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重聚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巨源:2013年6月,我在《上海采风》上写过一篇关于《十二人画展》的文章。《十二人画展》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上海,另一部分在武汉,武汉部分是我和罗步臻一起做的。一开始是酝酿阶段,后面阶段就是怎么把画展办起来。沈天万是《十二人画展》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沈天万事业心比较重,我比他小8岁,跟他是同事,又认识比较早,他一直有紧迫感,觉得岁月不饶人,再不做这辈子就没有成就了。《十二人画展》有一个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1976、1977、1978这两三年胆子都很小,大家心有余悸没有人敢出头做事情。我们敢出头,是因为没有其他人名气大,我们没有什么顾虑。这样反而有机会,我们几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文化大革命”受冲击的人很多,当时办展览一律要报批。我画的刘海粟的肖像到现在都没有展出过。“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刘海粟还没有解放,很多人有顾虑。徐汇区有一个水彩画展,是我跟另外两个人组织的,我想我肯定可以拿出去展览,结果不行,还有一次是卢湾区搞画展,我拿出去展览也不行,审查没通过。我们办《十二人画展》的时候,美术界很多人都来看,有些人在“文革”中受到的冲击很厉害,但是他们对我们抱着希望,看看你们先出头。关良也来,美院、美协的人都来了,美协的秘书长蔡振华也来了。他们不说话,就是看看。后来有关方面通知我们去开会,想劝我们别搞。现在年轻画家觉得办画展很容易很方便,我们那时候要审查审查再审查,可能拖几年才同意。《十二人画展》冲开了这扇禁锢的门,否则后面可能还有一段比较长的限制时间,我们的功劳就是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被历史承认了。这个画展之所以被写进中国美术史,意义也在这里。我们其实并不比别人水平高,当然后来我们每个人在艺术上都得到了提高,进步了,但是当时只是我们勇气比别人足。我们是碰到了机遇,这时候做了这个事情,这个机遇就是我们的。是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不做可能也会选择其他人来做。
  画展过程中我们是可以自己换画的,我们希望多展出一些自己作品,给观众看到更多的作品。有的没开展前就把画换好,有的是开展后换过画。《十二人画展》我展览的都是水彩画,“文化大革命”前我是搞油画创作,在单位里画毛主席像,画《你办事我放心》这些东西,也创作一些符合政治需要的题材。后来我改画水彩画。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那个年代,像这类画展还是有一些的,《十二人画展》前,有徐汇区的水彩画展(1977年)等好几个画展。但这些都是上头审查过的,而《十二人画展》区别在没有上级审查,完全是艺术家自己做主的画展。这是个巨大进步,也是划时代。当时为什么审查,就是创作基本上都是关于政治主题的,这就当然需要审查了。如果你是单位里面的人,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让单位也受牵连。专业搞美术的,比如出版社的、画院的,他们胆子都很小,我们胆子很大。
  画展那首诗是我写的,怎么构思的? 我喜欢美国的诗人惠特曼,我借用了他的创作手法。我平时散文也写,格律诗也写,现代诗也写。当时就写下这首诗表达我们的心情。
  钱培琛:历史已经过去了40年了。回忆《十二人画展》,很多往事已经很茫然,但是看了黄阿忠写的文章,还是勾起了很多回忆。《十二人画展》不像当时北京《星星画展》政治性这么强,我们强调“文责自负”,我们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审查自己,以避免带来不良的政治后果。我们当时认真讨论过人体画要不要展览,最后决定不展出人体画,不要太触犯一些敏感的事情。陈巨宏画了古装的人体。
  刚开始我跟徐思基一起讨论办画展,后来知道其他几个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刚好碰在一起了。要说发起人,没有哪个人出头发起,就是几个人同时建议。当时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做这件事情,是一种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认为,如果没有我们这12个人,还会有其他人会做这件事的,因为历史走到这时候必然会发生。不是我们12个人与众不同,我们只是勤勤恳恳地在做绘画的事情。《十二人画展》我总觉得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种必然性。还有我记得当时门票3分钱,我陪一个朋友来看,所以也买了一张,门票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十二人画展》在当时影响很大,影响到国外。我记得当时公安局也很注意我们画展的动态。还有纽约的一家中文报纸《华侨日报》记者正巧在上海,就通过关系来文化宫采访我们,他看到我的作品《上海不夜城》时,就说:这幅画至少值1000美元。在当时是天价,吓了我一跳。
  沈天万:办《十二人画展》我是没有顾虑的,如果有顾虑我就不出来了。每件事情都考虑得非常仔细才做是没有的,我反正基本上没什么顾虑。我觉得画画是我的自由。当时也没有完整地考虑到这个画展办成什么样、结果会怎么样,也没想到后来影响这么大。但我们都认为,艺术被禁锢的这扇门应该打开了,至于能开到什么程度并没有非常仔细的考虑,每个人都觉得现在非要走这条路不可了,我们觉得创作艺术这件事情是积极的、正面的,应该可以做的。当时少年宫还在报纸上登了个广告呢,是我夫人托朋友在《文学报》工作的丈夫推荐在《文汇报》刊登的。当时其他媒体记者没有充分报道《十二人画展》也是因为思想禁锢没有破除。
  徐思基:之所以在黄浦区少年宫办《十二人画展》,是因为罗步臻在黄浦区少年宫工作。我知道黄浦区少年宫场地非常大,就向罗步臻提议,让他去争取。《十二人画展》为什么会成功,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家思想解放了,客观上各方面条件也具备了,比如国外的一些现代画派也传进来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由于不斷地批判封资修文艺使当时的画坛只能画所谓的革命题材,表现手法“红光亮”,有国外评论说当时什么画展都千篇一律,像一个人画的似的。《十二人画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题材多样,冲破了“文革”样式,除了写实的还有印象派表现派等较现代的表现手法,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极大的兴趣。这是大环境,小环境就是上海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离政治比较远,不像北京,北京办画展政治气氛是比较浓厚的。我们这批人受海派文化影响很深,本身就不喜欢跟政治搞在一起,喜欢做比较纯粹的艺术,我们艺术性是比较强的,这点比较受欢迎。我们画展的成功,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是上海城市海派文化的背景。先是几个人倡议,后来又陆续加进来几个。我画画,他搞雕刻,还有人做书法。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
  来看《十二人画展》人很多,观众除上海当地外还有从外地过来的,每天挤满人。大家轮流去值班,我在会场上就遇到从合肥过来的黄永厚教授,现在的宁波美术馆馆长也赶到上海来看,还有从青岛过来看的,大家都很振奋,说耳目一新。可惜,黄永厚今年刚去世了。《十二人画展》后来影响很大,当时我一个朋友从香港来,带了一份香港《文汇报》给我,上面刊登有我们画展的消息。其他杂志也转载过。
  王健尔:我是在卢湾区少年宫工作的,罗步臻是在黄浦区少年宫工作。记得有一天我正生病睡在床上,罗步臻进来后说,我们几个人,有徐思基、陈均德、黄阿忠、陈巨源等画家要在黄浦区少年宫办画展,你有兴趣吗?我当然有兴趣。“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大家都有一种创作的欲望,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想搞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说好啊,我参加得比较晚,活动主要是他们几位组织策划的。我是最后一个加进来的,当时参与具体工作不多。
  1975年我跟陆俨少老师拜师画画,读上海美专时我跟陈逸飞同一届,我16岁,陈逸飞14岁。在少年宫跟陆俨少老师学画时我告诉他,我们要办一个画展,陆俨少老师提醒我政治上要小心一点,因为陆老师“文化大革命”受过冲击,但他很关心我们的画展。《十二人画展》后没多长时间,1979年浙江美院招研究生,画展结束不久我就到浙江美院上陆俨少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班,当时5个人,陆老师亲自做我的指导老师。《十二人画展》影响真的很大,1981年毕业后先留校,当年年底我到中国澳门定居,澳门很多的画家他们都知道我参加过的《十二人画展》很好,说明画展的影响真的很大。(崖丽娟根据速记稿和电话采访整理,并经发言者审阅)
其他文献
我的父亲王炳钧(字亚丹)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律师。他与抗战名将孙元良将军是挚友。在我的记忆中,因父亲比孙将军年长4岁,故而孙将军对我父亲以兄相称,因此,我也就称他为叔叔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们全家返回南京南捕厅旧居后,直至1949年,孙叔叔曾多次到我家中,与父亲叙谈畅饮。当时年幼的我,看到他们在一起时总是亲近得很,谈笑风生。孙叔叔留给我的印象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军服笔挺,有时还足蹬闪
期刊
1988年夏季某日,时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的我,偶随一同事造访潘世兹先生。他是外文系退休教授,时年八十有二,两个儿子和老妻都去了美国,平时由小保姆照料生活。他与那位同事相熟,可能知道其住家方位,送出门时问我住在哪里,我答近万体馆。他说:“你乘校车回家要走衡山路,经过湖南路,能不能麻烦你为我代领工资送来?每个月一次,这样就不用外文系派人送了。”我自然一口应允。  除了每月送一趟工资,我偶尔也登门看
期刊
郭绍纲,油画家,广州美术学院的开拓者,1985-1992年任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吴作人、李可染诸名家,后由国家派送至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深造。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主持和参与了广州美术学院早期基础教学体系的建构、美术教育专业的创办、校办企业的发展和“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建构等重要工作。从教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为广东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
期刊
上海与深圳是年轻的“双子星”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在中国,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这句话为西安、北京、上海这三座城市作了准确的定位。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在参观林肯中学时对美国学生也如是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最近,有人添了一句:“看四十年的中国去深圳。”  在当今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中,上海与深圳既是
期刊
杨昌济在英国留学时,于1911年至1912年间先后给吴稚晖写过几封信。这些信主要是围绕杨毓麟蹈海和辛亥革命胜利而展开的。  昌济毓麟,亲如兄弟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二者均为湖南长沙人。后者在年龄上比前者只小一岁,但在族中却小两辈,所以后者称前者为“叔祖”。辈分虽然不同,但却情同手足。他们曾在长沙城南书院同学,又都参加过戊戌时期湖南的一些变法
期刊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入住上海莫利爱路寓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宋庆龄非常悲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把对孙中山深深的爱和思念藏在心中,开始投入到她“丈夫生前所从事的工作中去”。为了更好地宣传孙中山的思想和革命业绩,她将孙中山留给她的唯一家产——莫利爱路29号捐了出来,为后人留下了孙中山永久的纪念地。本文就宋庆龄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筹建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作一叙述。  受
期刊
《世纪》编辑部:  这次碰巧住到思南路113号莫泰酒店,散步到《世纪》编辑部所在地,看到墙上的铭牌,原来这里是著名杂志《世纪》的孵化室! 我不知不觉走了进去。门卫师傅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去杂志社,请问在哪里?”他看这对年老夫妇不像盗贼,就说,往右拐后面那个房子。黄色而别致的小楼房有点西洋风味。楼下又遇见一位很像编辑的男士,他热心告诉我楼上第二个房间就是。我没带任何介绍信,冒昧地敲门了。我第一感觉
期刊
摘要:当下后人类的科技前景挑战了我们过去对于历史的理解,但同时又激发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历史。一方面,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时代转变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后人类假设一种新的、优于人类的主体将在这个新的时代诞生,由此消解了现代西方历史认知中的人类主体。本文试图以人类的故事为参照从而理解后人类,并考察在三个连续的阶段中作为历史中心主体的人类之命运:首先,探究古典历史哲学如何通过发明人类这一主体
期刊
1963年夏天,我到莫斯科中国驻苏使馆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参与打印、装订和散发当时两党争论中就热点问题撰写的各种小册子,以及有关国际共运总路线的九篇评论文章。当时两党两国之间的争论已公开化。我国留学生、使馆人员和途经莫斯科的中国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受到苏方的限制和干扰。  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言必骂中国  到1964年初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2月,苏共召开中央全会,决定进一步强化赫鲁晓夫独
期刊
当今世界的选举制度在原则、组织和程序上小同而大异,用各美其美、美不胜收来描绘,一点也不过分;用各行其是、五花八门、乱象丛生来形容也不见得是不礼貌。不要小看了选举制度,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制度先进程度的标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有八个亲密友党。八个友党的中央主席、副主席、常委、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因此,人们习惯于在八个党派前加上“民主”两字是有根据的,他们建党的目标是“争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