不变的是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其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也是融入生活的一部分。


2014年10月10日,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机器人大赛中,仿真机器人吸引了大批市民的目光。


2013年6月9日,在贵阳市贵州饭店,机器人在表演舞蹈《打鼓江南style》。
其他文献
大理空气花园的两位主人,叫阿翔和阿纬。  认识几年,他们从来不谈理想,也很少谈论生活本身。你甚至可以理解他们其实是走一步看一步,只是每一步都走得细心且耐心。  包括他们的造园,也不在最初的计划之内。而且时至今日,对于空气花园所赢得的赞美,他们也有些纳闷:造一个园,美观舒适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他们初到大理,不为寻梦也不是寄托梦。是的,当他们还年少,他们到过大理爬过苍山,他们还在读书时就结伴行走
期刊
冯峰这个名字早有耳闻,是从一个业界颇有名的建筑师那听得,说是一个画画的,还写书,并谓之“很牛,他家特别牛!”“牛”字能从这位建筑师的嘴里说出来,实属不易。于是,2015年立春前日,我坐上了伸入北京“东半球”的6号线,目的地就是位于宋庄冯峰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出了6号线东夏园站,眼前一片萧瑟之景,有种恍惚的穿越感:灰色柏油马路占据视野三分之二,小区工地空荡无人,6车道马路上汽车松散飞过,若不是有地
期刊
以“冰雪北京 诚邀五环”为主题的2015北京新年倒计时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办,鸟巢13000平米大屏幕上变换各种绚彩画面。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为了区别“大众文化”,首次使用了“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一词,目的是揭露这一所谓的“文化”其实无异于毫无独创性的工业产品。而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政府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之下,将原本在文化批判理论
期刊
美国虐童介入之路  合理地将孩子从不称职的父母手里“夺走”,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一百多年前,美国开始审慎地在“保护家庭”和“保护孩子”之间寻找最优之道。  1874年1月,纽约“地狱厨房”街区一栋廉价公寓楼里,十岁的玛丽·爱伦备受煎熬。  她父母双亡,称一位C太太为妈妈。即便是冬天,她也没有鞋袜可穿。除晚上到院子里上厕所,她被禁止外出,也不得与其他孩子玩耍。而晚上的床,仅是铺在窗户下的一块地毯
期刊
拱花作品和雕板  细雨偏逢连夜霾,把春日的西湖装扮得“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心甘情愿来杭州当“人肉吸尘器”,只因为有位大隐隐于市的雕版高人黄小健。中国木板水印有两大最高技艺——饾版和拱花。有很多流派的雕版艺人,都宣称自己修成了这两大秘笈。但直到如今,唯一让这两大秘笈合体作品重现的,只有隐居西子湖畔的这位。黄小健的家兼工作室就位于这栋民国建筑的二楼。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黄小健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饾版
期刊
最近,“大V”越来越变成一个贬义词。我的同事、朋友也常常开玩笑说我是“大V”。是的,我的新浪微博有不少粉丝,虽然在真正的“大V”面前,这是个小数字;虽然我也不承认自己是“大V”,可也没权利阻止别人拿这个开我玩笑。“大V”就“大V”吧。  这些天不断有师友提醒我,让我注意微博表达的尺度,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家人所以紧张,是因为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
期刊
墨尔本还是一个孩子。从1847年维多利亚女王宣布墨尔本市正式成立起,满打满算,168岁的年纪,在历史长河中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年轻城市。如同浩瀚原始森林里的一株新生红杉树,“youngandinnocent”,年轻无畏,毫无羁绊,在充沛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肆意生长。在这个城市里,阳光和空气都是自由的味道。黑格尔认为,精神的最高定性是自由。而艺术,无外乎是精神的自由表达。在这样最本质的哲学诠释之下,墨尔
期刊
你家还看电视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无厘头,但仔细琢磨却又恍然大悟。的确,看电视的观众与时间,都越来越少了。甚至有报告称,“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三年来从70%降至30%”。尽管之后有人对此数据提出质疑,但一个事实显而易见—电视正在被边缘化。  但突然有一天,电视又成了热点。自今年5月乐视发布“超级电视”之后,几个月时间内,雷军发布了他的互联网电视小米电视;李彦宏和李东生联合发布了“TCL爱奇艺
期刊
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末班车”的中国能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9月10日,“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在北京、河北廊坊举办,全球著名趋势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倡导者杰里米·里夫金应邀首次来到中国,与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进行对话,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即将来临的后半个世纪,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
期刊
“每一次都是在民营企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安全感和发展以后,又迅速被国有资本放大和淹没,随之而来一个大规模退潮现象,不安全感就会回到我们身边。”  1992年,中国明确建立市场经济后,民营企业家开始诞生。多年以后,中国成为经济总量第二大国,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家们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此过程中,针对民营企业家的种种不确定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在9月份大连达沃斯夏季论坛上,经济学家张维迎又一次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