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光分布及光能吸收的CFD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生物反应器内光能分布和吸收除了受到微藻细胞的影响还受到气泡的影响,采用离散坐标模型(DOM)对三维光生物反应器内不同气含率和气泡直径对光能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小球藻对不同颜色光的体积平均光能吸收率(ALVREA)。结果表明:气泡的存在使得靠近光源位置光强度提高,光衰减加速;当气泡直径为3mm、气含率为7.5%时,体积平均光能吸收率最高,对不同光波段光能吸收研究表明小球藻对波长为400~500nm的光波段有着最高的光能吸收率,计算结果可用于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及光源系统的选择及设计。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上海市的清洁动物年!这有点像联合国组织的动员方式或工作方法。在本市提出这个口号,很好!很有意义!当然,这个口号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一年之内就把全市的实验动物统
在2间面积为2×4×2.4M~3的空气层流室内繁育裸小鼠。室温25±2℃,相对湿度40~60%。1982~1988年共生产裸小鼠13466只,其中BALB/CA/JCL-nu/nu 5116只,swiss-DF-nu/nu
湖南洞庭湖滩上的东方田鼠,是已知啮齿动物中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有颉抗作用的野生鼠类。本研究对该鼠在实验室内饲养特性进行观察,说明可以用普通饲养仓鼠的方法饲养繁育成
利用高速摄像仪拍摄二维充气料仓粉体下料过程中气泡的运动图像,得到不同工况下气泡运动行为特性,获得了气泡体积、形状、位置、聚并、分裂及湮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研究表明
以亲水玻璃微珠、改性疏水玻璃微珠、空气和水为实验介质,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固阀洗涤塔中颗粒粒径、入口颗粒浓度、两相流动参数、颗粒润湿性对粒径小于10μm颗粒的洗涤
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一种以马来酰亚胺为主体结构,炔基带有两个对称烷基链的烯二炔化合物。该烯二炔在适度加热的情况下能够发生Bergman环化反应,产生芳基双自由基。通
以椰壳为活性炭原材料,通过高温炭化、对KOH活化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并采用CO2二次活化提高微孔材料对CH4/N2的吸附选择性,研制出高效吸附分离CH4/N2的椰壳
合成了5种具有不同分子量、不同亲疏水链段比例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mPEG-b-PCL),并以其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瞬时纳米沉淀(Flash Nano Precipitation
料仓通气技术具有成本低、噪音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黏附性粉体下料过程中。为确定黏附性煤粉下料过程的最优通气条件,在自行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上进行煤粉的通气下料实验。
为获得生物质与煤混合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Umf)与混合颗粒流化时的分离特性,借助高速摄像仪、压力在线采集系统等对稻草及木屑两种生物质与煤二元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