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孙子推上B站的“美食爷爷”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俺孙子回来了,今天炒个辣子鸡给俺孙子吃。”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的一段视频里,83岁的老人王冬朝镜头挥着手,咧嘴笑着,眼睛眯成两条缝。
  这是王冬第一次在B站露面。这段视频播放量9.7万,点赞数超过5000,获得“硬币”2000余个,评论500多条。目前,王冬在B站已有粉丝33.7万。
  2019年4月,老人的二孙子八斤从山东烟台回到了老家枣庄,正式将爷爷的生活在B站上“经营”了起来。说起来,八斤回家的原因就是一通电话。
  八斤和父母过去都在烟台上班。八斤说,2019年过年时,爷爷要求他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但3月的时候,由于工作忙,八斤半个月都没有和爷爷联系,最后接到了爷爷主动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急促。王冬问孙子为什么不给自己打电话,八斤说:“我忘了。”
  “你能有多忙?半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我这辈子你还能给我打几次?”八斤听了爷爷说的话,心里很难受,同时也觉得爷爷说得很有道理。
  24岁的他已在外工作两年,尚未结婚。他和朋友一起创业做生意,时间比较自由。他想,“既然自己是‘孤家寡人’,那就先回家发展吧”。说走就走,八斤回到老家,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慢慢地他想,爷爷年纪大了,何不拍视频记录下来爷爷的晚年生活?爷爷负责做菜,当主角,自己兼任摄影师和剪辑师,“也算是留个回忆”。八斤把想法告诉了爷爷,一向宠爱孙子的王冬立马就同意了,觉得“就像在陪孙子玩,很开心”。
  八斤是B站的资深用户,但在发布爷爷的视频前,他只是在B站看看动漫,是观众席上的一分子,而现在,他和爷爷一起成了视频的生产者。
  王冬在B站的昵称叫“农乡大爷酱”,头像是他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穿着灰色中山装、露出标志性眯眼笑脸的照片,背景是家里的墙,有竹篓入镜。账号主要发布王冬做菜的视频,记录下来做菜的过程。一开始都是些家常菜,有辣炒土豆丝、土豆炖鸡、糖醋鱼,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大菜”,如红烧大猪头、铁锅炖大鹅等等。
  2019年4月下旬,王冬的第一段做菜視频发布。爷孙俩没想到,视频一上传到B站,王冬就“一战成名”了。
  现在,一打开王冬做菜的视频,弹幕就不停地弹出“爷爷好”“大爷好”“祝爷爷身体健康”……弹幕里还有人猜测王冬所在的城市,说“口音很熟悉、亲切”;也有人在弹幕里思念长辈,说“想起我太姥姥了,想哭”。
  不仅弹幕,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的爷爷去世了,一看到王冬便回忆起了自己的爷爷;也有网友把自己和长辈的故事发到评论区,最后感叹一句:“可惜没机会了。”
  王冬一直住在枣庄农村。有儿孙搬进了城里,请王冬和他的老伴去一起住,但王冬拒绝了。八斤工作后提出帮爷爷把家里翻修一下,也被爷爷一口回绝。王冬家厨房的炒菜设备仍然是土灶,刷锅时用的也是农村传统的炊帚。视频里,王冬在烧菜的过程中,时不时就会自己动手添一把柴火。
  “柴火炒菜超好吃,比煤气和电磁炉强太多了”“大铁锅焖出来的锅巴我超爱”“土灶做饭贼香”……这些画面,让网友在弹幕里怀念起了童年的老家生活。评论区的评论也不例外:“我们三姐妹的童年也基本上是在农村的外婆家度过的,看到视频里的画面,那个灶台,那口大铁锅,那些柴火,真的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外婆家,可是再也回不去啦。”
  王冬还有网友们怀念的“老一辈人的气质”。在每个做菜的视频中,从择菜到完工,他都会亲自讲解。第一集里,王冬切鸡块时还不忘贴心提醒:“鸡不能切太大。切太小也不好吃,都碎了。”
  玩“灵魂十三香”的梗,也是王冬和粉丝互动的一种方式。八斤说,爷爷做菜喜欢加十三香,但本来不是每道菜都加,现在“不加也不行了,不然就好像‘没有灵魂’”。每期做菜的过程中,都有不少人关注着十三香,每当王冬倒入十三香时,弹幕就不断刷着“注入灵魂”。
  一道菜完成,王冬会盛出一盘,端到镜头前说:“你学会了吗?拜拜,下次见。”
  (摘自《济南时报》2020年1月6日,朱权利荐)
其他文献
“岁月流逝,在珠江潮起潮落之间,这座古老的码头,竟把老年活成了少年。”74岁的卢绮萍在她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太古仓》里这样说。而这段形容广州太古仓码头的话,正是卢绮萍自己的写照。  “我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兴趣广泛,对戏剧、摄影、电影、音乐、美术都有浓厚的兴趣。”卢绮萍说。学生时代,卢绮萍一直沉醉于各种文艺活动,但工作后她在一家企业当文员,与文艺之路渐行渐远。后来她改做广告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总算是
期刊
医学和文学都是探索人和生命的学科,前者用药物和手术刀治疗人的身体,后者则用文字剖析和滋养人的心灵,两者从本质上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外不少著名的文学家都曾经学医,有的甚至是个中高手。在他们身上,文学和医学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柯南道尔:眼科医生的侦探世界  1859年5月22日,柯南道尔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他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随后,他作为随船的
期刊
谈起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提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传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采集草药,采集来的草药他还要亲口尝试,鉴别草药的功能。一天,他采药时尝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感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赶紧找了棵树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手捡了两片放进嘴里咀嚼,没想到除了有一股清香,他还顿感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仔细观
期刊
在竹编队伍里,老刘绝对是个异人。握手的时候我就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别的竹编工匠手都像用久了的尼龙板刷一样扎人,是一双被砍竹锯竹、刮青做篾丝搞得伤痕累累的手;老刘的手虽然骨节宽大,沉厚有力,却毫无毛刺。旁人向我“揭发”说:“30年前老刘就把老婆的擦脸油当护手霜用了。你去看看他是怎么做篾丝的,就知道他这双手,为什么跟那些编篮子、编菜篓的人不一样。”  我是观赏了老刘的竹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后找上
期刊
一天上午,我正在锻炼身体,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问:“在干吗?”我开玩笑地说:“正在预存……”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了:“预存话费还是什么呀?”我说:“不是,我是在预存健康。”  未雨绸缪是一种生活智慧。有时候我想,既然话费、电费、燃气费等等都可以预存,那么,一个人的健康不是更应该“预存”吗?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运动,积累起来,到一定时间,自然会产生“健康红利”,对抵抗岁月的侵蚀也许大有裨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市场上N95、医用外科口罩等防病毒口罩紧俏,不少人家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将用过的口罩放到锅里蒸、放进水里煮、放在紫外灯下烤、噴上酒精消毒后再晾干等重复利用口罩的“妙方”。  乍一看,这些方法针对新冠病毒怕高温、怕酒精、怕紫外线的弱点,确实能将口罩上的病毒杀死。但是,防病毒口罩真的能这样处理,然后走上循环利用之路吗?  《科技日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
期刊
两年前,顺德名厨马惠良遇到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看起来也最无厘头的一次挑战:收一群机器人做徒弟,教它们做饭。  马惠良16岁出道,迄今已从业26年。他是国家级烹饪大师,成名后游走各国,除了粤菜,还很擅长做东南亚菜。  记者问:“当你知道你的新徒弟是一群机器人时,你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  马惠良答得很干脆:“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炒作。”  这种情绪,在马惠良亲眼看到那些高达3米、方中带圆,看起来更像炉
期刊
猪肉 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果横切,炒熟后会变碎,而斜切既可以使肉不碎,吃起来也不会塞牙。  牛肉 牛肉要横切,因为牛肉中的筋腱较多,而且沿着肉纤维的方向夹杂其间,如果顺着纤维方向切,筋腱便会整条保留在肉丝内,炒出来的牛肉丝很难嚼动。  羊肉 羊肉中有很多膜,切丝前应先将其剔除,否则炒熟后肉烂膜硬,嚼起来很费劲。  鸡肉 鸡肉要顺着纤维方向切,因为鸡肉细嫩,含筋少,只有顺着纤维方向切,炒后才能
期刊
在各种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标题:“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为何你早没发现”“冬天多吃这种菜,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8倍……”单纯看数字,这些“10倍”“8倍”的数据可能是真实的。但是,这就能说明这种食物“营养价值高”吗?  和苹果比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跟武大郎比身高  苹果是一种大家熟悉的水果,而维生素C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维生素,所以当人们看到“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就会下
期刊
“古有神笔马良,今有‘烧火棍大娘’。”近日,山东聊城一位50岁的农家妇女走红网络。她以烧火棍为笔,以大地和墙壁为纸,以白石灰为颜料,创作出许多栩栩如生、风格各异的画作。  ◆ 辍学在家,幸遇“恩师”教画画  这位“烧火棍大娘”名叫丁春梅,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化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说她普通,是因为她跟其他村民一样,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说她不普通
期刊