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胀首先要控制货币发行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曾经有两次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一次是1988—1989年,通胀达到了18.5%和17.8%。第二次是1993—1995年,这三年的通胀率分别达到13.1%、24.1%和17.1%。两次对通胀的治理都导致了GDP增长率的降低。第一次使GDP的增长率从11.5%降到4.2%,第二次从14.1%降到9.3%。1994年治理通胀造成南方城市房地产泡沫破裂,留下大量烂尾楼。当时南方企业经受了极大的考验,东西卖不出去,贷款非常困难,资金周转不灵,业务近乎停摆。这可说是一般的规律,通胀的治理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想及早结束通胀,痛苦就更大一些;如果让它拖延一段时间,痛苦就少一点。总之很难找到便宜的路子。
  


  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好像喝酒。喝的时候很痛快,喝醉了要醒酒就很痛苦。通货膨胀时钞票发行多,钱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钱也多,有足够的购买力,货架上的货容易卖掉,借钱也容易,找工作也不难。可是到治理通胀时一切都倒过来了。想要舒舒服服地治理通胀是不可能的,要准备付出代价。
  比如,物价上涨时挣固定工资的人生活水平会降低,他们将提出加薪的要求。如果当局同意加薪,势必增加货币发行,通货膨胀就会继续发展。如果坚决顶住,通货膨胀比较容易被控制,但社会的压力将很大。银行的利息率也一样。存款户在通胀的背景下会要求加息,否则存款户会从银行提款到社会上去购买。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发生抢购,势必提高利息率。但是利息率上升又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因此,治理通胀的有效性跟管理层的信心有关。如果管理层信心坚定,通胀就容易得到治理。反之,通胀的治理一定比较慢。
  能否采取果断措施,是通胀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犹豫不决,对通胀的治理最为有害。对于目前的通胀局面,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的,或者是输入性的。所谓结构性的,意思是各种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并没有全面的物价上升。所谓输入性的,意思是因为石油涨价导致物价上升。但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货币发行不增加而发生了通货膨胀,是闻所未闻的。物价全面上升,意味着钞票不值钱。为什么不值钱?因为印得太多了。物以稀为贵,钞票也一样。钞票多发了必定引起通胀,只不过时间上要延缓两年之久。通胀的治理也一样。马上控制货币的发行,也得两年后方能见效。
  如果货币总量得到控制,进口品(如石油)涨价会使其他商品落价,而物价总水平不会变。如果进口品涨价会导致物价上升,那么日本应该表现最明显,因为日本的石油几乎100%靠进口。可是今年前五个月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为1.1%,去年为零。石油靠进口的德国也一样,今年的通胀率为2.7%,去年为2.2%,并没有受油价上升的影响。我国的情况也如此,石油价格翻番的2006年我国的通胀指数仅为1.5%。
  从宏观上看,如果货币发行加倍,物价同样会加倍。货币终究不是财富,发货币绝不等于增加社会的财富。生产不增加,钞票多了它本身就不值钱了。可是从微观上看,不管是谁,拿到的货币肯定就是财富。不论这货币是中央银行增加发行的,还是你拿到的工资或银行的贷款,每一块钱都是真实的购买力。微观和宏观的矛盾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最普通的错误就是用限价的办法来对付通货膨胀。以为只要把每样商品的价格都限制住了,通胀就可以避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非洲的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五十倍。政府下了一道死命令,把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降一半。不服从的商店老板统统都要抓起来。命令生效的那天,马路上站了许多警察,专门检查商店的价格。结果是商店全面关歇,工厂停工,生产下降。由于生产萎缩,供给减少,通货膨胀如火上浇油,愈发不可收拾。
  治理通胀要控制钞票的发行,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供给,控制消费。增加供给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使同样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出。这就要靠市场更好地起作用,让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所以治理通胀的方法是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加强行政干预。物价上升,老百姓都盼有人出来管一管。管理层也可能以为能够靠管理解决通货膨胀。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又不容易避免。
  当然,管理层是有责任也有能力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是限制货币的供给,提高银行的利息率,减少政府开支,控制信贷规模,减少基本建设项目。提高人民币汇价,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也有利于缓解通胀。但这一切要起作用,必须在货币供给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才能够有效。
  能否采取果断措施是通胀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从宏观上看,如果货币发行加倍,物价同样会加倍。治理通胀要控制钞票的发行,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供给,控制消费。增加供给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使同样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出。这就要靠市场更好地起作用,让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摘自:《中国证券报》2008年6月23日 编辑:张小玲)
其他文献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新升格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要在分析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二七"大罢工时期,京汉铁路工人无论是工作、生活条件,还是社会地位,都不低于当时的普通工人,他们积极参与工会以及工会组织的罢工,并不是因为其较差的生活状况,而是铁路工会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
分析了高校目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需求,提出了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是高科技信息集成技术在政府城市管理创新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城市部件数据作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部件及事件的准确和快速定位则依赖于兴趣点的有效使用。通过对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兴趣点具体使用经验的总结,对兴趣点的选择、使用、维护、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与之伴随的就是信息的海量增长,其中绝大部分的数据格式都为非结构化数据,文本形式的数据又在非结构化数据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将文本中的非结构化信息转变为便于计算机理解的结构化信息。已经成为了文本挖掘领域的一类关键性问题,实体关系提取便是这类关键性问题中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管道模型的提取方法是将实体和关系提取作为了两个完全分开的子任务,由于丧失了实体与关系之间丰富的相关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事物的联系主要区分为:决定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几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技术理论薄弱、
<正>2008年年底,我因医院工作安排,从工作多年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委派到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担任托管院长职务,到今年,两家医院的托管关系已延续了整整10年。10年
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在硬件建设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暂未完全建立起来以前,要把考风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考风建设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