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相位滞后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楚雄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分析的结果,发现地震前潮汐相位滞后出现3—4个月的短期减小。从构造物理学上探讨了潮汐相位滞后、介质粘滞性与潮汐形变的关系,并且用楚雄应变潮调和分析结果即应变潮汐振幅因子迅速增大所证实。研究表明,潮汐相位滞后用于地震预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短临预报方法。
其他文献
小江断裂带中段的盆地可以划分三个阶段,即N2-Q1,Q2末-Q3初和Q3-Q4。这些盆地受小江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控制。
在以往的研究中,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案。与国内外已有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计算雅可比矩阵,不必要作线性化近似,这不仅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使成像迭代过程,稳定,可以对实际上广
微重力测量是国际上70年代形成的新技术,它具有精度高(达10^-8ms^-2级)、分辨率高、快速、经济等优点,已在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被用来监视地震、火山活动,预测它们的发生
本文介绍了1992年1月23日黄海Ma5.3级地震(121.2°E,35.2°N)肖沂沭带部分流动磁测点地磁异常变化及预报情况。
用光弹性法分别研究了一组含软包体,等模量包体,及硬包体的复合模型中的应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硬包体中的应力更高,硬包体的存在的乃是复合模型中形成和积累高应力区的结构构成
指出前人在研究腾冲地热时的工作模式及其工3作结果,大多数只能反映腾冲水热活动区的静态特征和横向特征。同时提出:在腾冲热海开展地下流体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与现代幔源岩浆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中部(32个县市)的历史地震灾害,在对建筑物的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概率法计算了每个单元遭遇烈度的概率,根据各类建筑物的易损性矩阵和不
地震孕震体是一个非线性双稳整系统,具备发生随机共振的条件。而地震的孕震过程与发生现为有量输入和大功率的能量输出。本文用随机共振理论,解释了这一特征。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年至1997年云南地区23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 突出短临异常,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