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的材料有限,所以我们所建造的一系列房屋抗震功能较弱,不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这一地质灾害的出现,导致房屋坍塌,进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所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让广大居民倍感惶恐。为了减少地震灾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相关专业人士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出现不可避免,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可以阻止地震的出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我们只能够采取预防的方式来保护广大居民的安全。为了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其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现代建筑工程也开始提高建筑要求,着重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通过这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实质性需要。由此,本文就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U45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国土范围内有很多地区是属于地震频发的地带。地震的频繁发生对建筑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设计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地基结构、规则性、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设计,要不断强化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点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地震频次与强度的分析和考量,以此来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1、建筑结构无法抗震的原因分析
  在进行地震预防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从根源上减少地震,对广大居民所产生的实质影响,而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要点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针对以往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建筑结构无法有效抗震的一些实质原因,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适当的解决对策,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更强。第一点主要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以及当地居民的危急意识并不强烈,比如有些地区没有发生过较为明显的破坏性地震,所以一些居民开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地震对自己当地的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出于这种心理,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直接忽视了抗震性这一根本原则,导致在地震到来之时建筑结构不堪一击。第二点就是某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弱,也就是说,他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都是一些价格较为划算的原材料,那么这些原材料并不具备稳固性、坚硬性等特征,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不会受到平时的各类天气现象影响,但是在面对较为重大的自然灾害时,就会暴露出明显的破绽。第三点主要是不同地区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做出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比如有些建筑管理者选择了成本较为低廉的建筑原料,从中谋取利润,而在房屋建成之时,相关的人员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当前的很多建筑结构设计并不正规,并没有贯彻落实科学性的原则,进而导致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还没有充分地意识到科学防震的重要性,导致了房屋的抗震功能较弱,甚至在地震发生时由于个人的疏忽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2.1 从建筑结构钢度设计入手
  强化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水平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当中,对于其抗震设计每个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的理念和观点,但其考虑的基础是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刚度。目前我国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常常会采用低含钢量的方法去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这不但会对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影响,同时对工程结构的稳固性造成一定的降低。所以,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就必须要严格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结构设计,尤其要注重对建筑结构刚度的设计,为建筑工程的安全负责。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震的波形为结构带来的影响。例如在一些较为平坦和稳定的平原地理环境,可以使用先进的设备仪器进行地质的勘查,结合以往发生地震的波形和破坏强度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地震体波的纵波、横波方向和传递的速率分析,可以分析出其地震的等级多为低等级,但发生较为频繁,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刚度的计算结果达到抗震标准,尤其要注意多频次低等级地震的抗震水平。在满足结构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中可以适当降低钢材的含量,而在一些地质较为不稳定的山区地点,就必须要严格的进行工程结构刚度的计算和考量。
  2.2 注意对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设计实现建筑抗震性的提升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建筑工程项目结构受力的均衡,如果没有考虑规则性设计而过分重视外观,或没有重视地形、结构抗震性很容易引起重心不稳导致建筑抗震性的下降。所以必须要合理进行抗震缝的布置,确保建筑的抗震性。一方面,结构设计中必须要能够做到简单化设计,通过简单化的计算可以得出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使整体抗震性更加精确。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构的规则性设计,要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受力的均匀,保持重心的稳定。
  2.3 合理选择结构尺寸
  公民建抗震设计中,要合理选择结构尺寸,这样能够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公民建筑物的外形和尺寸不符合抗震设计标准,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其抗震性能就会大大降低。工民建筑物的设计标准要以抗震性能为主,同时抗震方案的选择要简单,人员才能提高抗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高层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明确规定的建筑物的尺寸、面积、规则、质量等,所以工民建結构设计时要合理选择结构尺寸,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达到要求。
  2.4 建筑场地加固处理
  如果建筑物的稳定度较好,在发生地震后,建筑被破坏的程度就会相对较小。而建筑物的稳定度取决于建筑场地的稳固程度,所以在进行一些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时要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场地。如果某处施工地的土质较软,且含水性较高,施工人员避开此地施工,或者对此地进行加固,以此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有些工程没有办法避开土质较差的地方,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加固。第一,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将之前较松软的土壤替换为较好的土壤,保证该地不会出现下陷的情况。第二,强夯法,用大锤对此处进行夯实,保证不会因为承受较大压力而出现下陷的情况。第三,水泥土搅拌法,在该处混入水泥,让土壤和水泥充分均匀地搅拌在一起,以此提高此地的承受力。第四,高压喷射注浆法。通过高压将混凝土注入土壤内,以此加强该地的硬度,避免此地出现下陷等情况。施工团队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来进行合理科学地施工,保证在发生地震时,该地不会出现下陷等情况。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会开发地下室,但是一旦发生地震,地下室会直接被掩埋,所以高层建筑一定不要开发地下室。   2.5注重建筑結构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设计增强结构稳定性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当中,其水平、垂直布局是否合理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建筑结构中的承重墙部分,其水平面和垂直面的位移是决定建筑抗震性的关键,设计时水平向垂直向的墙尽量布置均匀,使其两个方向的位移相当,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在实际的设计当中必须要加强对结构布局的合理化设计。施工时要利用现代先进设备仪器进行结构水平、垂直的精确测量,确保墙体的水平、垂直构建的平整性,按照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进行刚度、质量的科学设计,确保建筑重心靠近底部,尤其要防止出现建筑结构上重下轻的情况。
  2.6提前规划,遵循抗震规范
  其次,在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会先制定相应的房屋设计图,但是房屋的设计图更加考虑的是房屋的整体效果以及内部建构,在这种情形下,没有凸显出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线,因此,在后续的地震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提前规划,也就是说,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研读抗震设计手册,并结合该地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整,提出可行性的思路。为了避免后续房屋的坍塌,相关的专业人员可以提前选择该地的一小部分区域来制订区划图,展开地震的小区规划,然后针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地震安全性综合评价,在评价完成之后,分析抗震设计要点,按照通过的抗震设计进行施工,一旦出现临时情况,需要及时地向上级进行反馈,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都有章可循。
  结语: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的出现对广大居民的实质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所以为了保证当前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我国必须要重视不同建筑结构是否具有较为强大的抗震功能。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沿用更加新颖的国际抗震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保证不同的建筑物在面临地震威胁时受到的影响更小。虽然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以提前做好抗震预防,减轻地震灾害对社会所产生的实质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提升建筑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邱斌,赵宝生.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中部分问题的分析[J].建筑结构,2019,49(24):119-124.
  [2]马玲.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J].建材与装饰,2019(36):74-76.
  [3]钟多利,张威.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85.
  [4]茹彩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35):111-112.
  [5]万仁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居舍,2019(34):127+135.
其他文献
【摘要】佛山顺德作为工业重镇发展至今,昔日依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工业模式,逐步建立起的星罗棋布的村级工业园,诞生了顺德数万家企业,可谓是顺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功臣。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德村级工业园的短板日益突出,土地效能低、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让村级工业园成为制约顺德产业升级、空间集约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但同时也是顺德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机遇所在。2009年开
期刊
【摘要】当前养老设施的发展还停留在设施数量和床位数量增加的表层现象上,剖析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养老服务设施,改变养老设施供给侧的认知偏差,是破解当前养老服务设施“一床难求”和高空置率矛盾的关键,在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方向上应紧密结合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在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模式、种类配置、设施服务等方面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养老模式;城市养老设施;需求;多元化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地方政策、宏观经济、内生驱动等因素分析,研究广州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研究发现,宏观房地产政策不支持广州市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当前地方政府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健康的宏观经济支持广州市房地产市场量价稳健增长,连续多年持续稳健的GDP增长、近五年每年40多万常驻人口的新增、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都为广州市房地产市场量价稳健增长
期刊
每天面对电脑,一张赏心悦目的壁纸或许能为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是亲手制作的,或是好友发来的,那就会包含更多的喜悦之情!不过,一张壁纸要从零做起未免有些困难,还是来试试“网易魔法壁纸秀”吧!
期刊
如今G邮件可谓是遍地开花,但是众多QQ迷们使用的QQ邮箱却仍然只有可怜的5MB。想把你的5MB QQ邮箱升级到1GB吗?想的话就快跟上吧。
期刊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根底产业,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农产品的种类各式各样,并且区域性过剩,生产地与需求地分散,卖难买难,为实现均匀分配,自然少不了运输配送。鉴于农产品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如:易腐易烂等),所以,为降低农产品在运输配送过程中的货损率及配送难度,合理的选择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择恰当,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
期刊
用过Outlook的朋友都知道,它默认显示邮件的方式是以时间来区分的,这种组织邮件功能让我们可以明确地分辨邮件是今天、昨天还是以前的,更方便邮件的管理,适合那些邮件量比较大的朋友。就是这小小的一个组织功能,也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小技巧,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期刊
【摘要】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进步的社会,所以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尽可能完善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保障建筑的牢固安全,从而推动国家进一步高质量的发展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现在的建筑行业在逐步的发展当中,施工所设计
期刊
【摘要】产业园区作为落实城市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规划属性决定了产业活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开发需要统筹规划管理,但其管控手段往往是缺项的。尤其在政府与市场合作开发建设的产业园区,由于主体双方的权力资源与利益诉求不对等,其公共空间管控的缺失问题往往更为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对于面向多方主体的城市设计管控手段在产业园区的应用探索,填补现状管控依据空白,寻求PPP合作模式下的规划技术创新。面对多方主体
期刊
【摘要】目前的高层办公楼一般都属于综合性质大楼,在集中办公、商业、物业、餐饮及档案等不同功能的同时,其需要通过智能化的室内装饰设计实现整个大楼的整体协调及绿色化。本次针对大楼不同功能所在楼层,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室内设计,建设一个舒适、绿色、协同开放、协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  【关键词】综合办公楼;室内装饰设计;绿色智慧  目前的高层办公楼一般都属于综合性质,高层为领导层办公楼层;中层为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